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第29章 性传播疾病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54824708 上传时间:2020-12-08 格式:PPTX 页数:123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性病学-第29章 性传播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皮肤性病学-第29章 性传播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皮肤性病学-第29章 性传播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皮肤性病学-第29章 性传播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皮肤性病学-第29章 性传播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学-第29章 性传播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第29章 性传播疾病(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九章,性传播疾病,目录,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梅毒 第三节淋病 第四节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第五节尖锐湿疣 第六节生殖器疱疹 第七节艾滋病,概论,第一节,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性传播疾病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及临床特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皮肤性病学(第9版),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 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性接触传染的一组疾病,不仅引起泌尿生殖器官病变, 而且还可通过淋巴系统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行播 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 狭义STD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

2、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 器疱疹和艾滋病6种疾病。 广义STD还包括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生殖支原体尿 道炎(宫颈炎)、生殖系统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阴 虱病、疥疮、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阿米巴病和股癣等疾病。,皮肤性病学(第9版),常见STD的病原微生物及临床特征,皮肤性病学(第9版),流行病学,全世界范围 流行范围扩大 发病年龄跨度增大 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患者增多 耐药菌株数增多的趋势 艾滋病全球肆虐,我国 发病率逐年增高 构成比发生改变 淋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梅毒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艾滋病则大幅增加,进入 快速增长期,皮肤性病学(第9版),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3、异性或同性性交是主要传播方式,占95%以上,其他类似性行 为(口交、手淫、接吻、触摸等)可增加感染几率。 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污染的衣服、公用物品或共用卫生器具等传染。 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输入受性病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静脉成 瘾者共用注射用具。 母婴垂直传播:患病的母亲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感染或 通过母乳喂养感染婴儿。 医源性传播: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经体格检查、注射、手术等方式感染他人; 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因防护不当而自身感染。 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传播。,皮肤性病学(第9版),防治,完善法律保障。 重视宣传教育:关键在于经常性和持久性,针对不同人群采取 形

4、式多样、有针对性内容的宣传活动,加深人们对STD危害性 的认识并获知正确的预防方法。 规范疫情报告建立健全性病检测系统,规范和指导各级医疗机 构的实验室检查,准确地掌握STD流行情况,预测流行趋势, 掌握流行规律,相应地调整卫生资源的分配。 加强行为干预规范性病医疗市场,对感染者进行正规治疗,在 全社会尤其是娱乐场所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提高人们对安全 套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对高危人群进行教育和咨询,促进安全 性行为。 避免交叉感染、酗酒或劳累,配偶及性伴同时接受诊治。,以宣传教育为主、 标本兼治、综合 治理的防治策略,政府领导、多 部门合作、全 社会参与的防 治局面,小结,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

5、、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性接触传染的一组疾病。,狭义STD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 器疱疹和艾滋病六种疾病。 广义STD包括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生殖支原体尿道 炎(宫颈炎)、生殖系统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 阴虱病、疥疮、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阿米巴病和股癣等疾病。 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母 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传播。,梅毒,第二节,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梅毒的临床分型与分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梅毒的组织病理、鉴别诊断,梅毒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录,一、病因和发病机

6、制,二、传播途径 三、临床分型、分期和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预防和治疗,皮肤性病学(第9版),梅毒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 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 1.梅毒螺旋体(TP)通常不易着色,故又称苍白螺旋体,由814个整齐规 则、固定不变、折光性强的螺旋构成,长414m,宽0.2m,可以旋转、 蛇行、伸缩三种方式运动。 2.TP以横断分裂方式繁殖,增代时间为3033小时。TP系厌氧微生物,离 开人体不易生存,煮沸、干燥、日

7、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 杀灭,但其耐寒力强,4可存活3天,-78保存数年仍具有传染性。,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TP表面的黏多糖酶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TP对皮肤、主动脉、眼、胎 盘、脐带等富含黏多糖的组织有较高的亲和力,可借其黏多糖酶吸附到上 述组织细胞表面,分解黏多糖造成组织血管塌陷、血供受阻,继而导致管 腔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动脉周围炎,出现坏死、溃疡等病变。,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传播途径,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损、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 有TP存在。其常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性接触传染 约95%患者通过性接触由皮肤

8、黏膜微小破损传染。未治疗患者在感 染后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4年以上患者 基本无传染性。 2.垂直传播妊娠4个月后,TP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可引起死 产、流产、早产或胎传梅毒,其传染性随病期延长而逐渐减弱,未经治疗的一期、 早期潜伏和晚期潜伏梅毒孕妇垂直传播的概率分别为70%100%、40%、10%。分 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于头部、肩部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3.其他途径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输入此种血液可发生感染; 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皮肤性病学(第9版),三、临床分

9、型、分期和临床表现,(一)临床分型、分期,胎传梅毒,三期皮肤、黏膜、骨骼梅毒,皮肤、黏膜、骨骼梅毒,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临床表现 获得性梅毒 先天梅毒 潜伏梅毒,三、临床分型、分期和临床表现,1.一期梅毒 (1)硬下疳:TP在侵入部位引起,好发于外生殖器 (90%)。单个直径为12cm、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 溃疡,境界清楚,周边水肿并隆起,基底呈肉红色, 触之具有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 量的TP,传染性极强。 (2)硬化性淋巴结炎:发生于硬下疳出现12周后。 常累及单侧腹股沟或患处附近淋巴结,受累淋巴结明 显肿大,表面无红肿破溃,一般无疼痛、触痛,消退 常需要数月。淋巴结

