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55148777 上传时间:2020-12-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枢实战圈第一期讲座:从线段到中枢中枢实战圈讲座系列 2010-01-24 1. 相邻两k线的包含关系和非包含关系1.1 相邻两k线包含关系有以下示意图表示的7种 1.2 相邻两k线非包含关系只有以下示意图表示的2种1.3 包含关系k线的合并处理规则:在出现包含关系时,如果当下k线之前的两k线为向上关系,把包含关系两k线中的最大值当作合并后新k线的高点,而把两k线的两个低点中的大值当作合并后新k线的低点;反之,如果当下k线之前的两k线为向下关系,把包含关系两k线中的最小值当作合并后新k线的低点,而把两k线的两个高点中的小值当作合并后新k线的高点;在包含关系k线进行合并处理时,还要遵守逐一合并的

2、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K线,然后用新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本人补充规则:对于例如新上市的股票,如果头两个交易日就出现包含关系怎么办。本人定义,如果上市首日收阳线,就按照向上关系规则处理包含k线,反之如果收阴线,就按照向下关系处理包含k线。如果上市第3日的k线与头两个交易日进行包含处理后的新k线例如还是包含关系,那就看上市第2日的收盘价相对上市首日的开盘价来区分阳线和阴线,然后再按照前述规则处理。并以此类推这种出现概率极少的情况,彻底解决包含关系k线合并处理的源头问题。1.4 k线合并处理后的

3、k线组合分类按照1.3规则逐一进行合并后的k线,相邻两k线只有向上关系和向下关系两种分类,连续三根k线只有以下4种完全分类:1.5 k线合并处理图解示2. 分型定义经过合并后的k线,像1.4中的图2,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缠中说禅定义为顶分型;像1.4中的图4,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缠中说禅定义为底分型;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3. 笔定义和严格笔规则3.1 笔定义: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3.2 严格笔规

4、则一笔的顶分型和底分型不能共用某根K线,而且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至少有一根不是分型元素k线本身的K线,该K线与前后相邻k线构成的3k线组合为1.4中图1的上升k线关系或者1.4中图3的下降k线关系。也就是说一笔严格笔经过合并处理后,必须至少从顶到底有5根和5根以上k线。3.3 一笔当中的中继分型从分型到笔,必须是一顶一底。那么,两个顶或底能构成一笔吗?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只是把好几笔当成了一笔,所以只要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自然可以解决;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意味着第一个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的对象

5、,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可以忽略不算了。为了便于理解上述课文当中“忽略一笔当中级别不够一笔的转折”的表述,本人把第二种情况下一笔当中存在的不能构成反向一笔的分型称为中继分型(也就是经常在日k图说的中继顶分型将延续向上笔,中继底分型将延续向下笔,这其实也是缠君经常说的称呼)。3.4 笔的方向和连接对含有中继分型的一笔进行相应处理后(类似对分型中包含关系的处理,相当于把中继分型对应的2根或者n根k线当作一根然后再进行包含关系处理),就可以严格地说,先顶后底,构成向下一笔;先底后顶,构成向上一笔。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上下交替的笔的连接。3.5 k线图中笔的划分规则

6、和笔的划分图解示例笔的划分规则,就是综合前面说的,有两条:一是要满足严格笔规则,二是满足顶必须接着底、或底必须接着顶的连接规则。当然,实际应用中,应该事先对k线图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笔的划分图解示例如下:笔的划分比较简单,稍微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上面笔划分示例图2当中的这种前面“两笔”后,突然不足5笔的走势创出新高或者新低,这里就存在两个顶或者两个底并须忽略掉其中一个的合并问题,这在课程69和课程77当中已经有详细的说明和示例,就不再重复。4. 线段和线段划分4.1 线段特性a 线段至少有三笔,从向上一笔开始的,称为向上线段,从向下一笔开始的,称为向下线段。b 线段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线段的前

7、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c 线段中包含笔的数目,都是单数的。d 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反向线段破坏。向上线段必然是被向下线段破坏,向下线段必然是被向上线段破坏。e 同一周期k线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为上下交替的线段的连接,正如一切同一周期k线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笔的连接一样。4.2 线段的特征序列线段特征序列相关概念的精确定义参见课程67,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以下概念仅仅给出自己基于定义原文的一种通俗表述:线段特征序列:向上线段当中的向下笔组成的序列,称为向上线段的特征序列;反之,向下线段当中的向上笔组成的序列,称为向下线段的特征序列;构成特征序列的每一笔称为特征序列的元素。

