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55136151 上传时间:2020-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小学教案 汇报人:XXXX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

2、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1:科举制的创立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影响; 学习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二)课前自学 1.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图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 (

3、1)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从此,门第不高的,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 (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5)唐太宗即位后,扩充了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 (6)武则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 (7)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 二.交流展示 三.小组讨论 1.科举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如何得到完善? 2.科举制度创立起了什么作用? 四.达标训练 (一) 1.科举制

4、度在朝创立,在朝逐渐完善,直到才被废止; 2.在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3.在科举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二)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 2、科举制创立于()A.隋朝B.唐朝C.西汉D.魏晋 3、科举制逐步完善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4、科举制废除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5、首创殿试、武举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 6、有利于唐诗繁荣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 7、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

5、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8.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 A.参加科举考试还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B.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 C.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D.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三)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谁统治的时候正式诞生?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2:开元盛世

6、学习目标: 1、了解唐玄宗用人和节俭的史实;盛世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繁荣概况。 2、理解“开元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的内在联系。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治国措施和结果上的共同之处。 重点难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 学法指导:“读、议、展、点、练”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熟读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各题,并把有关内容标注在课本上 (一)“开元之治” 1.改革措施(1)任用等人当宰相。(2)重视地方 (3)崇尚节俭,不用物品 2.改革成效: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1):大型水利工程共修建多处。 (2):技术有很大发

7、展。 (3):有许多新品种。 (4):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创制新的生产工具和。 2.手工业(1)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 (2)陶瓷业:越窑最为有名,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1)大都市有、和 (2)长安城内分为,分别是 (3)长安既是当时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1)时间:统治前期。 (2)概况:充实,唐朝进入时期。 二、合作交流:根据下列问题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学生,适时点拨。 1、材料分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回答: (1)、这是唐朝那位诗人的诗句? (2)、“开元”是指哪位皇帝的年号?当时出现的繁荣景象在历称为

8、什么? (3)、“开元之治”与“开元盛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假如你是唐朝的一名导游,当你领一个旅游团到达长安时,你是怎样向游客介绍长安的情况的?(就是写一篇介绍长安的导游词) 三、探究展示:根据学生展示情况适时进行点拨。 小结:唐朝建立以后,经过贞观之治、武周统治,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达到鼎盛,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 四、课后检测: 1.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意在表明() A、这些锦绣已经不

9、可再用B.自皇帝始崇尚节俭,致力发展的决心 C、唐朝此后对丝织业进行限制D.皇帝以后决不穿丝织品 3.种茶、制茶、饮茶的发源地是() A、中国B、日本C、朝鲜D、印度 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水排D.曲辕犁 5.唐朝陶瓷制品中,以黄、绿、青三种颜色加以装饰且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是() 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唐三彩D、景德镇瓷器, 6.如果你是电视剧唐玄宗的导演,结合历史的发展剧情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 A、茶坊里饮茶的场景B、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 C、大户人家摆设着唐三彩D、后

10、堂挂着“开元之治”匾额 7.下列关于唐朝长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长安城里可遇到身着各式服装的西域人B、长安城内街道两边有排水设施 C、长安是当时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D、在住宅区内有许多店铺,商业繁荣 8.唐朝一位皇帝在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位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教案3:三国鼎立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

11、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

12、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

13、,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6、作业 时间:XXXX2020感谢您的审阅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