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工艺规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548302 上传时间:2017-06-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挤压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挤压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挤压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挤压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挤压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挤压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挤压工艺规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挤压工艺规程本规程规定了 660T、1100T,8000T 机挤压、拉伸矫值、锯切、装框、人工时效、验收、取样等要求及其他方面的要求。一、 6063T5 铝合金挤压工艺流程:铸锭加热 挤压 工序检查 拉伸矫直 定尺锯切取样人工时效 成品检查 入库半成品送表面处理二、 铸锭的验收和保管使用:1、 熔铸车间交货时,必须经质技部确认其化学成份,表面质量都符合内控标准,按合金牌号、规格、熔次计重收货并签字后方可投入使用。2、 铸锭的直径、长度及其允许的偏差按表 1 执行。表 1 单位:挤压筒直径 铸锭直径 长度偏差 切斜度 表面偏析瘤95 902 80 200 20 1025 10404、 为保证挤

2、压产品质量,防止闷车,开始挤压前和换模具后,先按规定的上限温度挤压,挤压 35 支棒后再转入正常生产。5、 挤压力 1000T,800T,600T 机分别不大于 220、230、2230kg/ 2 ,挤压筒闭锁压力 100150/ 2 ,油温50,闷车时间不能超过 10 秒。6、 为防止夹渣,铸锭从加热炉夹出后,用布条擦净灰尘,方可投入挤压。7、 每种规格的第一、二支制品,机手和质检员,按图纸共同对制品的表面质量、尺寸、平面间隙等进4行全面检查,均符合内控标准方可继续挤压,换模后要进行同样检查。8、 生产过程中,每生产 10 支棒,须重新对制品的表面质量检查一次,由工序自检。9、 使用的手套要

3、清洁,出料台、冷床要保持完整清洁,防止制品表面沾污、划伤。10、 挤压残料(压余)的长度按表 5 执行。表 5单位:mm 挤压筒直径 95 132 156.8残料长度 15 25 平 模: 30组合模: 4011、 两次挤压间的焊缝,不允许留在成品型材中(压线,盖板及非氧化的厚角除外) ,所以中断应在两次挤压的连接焊缝前后不大于 20处中断。12、 严禁无挤压垫和反垫挤压,防止事故发生。13、 特殊模具要使用专用模垫。六、 拉伸矫直:1、 拉伸前后要详细检查制品的尺寸,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拉伸率,拉伸温度、变形率、夹头等要求按表 6 执行。表 6矫直温度 变形率% 夹头 其它要求50 0.52.

4、5 120 无扭拧、弯曲、随挤压连续生产2、 型材必须由步进式输送机送到拉伸矫直机旁,不允许人为拖拉,按先后顺序矫直。53、 严禁一次拉伸多支型材。4、 对一些横截面较大,特殊型材要用专用夹持垫,以防端头变形严重。七、 切成品及装筐:1、 应根据机台作业指令单的定尺要求,确定好定尺限位板,锯切允许偏差按表 7 进行,经常检查限位板位置,确保其精确度。表 7定尺长度 倍尺长度 端头允许切斜度 其它要求L10 XL20 2 在作业指令单上注明2、 锯切第一支制品后,要复检是否符合规定,达到要求后方可锯切。3、 锯切制品时应整齐排列,顶紧限位板,严禁交叉,重叠锯切(小槽、压线除外) 。4、 锯切平台

5、、储料台上要保持清洁,防止制品划伤和污染。5、 锯切时应注意对锯切片的润滑,制品锯切口应垂直,无毛刺和严重变形,否则要更换锯片。每次锯切不得超过 5 支料(小料除外) 。6、 每次锯切不得超过 8 支料(小料除外) 。7、 锯切下的料头长度不小于 30,料尾不短于 40。8、 锯切后的头、尾,不合格品要捆扎过磅,记入原始记录,然后返熔铸车间。9、 切完的制品经工序检查后,抬入料筐,摆放整齐,每层之间用高温垫条间距为 10001500隔开,对断面大的制品一般用垫条 4-6 根,断面小的易弯曲制品可适当增加垫条数量。10、 长短料同装一筐时,长料放下面;型号不同的制品同装一筐时,截面大、重量大的放

6、下面;不同合金,一般不准放在同一筐内。611、 装料高度低于料框高度 10mm,料筐架要用耐高温条附垫,防止划伤。12、 每筐料均需要修整锯口和刮毛刺。13、 每筐料都要有工艺流程卡,挤压质检员签字后方可安排时效。八、 人工时效:1、 待时效的制品,每筐必须有经质检员确认签字的工艺流程卡方可装炉时效。2、 设置专人操作时效炉,调整和控制温度,开炉期间不得离开岗位,每隔 30 分钟记录一次加热室温度。3、 操作人员要把人工时效制品的型号、合金、筐号、规格、装炉量、入炉时间、开始升温时间、开始保温时间、热处理过程中的各次测温结果、保温终了时间、出炉时间、硬度检验值等,如实记录在时效工艺记录上。4、

7、 人工时效的保温时间以金属的实际温度全部达到规定的温度时,开始算起,人工时效制度按表 8 规定执行。表 8各区定温 制品到温后的保温时间 分 冷却方式2005 120 出炉强制风冷5、 锯切后装筐待时效的制品,停放时间不得超过 2 天。九、 挤压制品的验收与移交:1、 制品人工时效后,冷却到 40以下,用硬度钳测量硬度。2、 测量硬度,每筐制品分上、中、下最少抽查 6 根以上,刻度值应10,如有不合格品则加倍抽查,如再有不合格品则 100%检查,合格7品(随同工艺流程卡)吊至合格坯料堆放区,并盖好雨布,以防灰尘等腐蚀型材,等待氧化处理,不合格品则上报车间、生产部、质技部,不合格品放待处理区待分析原因,作最后判定。3、 坯料区最多允许放五层料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