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12讲-历法)ppt课件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4793876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12讲-历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12讲-历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12讲-历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12讲-历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12讲-历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12讲-历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12讲-历法)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科学专题讲座,第十二讲 历法,2,历法概说 公历和回历 中国传统历法,3,历法概说,什么是历法? 历法也是地球上时间计量的方法。历法计量时间的尺度是从“日”到“世纪”。 在这个时间尺度内,大自然提供了两个现成的“时间尺子”:朔望月和回归年。 用朔望月为周期循环计日,日期轮回与月相变化相一致,日期还可与潮汐现象建立关系。 用回归年为周期循环计日,日期轮回与季节变化相一致。,4,历法概说,历法工作中的特殊矛盾和排历方法要点 历法工作中的特殊矛盾:朔望月和回归年与日之间是非整数关系。 解决此矛盾的办法:置闰 具体说:为了使平均历月 = 朔望月,可以通过30天的大月和29天的小月相间搭配安排,

2、例如,在m个月中,有n个月是大月,(m-n)个月是小月,则 平均历月 = 29 + n/m (天) 只要使 n/m = 0.53059,即可协调好平均历月与朔望月的关系。,5,历法概说,历法工作中的特殊矛盾和排历方法要点 同理,为了使平均历年 = 回归年,可以通过366天的大年和365天的小年相间搭配安排,例如,在m年中,有n年是大年,(m-n)年是小年,则 平均历年 = 365 + n/m (天) 只要使 n/m = 0.2422,即可协调好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的关系。,6,历法概说,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在协调年、月、日三者之间关系时,有另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由于:1回归年 = 12.36827

3、 朔望月,按前面的置闰法则,若一年中包含的月数是固定的,则不可能平均历月、平均历年与朔望月、回归年同时协调好。,7,历法概说,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当侧重于协调平均历月与朔望月的关系时,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就会有显著的差异,这样的历就是阴历。 阴历包含12个月,平均历年的长度为354.36708天(1229.53059)。因此,阴历是“顾月不顾年”。,8,历法概说,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当侧重于协调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的关系时,平均历月与朔望月就会有显著的差异,这样的历就是阳历。 阳历也包含12个月,平均历月的长度为30.43685天(365.242212)。因此,阳历是“顾年不顾月”。,9,历法概说,阴

4、历、阳历和阴阳历 阴阳历则采取一年中包含的月数是不固定的,这样一来使得平均历月、平均历年与朔望月、回归年同时协调好。 阴阳历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协调平均历月与朔望月的关系(平均历月 = 朔望月);同时在一年中包含的月份数可以是12个月(小年,平年),也可以是13个月(大年,闰年),由此使得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的关系相协调。 阴阳历虽然“顾月又顾年”,但重点是“顾月”。,10,公历和回历,回历太阴历 回历是信奉伊斯兰教国家的传统历法,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并不是回历的全貌,而是其中的太阴历成分。 回历太阴历一年包含12个月,平年单月为大月(30天),双月为小月(29天),全年354天;闰年在12月加1天,

5、即12月也为大月,全年355天。 回历每30年安排11个大年(闰年),19个小年(平年),所以回历平均历年长度为 平均回历年长 = 354 + 11/30 = 354.36667 天 平均回历月长 = 29 + 191/360 = 29.53055 天。,11,公历和回历,公历 公历又称格里历(或格里高利历),1582年开始在欧洲使用,现全世界通用,我国从1912年开始采用。 公历采取400年97闰,即400年中安排97个366天的闰年,303个365天的平年。 确定闰年的方法是:公元纪年数被4能整除的为闰年,对于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 公历的平均历年长度为365+97/400 = 3

