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历史ppt课件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4789102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44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时期的历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明清时期的历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明清时期的历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明清时期的历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明清时期的历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的历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时期的历史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清时期的历史,明朝建立的历史背景,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 ,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明朝疆域,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

2、,不在此数。呜呼盛矣!,疆域的变迁,1424年,1435年,1538年,明朝发生的几件大事,1.靖难之役 在朱元璋立国之初,就立朱标为太子,确立了皇位的继承人。为使朱标能顺利地接班,太祖在其二十三岁时便令他“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但不幸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

3、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2.郑和下西洋 明成

4、祖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

5、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11 、“国用充足”12-13 ;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3.张居正改革 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背景:1、明朝中叶,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突出的表现是皇族。 2.明中期后,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渐加重。洪武年间, 夏秋二税米2473万石,麦471万石。到正德初年,土地集中,赋

6、役不均,人口流移,地方买嘱书吏,隐匿赋税,政府每年公征米2216万石,麦462万余石。嘉靖后,税收更降到米1822万余石,麦462万余石。但政府的支出却与日俱增。特别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进逼北京,政府因添兵设饷,军费大增。据户部统计,嘉靖三十年,各边饷银达525万两,修边、赈济等所需又800余万两,两项合计约1300万余两。而正税、加派、余盐贩卖,加上其他搜刮,总共才900余万两。隆庆元年(1567年)底户部统计,太仓仅存银130万两,而应支官军俸银135万、边饷银236万、补发年例银182万,三项通计总支出银需553万两。以当时的现银当之,只够3个月的开支。京仓存粮也只是

7、够支在京的官军月粮的两年余。明王朝的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蒙古、女真时常入寇边塞,在南方,叛乱时作。黄河屡次决口,动辄漂县数十。 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张居正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改革内容,1.内政方面 他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吅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吅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吅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

8、,杜私门。” 2.军事方面 为了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又以俺达汗为中介,代表明朝与西吅藏黄教首领达 赖三世(索南坚错)建立了通好和封贡关系。在广东地方,先后任殷正茂和凌云翼为两广军备提督,先后领兵剿灭了广东惠州府的蓝一清、赖元爵,潮吅州府的林道乾、林凤、诸良宝和琼州府的李茂等叛 乱分子,岭表悉定。这对安定各地人

9、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3.水利方面 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推荐、起用先前总吅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在治河中贯串了“筑堤束沙,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万历七年二月,河工告成,河、淮分流。计费不足50万两,为工部节省资金24万两。徐州、淮安之间800余里的长堤平等蜿蜒,河水安流其间。因而,“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河上万艘得捷于灌输入大司农矣”。 4.经济方面 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

10、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4.利玛窦来华,利玛窦的东来是在欧洲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及西葡等早期殖民扩张的背景下发生的。 影响 利玛窦的来华给中国带来崭新的西方文明,由此带来的西学东渐的潮流促进了明朝末年科学文化的繁荣。 他开创的儒学西渐对西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 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在传播西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传播科学知识,进行文化交流只是他进行传教的手段,传播福音,弘扬天主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5.晚明三大疑案,“晚

11、明三大疑案”指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故有“三大案”之称,明朝的灭亡,1.万历怠政 几十年不上朝导致明朝开始走向灭亡 确实有点原因 但是明确的说万历不上朝但是也办事 大部分还是内阁办理 因此万历朝军政大事还是处理的; 2 阉党横行 阉党祸害忠良 徇私枉法 贪污漏税 其实阉党只不过是明末党政的牺牲品罢了 后面详细说起; 3.明朝腐败 4.最重要的一点-气候 明朝末年赶上了万年难得一遇的小冰河时期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时期”(Little Ice Age)的冬天非常寒冷 尤其是末期的1580-1650是最为寒冷

12、的 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 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 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 是相当寒冷的 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 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小冰河时期开始于1500年 此时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进入1600年以后 气温下降到千年来的最低点 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 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 先秦晋 后河洛 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粮食产量的减少尤其一西北陕西为重 也正是因为气候原因导致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出现 .万历、崇祯年间 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 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 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 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 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13、,1644年李自成进攻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清朝梗概,清朝(161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享国二百九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明朝国都北京。一片石之战后,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剃发易服、迁海令、文字狱等等, 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并大规模屠城(详见满清大屠杀),逐步掌握全国。6 后经康雍乾三朝发展至鼎盛,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领土主权,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清

14、朝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自此之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推动戊戌变法,因慈禧干涉导致变法失败。1900年的夏天,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侵略中国,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清朝 16441911年 (包括后金16161644年计28年)【爱新觉罗

15、氏】 首都北京 第1任 天命 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1627年 在位11年 第2任 天聪 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1643年 在位17年 第3任 顺治 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16431661年 在位18年 第4任 康熙 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16611722年 在位61年 郑成功:1661年,抗清将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将施琅攻占台湾。次年设立一府三县进行管理。 康熙帝智除鳌拜:玄烨即位时年仅8岁,其祖母孝庄以顺治遗诏的名义,宣布由四大臣辅政,但索尼不久病死,苏克萨哈、遏必隆软弱迁就,造成鳌拜专权。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召鳌拜进宫,侍卫将其擒住,冠以

16、“欺君罔上”等三十余罪名,不久鳌拜死于禁所。 平定三藩: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之后平南王尚之信(尚可喜之子)、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子)、陕西提督王辅臣纷纷响应。8年后,三藩之乱被平定。 雅克萨抗俄之战:早在顺治元年(1644年),沙俄殖民者势力便到达贝加尔湖,之后便向黑龙江以北地区进犯。康熙即位后,交涉无果,先后在1685年,1686年击败沙俄军队。1689年,双方同意签订条约,是为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1689年,双方签订条约。条约规定:整个黑龙江流域(含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俄人撤出雅克萨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平等条约。此后的近二百年时间里,这段边界一直比较平静。 平定葛尔丹:1690年,葛尔丹进犯蒙古。康熙帝第一次亲征,清军大败葛尔丹。此后,康熙帝又两次亲征,平定葛尔丹叛乱。 1713年,清政府封西藏班禅呼图克图为“班禅额尔德尼”。 第5任 雍正 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音真) 17221735年 在位13年 1723年,开始推行“地丁合一”“摊丁入亩”。 1732年,雍正改军机房为军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