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4796169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除了课堂上的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祝大家阅读愉快。 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2、。 以上就是为大家的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希望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高二物理教案 分子间的作用力 教学难点:引力和斥力的同时存在和表现不一 要求:会考B,A 设计:分子间始终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不但因距离的不同表现不同的性质,且可能有条件地认为是零。这是一个主次关系复杂而又影响分子间(合)力表现问题。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很小,难以直接用实验的手段来证明,教学中应注重从(间接的宏观)现象来思考,引导由宏观转向微观,初步形成一定的微观思考。依照课本的要求,用弹簧模型来解释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表现,避开图象这个难点,避免图象的介入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解决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让

3、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找到分子力存在 的依据,并能用分子力的概念解释一些现象,用熟悉的事例增强和应 用练习。 培养:理解概念,自觉应用于实际的 学生现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难以理解; 以为分子力很小,只能在实验室中遇到,没有联系实际生活。 课堂教具:三角板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但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否则分子就不能运动了,气体容易被压缩,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原来体积之和,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液体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彩图2也说明石墨中炭原子之间存在空隙。 注:测定分子大小时,认为固体和液体分子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主要是用来理

4、想化的方法,只是设想。 实际上,如此微观的分子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奇妙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 【演示】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 结论:分子间存在引力(例如物体很难被拉长) 【举例】但同时我们也遇到这样的现象,使劲压物体,也很难使它缩短,液体也很难被压缩,这又是原因呢? 结论:分子间存在斥力,大量的分子间的斥力宏观上反映出来就是反抗压缩的弹力。 【问】是不是有的物体当中的分子存在着引力,有些存在着斥力呢? 反驳:物体很难被拉长,也很难被压缩。 1.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两者的合力 b

5、、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与分子间的距离(相对位置)有关,与分子的运动状态无关 c、研究表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的来讲,分子距离的变化对斥力 _要比对引力 _大。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在变化。 高中物理必修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为大家了高中物理必修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1.功:W=Fscos(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

6、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a-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

7、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

8、mvo2/2或W合=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EK:动能变化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90O 做正功;90O180O做负功;=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

9、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本文就是为大家的高中物理必修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物理备考:一轮复习规划指导 【摘要】高三的同学们正在第一轮的复习阶段,为同学们了一轮复习规划指导,供大家参考,大家要好好复习哦。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

10、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

11、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光学、热学部分相对容易,也是因为这样,同学们常常会忽略这部分内容。第一轮是唯一的一次详细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抓住机会复习这些小问题,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考失分点。 相对来说,物理的解题是有迹可循的: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分析题目、限制条件、明确所求列方程检查。每一道题你都可以如此训练,当然对不同题目可以相应省略一些步骤。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种: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状态分析、动量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最后,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跟住

12、老师复习。 2、认真看课本。 3、按照答题规范写解题过程,同时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 4、做题量要适中,在精不在多。 5、定期复习,时常分析。 6、总结题型,对应每种题型,记住其最快的解题方法。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建立错题集。 9、反刍,把以前不懂、不清楚的问题进行加深记忆,还要对当天课堂内容进行集中复习,再就是在学习新内容前,复习之前的内容。 【总结】把握高三,备战高考。同学们要好好,在高三时期把握住每分每秒。希望为大家的一轮复习规划指导对大家有帮助,大家加油。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新高三物理指导 总结解题方法 南京一中 高中历史 李云辉 备课组长 高三物理复习,要求全面系统

13、地掌握物理概念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其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化复习计划。高三物理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1)利用全面回顾教材,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2)从9月到春节前后,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3)从3月到4月,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4)5月份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强化,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注重复习方法。选定科学的物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视基

14、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处理好几个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思维是核心。(1)处理好课本

15、与复习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本,利用好复习资料,掌握物理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突出查漏补缺;(2)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对于新题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提高应变能力,不能专门做难题、怪题;(3)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要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4)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 总之,要搞好高考物理总复习,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要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高考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