6、65.2425 天 公历的纪元为公元1年(传说是耶稣诞生年),岁首是元旦。公历中还有星期纪日制。,12,公历和回历,关于公历的讨论 公历的优点: 第一,公历的日期具有鲜明的季节意义,每个日期总是基本对应着某个节令(二十四节气)或太阳黄经。,第二,公历的置闰规则简明,易懂易记,精度较高。,13,公历和回历,关于公历的讨论 公历的不足: 第一,历月不规则,给各种月度、季度统计带来麻烦。 第二,历月长度和岁首无特殊意义。 第三,日期与星期的关系不固定。,14,公历和回历,关于改革历法的各种设想 由于上面所提及的那些不足,国际上一直在酝酿对公历的改革,并提出了不少使季度、历月整齐化、规范化,使日期与星

7、期始终对应的方案。 例如:1年13个月,每个月28天,或1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91天(各三个月,其中一个31天的月,两个30天的月),共364天,余下1天或2天作特殊日子处理等。 当然,改革历法势必牵涉到很多历史与现实问题,真正实行难度很大。,15,公历和回历,公历历史介绍 公历的前身是在古罗马开始实行(公元前46年)的儒略历和奥古斯都历(公元前8年)。这两个历法,特别是儒略历的制定和实行,是有历史功绩的,但现今公历历月的混乱,也起因于它们,特别是奥古斯都历。 这两个历法都规定4年1闰,平均历年长度为 365.25天,与回归年相差0.0078天,128年误差1天。因此,从公元325年(这一年欧

8、洲宗教会议正式规定将春分定为3月21日),到1582年格里历实行时,3月21日已同实际的春分相差了10天。,16,公历和回历,公历历史介绍 为此,格里历除了改革置闰规则外,还规定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为10月15日,即日期后跳10天,以便继续保持以3月21日为春分的传统观念。,17,中国传统历法,中国传统历法是一个历法体系,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同时随着朝代更迭、时间推移,它的部分内容也有变化。 这里所介绍的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现在在用的最主要的三个内容:阴阳历、廿四气和干支纪时。 中国传统历法中设置廿四气,目的是为了避免阴阳历日期相对于季节有大幅度前后错落的问题。廿四气的进程与季节是完全一致的

9、,廿四气相当于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阳历。,18,中国传统历法,1.月日序数、闰月和闰年的主要排定方法 中国传统历法在如何确定月日序数、如何安排闰月和闰年上有一套特殊的做法: 第一,以日月合朔定初一,定月长。,19,中国传统历法,1.月日序数、闰月和闰年的主要排定方法 中国传统历法在如何确定月日序数、如何安排闰月和闰年上有一套特殊的做法: 第二,以中气定月序。,20,中国传统历法,1.月日序数、闰月和闰年的主要排定方法 中国传统历法在如何确定月日序数、如何安排闰月和闰年上有一套特殊的做法: 第三,无中气的历月为闰月。,21,中国传统历法,2.干支纪时制度 干支是指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

10、庚、辛、壬、葵)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而成的六十个对子。,22,中国传统历法,2.干支纪时制度 干支纪时是纯数字式的以60为周期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辰的一套方法。 例如纪年,1898年春节开始是戊戌年,到了1958年又是戊戌年。 干支纪时不会因朝代更替而改变。,23,中国传统历法,3.对中国传统历法的讨论 中国传统历法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其他国家的历法一般采用一个近似的比例数n/m,以此来安排大小历年、历月或置闰,而中国传统历法最后摒弃了这种做法,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首先,以日月合朔定初一,农历日期永远同月相一致循环,平均历月精确等于朔望月; 其次,廿四节气作为阳历,既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又是调节、控制月序的关键。,24,中国传统历法,3.对中国传统历法的讨论 第三,由于政治原因,或天文观测精度、排历技术的改进,世界上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不断变更或改进自己的历法(包括中国),这样容易造成历法的混乱。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引入了纯数学的干支纪时制,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据考证,自鲁隐公三年至今,2700余年干子纪日从无中断。 当然,中国传统历法也有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普通百姓无法自己推算历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