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37页)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54758463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3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3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3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3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3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3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37页)(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一讲的重点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经济特征是什么? 二战后,国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各是什么?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又是什么? 什么是垄断?垄断竞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排除竞争?,什么是金融资本?它是怎样形成的? 金融寡头是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垄断时期银行的新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垄断价格?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垄断利润的来源是什么?,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定义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2、产生原因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3、资本主义

2、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1)生产社会化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不断进行,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而且逐渐从国内走向国际,参与生产或与生产有联系的社会成员越来越多; 社会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参与生产或与生产有联系的社会成员越多,这就势必要求在社会财富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统一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协调各种经济活动。,(2)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归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 生产规模越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家占有的财富就越多,而且,由于生产资料私有,资本家只考虑个人如何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根本不会考虑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分配社会财富、协调生产。,(3)社会化

3、要求全社会范围内分配,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却只按对资本家有利的原则进行分配,这就形成矛盾。 当矛盾激化到私人垄断资本无法解决时,资产阶级国家便不得不出面直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这时,私人垄断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受到国家的控制,从而使私人垄断走向国家垄断。,4、 20世纪50年代之后,垄断资本主义由私人(一般)垄断时期全面发展到更高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自学),(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能力急剧扩大,必然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产生更为尖锐的矛盾,需要国家出面调节; (2)垄断组织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

4、之间的矛盾加剧,需要有一个外界力量即国家来出面干预、通过计划进行调节;,(3)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有现代化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做保障,由于投资数额大,周期长,利润率较低,私人垄断企业一般无力也不愿承担,只能由国家直接投资或资助私人企业来发展; (4)科技开发与研究,内容广泛、规模巨大,需要大量的人、财、物力投资,而且各科技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也需要政府投入并进行组织和协调;,(5)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资产阶级国家出面进行调节,采取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 (6)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私人需要国家的支持,同时也需要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调节,缓和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二)国家垄

5、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及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根据它们相互结合的不同程度和方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又叫国有企业垄断资本,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实行“国有化”和国家直接投资兴办。,国有化国家出资收购原有的私人垄断企业,把它们转化为国有企业。 实行国有化的主要是一些关键性部门和技术落后、经营不利、濒临破产的企业。如:煤炭、钢铁、电力、铁路、公路运输、航空、造船业。,国家直接投资的国有企业,主要是投资量大、生产周期长、有较高风险、赢利水

6、平低的企业。 如:科研企业、原子能、宇航等尖端企业,以及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等基础性企业,这些企业私人垄断资本家一般不愿意投资,也无力经营,但又是社会再生产所必须的。,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的意义,通过国有企业,间接地影响和引导私人垄断企业的经营方向,以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通过国有化和国家直接投资发展科技型企业,可以改善传统的落后部门和企业,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国家通过国有企业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劳务,可以保证私人垄断企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2)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由资产阶级国

7、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家共同占有和经营的垄断资本; 它的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股份公司,也叫国家参与制企业。,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形成途径,一是: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即国有资本向私人垄断企业参股; 二是:国家将国有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卖给私人垄断资本家,也就是国有企业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入股; 三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家联合投资建立新的企业。,?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由谁控股?是国家还是由私人垄断资本家。,建立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意义,对私人垄断企业来说:可以在财政、信贷、商品订购等方面获得更多优惠,从而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还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得有国家保证的高额垄断利润。 对国家来说:可以用较少的

8、投资影响和控制大量的私人垄断资本,有利于国家和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3)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私人垄断资本在资产阶级的调节和干预下运动;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调节着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保证私人垄断资本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并利用对经济的干预来保证自己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其实质仍然是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整个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益为目的的资本主义。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六、

9、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综合运用经济、计划、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来实现的。(具体的内容了解即可) 1、经济手段 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经济杠杆(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收、信贷等)引导经济主体(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节目标的手段。,(1)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通过调整所得税率,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经济过热时期提高税率,扩大征税范围,抑制个人消费与投资需求,使过热的经济降温; 经济萧条时期降低税率,减少税收,扩大社会需求,刺激经济回升。,财政支出政策通过调整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经济过热时期减少财政支

10、出,抑制社会需求,使过热的经济降温; 经济萧条时期增加财政支出(如:扩大政府采购和订货,增加用于公共工程的开支)刺激社会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扩张性(赤字)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经济萧条时用,支出收入,红 (赤)色表示) 紧缩性(赢余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经济过热时用,兰色或黑色表示),(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利息率和货币供应量,三大货币政策: a、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必须上缴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以经营各种存、贷款为主要业务并向其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银行; 中央银行代表

11、国家管理金融机构、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的特殊金融机构。它是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吸收进来的存款不能全部贷出去,以防止出现挤兑。,经济高涨时提高准备金率,使货币供应量减少,贷款利息率上升,投资需求得到抑制;(03年年底,央行将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7%,04年10月份,央行提高存贷款利息率) 经济萧条时降低准备金率,使货币供应量扩大,贷款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因而增长。,b、调整再贴现率,贴现持票人向银行转让未到期的票据(期票、汇票、支票等)并贴付一定的利息以兑取现金的行为; 再贴现商业银行为持票人兑现后,再将已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做抵押,并预扣一定的利息以取

12、得借款的行为。这种借款的利息率即为再贴现率。,经济高涨时提高再贴现率,从严贴现条件,使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和它向企业的贷款;并使贷款利率提高,投资需求随之缩减; 经济萧条时降低再贴现率,放宽贴现条件,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和它向企业的贷款,并使贷款利率降低,投资需求随之扩大。,c、公开市场业务,央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如国库券等)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活动。 经济高涨时卖出债券,回笼货币,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减少,利息率上升,过度的投资需求得到抑制; 经济萧条时买进债券,投放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利息率降低,促进投资需求增长。,(3)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

13、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产业组织政策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提高产业内企业的活力和效率。 产业布局政策调整产业区域布局,合理发挥地区的产业优势,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计划手段,通过经济计划(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 以市场为基础,总体是指导性的。 计划 市场,市场 企业,3、行政手段,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调节和管理经济。 直接、迅速、有效,但不能片面强调或过多地加以运用,否则会干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2003年上半年对药价的规定;下半年对粮价的规定。都是行政通过干预保持物价稳定,防止社会骚乱。,4、法律手段,通过法律形式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经济法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总和。 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和平等性。,本讲的重点,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有那些基本形式?它的实质又是什么?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建立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形成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主要综合运用了哪些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财务报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