8、线段特征序列的缺口:特征序列中,相邻两元素没有重叠区间的,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标准特征序列:把特征序列中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然后按照包含关系K线的合并规则,对特征序列的元素进行合并处理,合并处理后的特征序列称为标准特征序列。不特别说明,以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特征序列的顶分型和底分型:把标准特征序列中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参照一般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标准特征序列的顶分型和底分。注意,向上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向下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底分型。4.3 线段划分的精确定义线段划分的精确定义区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

9、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第二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按照以上定义,显然,出现特征序列的分型,是线段结

10、束的前提条件。4.4 线段划分示例图a 对课程61中线段区分两种情况示意图的注释 b 线段划分第2种情况中不能成立的“伪线段”c 连续出现线段划分第2种情况的线段划分实例在上图中, 从3171开始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向上笔构成向下线段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不过由于第1和第2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因此属于线段划分的第2种情况。那么图中1买处能否成为向下线段的结束点,还要看从1买处开始的由向下笔组成的特征序列是否出现顶分型,显然,图中1买标记到2买标记当中3个向下笔的特征元素刚好形成特征序列的顶分型,因此从3171到1买处符合线段划分的第2种情况线段成立的情况,3171开始的向下线段在1买出结

11、束。同理,1买处开始的向上线段在3149处出现特征序列的顶分型,而且第1和第2元素间也存在缺口,属于线段划分第2种情况。那么3149是否能成为线段结束点呢,当然还要看从3149处开始的由向上笔组成的特征序列是否出现底分型,显然,3149开始没有出现新序列底分型就直接新高了,表明3149不是线段终点,1买处开始的向上线段得以延续。d 线段划分第1种情况当中的特殊线段所谓线段划分的第1种情况当中的特殊线段,都是指原线段被第一笔大幅破坏后(即线段被笔破坏)其后在前面第一笔区间多次震荡,最终形成的线段结束点不是线段最高点或最低点的特殊线段。E “伪特征序列缺口”F 新线段第一笔包含原线段最后一个特征序

12、列元素区间的标准线段对于下图这种3-4一笔突破线段0-3最后一个特征序列元素1-2的高点2,其后又走出一波比一波高的3笔的线段3-6,缠君明确这是属于线段划分第一种情况下的典型线段,但这种线段由于3-4包含1-2,似乎是找不到标准的特征序列分型结构,个中原因缠君没有明确说明,我们只需记住这种类型的线段属于线段划分的第一种情况就行了。这种是第一种情况,破坏力很大,不包含前边的。以上线段划分定义描述和划分示例图,基本可以说把线段划分一网打尽,再也找不到划分不出来的线段了。当然,再怎么一网打尽,由于软件差异、以及对k线缺口的理解不同,例如缺口是看作1根普通k线、一笔还是一根线段,这种差异是无法做到完

13、全统一标准的,因此各人的线段划分不完全一致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在本人这里,为了便于交流,就要以本人的软件数据和k线缺口处理为标准。5. 中枢定义以及各级别中枢5.1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义缠中说禅走势中: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本人认为这个中枢定义可能是缠中说禅中枢课程相关概念中最为精确和惜字如金的定义。“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几乎是一个字不能再精简了。至少3三个、连续、次级别、重叠就是这个定义不能或缺的关键词。显然,对于初学者来说,次级别和重叠就是相对比较难理解的。5.2 中枢概念中次级别重叠示意图和单个中枢形态类

14、型与中枢区间判断方法中枢由某个次级别起点开始的“上-下-上”或者“下-上-下”3段重叠构成,构成中枢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是连续的三段之间一定要有价格重叠部分也就是每段当中有价格交集的价格区间),例如下图(a)和(b)中的三段可以构成中枢,而(c)和(d)中的则不能。也就是说不是任意的3段都能重叠。构成每个中枢的连续三段总共只有4个端点, 4个端点中的最大值为中枢的最高点(GG),4个端点中的最小值为中枢的最低点(DD),其余两个端点的价格区间就是3段重叠的中枢区间,中枢区间的高点称为中枢高点(ZG), 中枢区间的低点就称为中枢低点(ZD)。由于构成中枢三段的4个端点位置的不同,对上-下-上型和下-

15、上-下型中枢分别对应9种可能的形态组合,如下图,其中三段的夹角可以任意(180度除外):5.3 线段概念出现之前中枢级别应用的困惑级别是中枢定义当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理解的概念之一,可以说,目前学习中枢理论的朋友当中至少还有一半对中枢级别和走势级别的概念不能完全理解。除了因为中枢理论当中的级别与股票行情软件的不同周期图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扯以外,与中枢定义的课程内容出现在线段概念以前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级别在下一次讲座中也还要谈到,这次先从线段概念出现之前包括本人在内的对中枢级别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困惑与大家分享,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级别以及建立从线段到最小级别中枢、再到各级别中枢中统一递归标准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