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测试卷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154796153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529年拜占庭帝国颁布的著名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乌尔纳木法典2在中世纪的德国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它的含义是()A城市相对独立自由 B城市自然条件优越 C城市空气比较新鲜 D人们渴望得到自由3“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受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是()A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 B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C国王与骑士之间的关系 D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4城市的发展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11世纪,在政治上,自治城市成为西欧社会新的政治实体,使政治

2、格局复杂化;在文化上,自治城市促进了大学的建立与发展。这段材料叙述了()A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B西欧城市繁荣的原因C西欧城市兴起的特点 D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5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中国史籍称“大秦”,1453年。它被哪个国家灭掉?()A波斯 B马其顿王国 C古巴比伦 D奥斯曼土耳其6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流行着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此语反映当时欧洲社会盛行()A极端残酷的奴隶制 B王位独尊的君主专制 C封君封臣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 D服务国王的中央集权制7下列哪一措施的实施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A采邑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租庸调制8中古西欧城市兴

3、起最伟大的意义是()A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9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大学的兴起 B资产阶级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10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其中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是()A犹太人 B日耳曼人 C土耳其人 D蒙古人11下列对封君与封臣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封臣必须无条件服从封君 B封君要保护封臣 C二者之间的纽带是土地 D二者之间没有等级差别12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了中古时代的西欧,有可能看到下列哪些现象()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庄园中的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农奴结婚

4、需交结婚税 农奴可随意离开庄园A B C D13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是()A教会 B封建等级制度 C地主阶层 D封建庄园14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空前加强教会的实力 B使得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C形成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条件D推动世俗封建主势力增强15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是()A庄园 B城市 C大学 D神庙16对于市民阶层,说法正确的是 ()A地位比较低 B包括城市中的农民C财产权独立,其它权利较少D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王权所需的力量17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纪年。这和下列哪一宗教有关()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18基

5、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下列关于基督教的表述错误的是()A1世纪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B相传创立者是耶稣C他们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罗马帝国的压迫和剥削 D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第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一个好皇帝)应该不仅以武力而获得尊荣,还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的指导;他必须是法律的有力捍卫者,也应是征服敌人的胜利者。法理概要材料二 人民起义为查士丁尼敲响警钟。他不得不实行一些改革以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为总结古罗

6、马的统治经验,特成立罗马法编纂委员会,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领导。吴玉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三 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届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1)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查士丁尼的什么思想?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民法大全的进步性。(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意义。20简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

7、: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从何时开始出现?(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3)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中世纪的庄园材料二:农奴们没日没夜地艰辛劳动,生活却极端贫困。农奴非常痛恨封建主,经常逃亡,甚至组织武装起义。材料三: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中古西欧的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问题一:中世纪欧洲庄园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庄园的主人是谁?劳动者是谁?在庄园中,哪一机构维护公共

8、秩序,行使司法权?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庄园中的农奴要承受哪些封建剥削?并指出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问题三:从10世纪起,欧洲不断涌现出新兴的城市,许多城市拥有了什么权利?城市的繁荣逐渐形成了哪一阶级?他们的出现有何意义?“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与乡村的农奴相比,城市居民在哪些方面更自由?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

9、,全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涂油脂,把70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陆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抢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1)材料一反映出拜占廷帝国在历史上的什么状况?(2)材料二讲述的是哪一城市的陷落?该城市的陷落有何影响?(3)读了这两则材料后你有何感想?23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材料二下列诸人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

10、仍在牧场内放牧,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也要罚款。(1)材料中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根据所学知识猜测主持法庭的是哪些人?(2)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为会受到法庭的制裁?(4)西欧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拜占庭帝国皇帝于529年颁布的法律典籍是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

11、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答案:C。2【解答】市民阶级为取得城市的独立与封建主进行的斗争贯穿了欧洲城市早期发展的历史。在这个斗争的过程中,城市代表了更好美好的生活,城市象征着文明,进步,自由。它以开放的姿态,吸引着不愿继续过田园生活的人们,尤其是渴望自由的农奴们纷纷汇集的城市中来。逐渐产生了一个习惯法:只要农奴逃到城市里居住超过101天,他就是自由的了,即使他的主人也不能再抓他回去。这就是“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一语的由来。在中世纪的德国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它的含义是城市相对独

12、立自由。答案:A。3【解答】“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受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是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织在一起而且权利、义务交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答案:B。4【解答】11世纪,在政治上,自治城市成为西欧社会新的政治实体,使政治格局复杂化;在文化上,自治城市促进了大学的建立与发展。这段材料叙述了西欧城市兴起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影响,D符合题意。答案:D。5【解答

13、】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中国史籍称“大秦”,1453年。它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通过53天的围攻,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答案:D。6【解答】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以封君封臣制为核心,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因此“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当时欧洲社会盛行封君封臣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答案:C。7【解答】

14、8世纪前期西欧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采邑制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采邑制的实施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答案:A。8【解答】中古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