10、穿刺检查可见大量的TP。,皮肤性病学(第9版),获得性梅毒,硬下疳,2.二期梅毒 (1)皮肤黏膜损害:梅毒疹、扁平湿疣、梅毒性秃发、黏膜损害。 (2)骨关节损害 (3)眼损害 (4)神经损害 (5)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6)内脏梅毒,皮肤性病学(第9版),获得性梅毒,扁平湿疣,梅毒疹(掌心部),梅毒疹(躯干部),3.三期梅毒 (1)皮肤黏膜损害:主要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梅毒性树胶肿,近关节结节少见。 (2)骨梅毒(osseous syphilis):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 (3)眼梅毒(ocular syphilis):表现类似于二期梅毒眼损害。 (4)心血管梅毒(cardiovascula

11、r syphilis) (5)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皮肤性病学(第9版),获得性梅毒,1.早期先天梅毒患儿常早产,发育营养差、消瘦、脱水、皮肤松弛,貌似老人, 哭声低弱嘶哑,躁动不安。 (1)皮肤黏膜损害:多在出生3周后出现,少数出生时即有,皮损与二期获得性梅 毒相似。口周及肛周常形成皲裂,愈后遗留放射状瘢痕,具有特征性。 (2)梅毒性鼻炎: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发生。初期为鼻黏膜卡他症状,病情加 剧后鼻黏膜可出现溃疡,排出血性黏稠分泌物,堵塞鼻孔造成呼吸、吸吮困难,严 重者可导致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形成鞍鼻。 (3)骨梅毒:较常见,可表现为骨软骨炎、骨髓炎、骨膜炎及梅毒性指

12、炎等,引 起肢体疼痛、活动受限,状如肢体麻痹,称梅毒性假瘫。,皮肤性病学(第9版),先天梅毒,2.晚期先天梅毒一般58岁发病,1314岁才相继出现多种表现,以角膜炎、 骨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常见,心血管梅毒罕见。 (1)皮肤黏膜损害:以树胶肿多见,好发于硬腭、鼻中隔黏膜,可引起上腭、 鼻中隔穿孔和鞍鼻。 (2)眼梅毒:约90%为基质性角膜炎。 (3)骨梅毒:骨膜炎多见,可形成佩刀胫和Clutton关节。 (4)神经梅毒:1/31/2患者发生无症状神经梅毒,常延至青春期发病,以 脑神经损害为主,尤其是听神经、视神经损害,少数出现幼年麻痹性痴呆、 幼年脊髓痨等。 (5)标志性损害:哈钦森齿(Hutc

13、hinson teeth);桑葚齿(mulberry molars);胸锁关节增厚;基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 哈钦森齿、神经性耳聋和基质性角膜炎合称哈钦森三联征。,皮肤性病学(第9版),先天性梅毒,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学阳性 外无任何阳性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称为潜伏梅毒(latent syphilis)。 其发生与机体免疫力较强或治疗暂时抑制TP有关。 病程在2年以内的为早期潜伏梅毒,病程大于2年为晚期潜伏梅毒。,皮肤性病学(第9版),潜伏梅毒,(一)实验室检查,可分为TP直接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脑脊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1.TP检

14、查 通常采用暗视野显微镜、镀银染色、吉 姆萨染色或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等方法,适合于硬下 疳或扁平湿疣者。 2.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主要的检查方法和确诊的主 要依据,分为非特异性试验(包括RPR、TRUST和 VDRL试验)和特异性试验(包括TPHA、TPPA和 FTA-ABS)。,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一)实验室检查 3.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检查主要用于神经梅毒的诊断,包 括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VDRL、PCR和胶体金试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和总蛋白量的增加属非特异性变化,脑脊液VDRL试验是神经梅毒的可

15、靠诊 断依据。病情活动时HIV阳性的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常增高( 5 个/mm3),使用较高的临界值(白细胞计数20个/mm3)可提高神经梅毒 的特异性,因此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也常作为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 4.X线摄片、彩超、CT和MRI检查分别用于骨关节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 经梅毒的辅助诊断。,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二)组织病理 梅毒的组织病理学基本改变是血管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表现为血管 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三期梅毒主要为肉芽肿性损害,中央坏死,周围大量浆细胞、淋巴细 胞浸润,伴有较多上皮样细胞及巨细胞浸润。,皮肤性病学(第

16、9版),四、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一)诊断依据 1.接触史、潜伏期、典型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 (二)鉴别诊断 1.一期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固定性药疹、白塞病、急性女阴溃疡、下 疳样脓皮病和生殖器部位肿瘤。 2.二期梅毒玫瑰糠疹、寻常型银屑病、病毒疹、药疹、扁平苔藓、股癣和皮 肤淋巴瘤。 3.三期梅毒应与皮肤结核、麻风和皮肤肿瘤等进行鉴别。神经梅毒应与其他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性疾病进行鉴别。心血管梅毒应与其他心血管疾病 进行鉴别。,皮肤性病学(第9版),五、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肤性病学(第9版),六、预防和治疗,(一)常用的驱梅药物 1.青霉素类为首选药物,血清浓度达0.03U/ml即有杀灭TP的作用,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皮肤病学/性病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