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上机操作试题(2020年12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54758364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PPTX 页数:7 大小:23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上机操作试题(2020年12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WORD上机操作试题(2020年12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WORD上机操作试题(2020年12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WORD上机操作试题(2020年12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WORD上机操作试题(2020年12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上机操作试题(2020年12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上机操作试题(2020年12月整理).ppt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上机操作试题 试题一(25 分) 请在“答题”菜单上选择“字处理”命令,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再打开相应的命令, 完成下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 * * * * * *本套题共有 5 小题* * * * * * * 1.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其内容如下: 【文档开始】 甲A 第 20 轮前瞻 戚务生和朱广沪无疑是国产教练中的佼佼者,就算在洋帅占主导地位的甲,他俩也出 尽风头。在他们的统领下,云南红塔和深圳平安两队稳居积分榜的前三甲。朱、戚两名 国产教练周日面对面的交锋是本轮甲最引人注目的一场比赛。本场比赛将于明天下午 15:30 在深圳市体育中心进行。 红塔和平安

2、两队在打法上有相似的地方,中前场主要靠两三名攻击力出众的球员去突 击,平安有堤亚哥和李毅,红塔也有基利亚科夫。相比之下,红塔队的防守较平安队稳 固。两队今年首回合交手,红塔在主场 2:1 战胜平安。不过经过十多轮联赛的锤炼,深 圳队的实力已有明显的提高。另外,郑智和李建华两名主将的复出,使深圳队如虎添翼。 这场比赛的结果对双方能否保持在积分第一集团都至关重要。现在红塔领先平安两分, 但平安少赛一轮,而且红塔下轮轮空。红塔队如果不敌平安,红塔将极有可能被踢出第 一集团。对平安队来说,最近两个客场一平一负,前进的脚步悄然放慢。本轮回到主场, 只有取胜才能继续保持在前三名。 2002 赛季甲A 联赛

3、积分榜前三名(截止到 19 轮) 名次 队名场 次 胜 平 负进球数 失球数 积分,1,【文档结束】,2,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并原名保存: 将标题段文字(“甲 A 第 20 轮前瞻”)设置为三号、红色、仿宋_GB2312(西 文使用中文字体)、居中、加蓝色方框,段后间距 0.5 行。 (6 分,设置对一个得 1 分) 将正文各段(“戚务生前三名。”)设置为悬挂缩进 2 字符,左右各缩进 1 字符,行距为 1.1 倍行距。 (3 分,设置对一个得 1 分) 设置页面纸型为“A4”。 (2 分) 将文中最后 4 行文字转换成一个 4 行 9 列的表格,并在“积分”列按公式“ 积分=3*胜+平”计算并

4、输入相应内容。 (8 分,每行正确得 2 分) 设置表格第 2 列、第 7 列、第 8 列列宽为 1.7 厘米,其余列列宽为 1 厘米, 行高为 0.6 厘米、表格居中;设置表格所有文字中部居中;设置所有表格线为 0.75 磅 蓝色双窄线。 (6 分,设置对一个步骤得 1 分) 试题二(25 分,提示:ED.RTF 文件在素材目录中) 调入考生文件夹中的 ED.RTF 文件,参考样张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设置页面纸型为自定义大小,宽度为 20 厘米,高度为 26 厘米;(2 分,宽高正 确各得 1 分) 给文章加标题“黄河的今天与明天”,设置其格式为:华文新魏、一号字、红色、 居中,填充灰色-

5、25%的底纹; (2 分,加标题 1 分,设置正确 1 分) 将正文第一段设置为首字下沉 3 行,首字字体为楷体、蓝色,其余段落设置为 首行缩进 2 字符; (2 分,首字设置正确 1 分,其余段落设置正确 1 分) 参考样张,在正文第二段适当位置以四周型环绕方式插入图片 Pic.jpg,并设置 图片高度为 4 厘米,宽度为 6 厘米;(2 分,插入图片正确 1 分,设置正确 1 分) 将正文中所有的“黄河”设置为加粗、红色、带着重号; (2 分,全部改过来 得 2 分,有遗漏得 1 分) 参考样张,在正文适当位置插入竖排文本框“保卫母亲河”,设置其线条为金色、 磅,环绕方式为四周型、右对齐,

6、设置文字格式为华文行楷、二号字、蓝色;(2 分, 插入正确 1 分,设置正确 1 分) 将正文最后一段分为等宽的两栏,不加分隔线;(2 分) 根据 Abc.txt 提供的数据,制作如样张所示图表,具体要求如下: 将 Abc.txt 文件中的数据转换为 Excel 工作表,要求自第一行第一列开始存放, 工作表命名为“沙量统计”; (2 分) 在“沙量统计”工作表中,将 A1:D1 单元格区域合并及居中,并设置其中文字 格式为黑体、16 号字、红色;(2 分,全部正确得 2 分,有遗漏 1 分),在“沙量统计”工作表 D4:D19 各单元格中,利用公式计算各站的“距平百分 率”,结果以百分比格式表

7、示,保留 2 位小数(距平百分率=(多年均值-沙量)/多年均 值);(2 分,全部正确得 2 分,有遗漏 1 分) 参考样张,筛选沙量大于 1 亿吨的记录,并根据结果的“站名”和“沙量”两 列数据生成一张“柱形圆柱图”,嵌入当前工作表中,要求系列产生在行,图例位于底 部,图例字号为 9 号字,取消自动缩放,数据标志显示值;(2 分,全部正确得 2 分,有 遗漏 1 分) 将生成的图表,以“增强型图元文件”形式选择性粘贴到 WORD 文档的末尾;(1 分) 将工作簿以文件名:EX,文件类型:Microsoft 工作簿(*.XLS),存放于考生 文件夹中。(1 分) 9. 将编辑好的文章以文件名:

8、DONE,文件类型:RTF 格式(*.RTF),存放于考生文 件夹中。 (1 分) 样张:,3,4,试题三 (25 分) 1、将文档的标题“引言”设置为“黑体”、“三号”、“加粗”(3 分,设置对一 个得 1 分) 2、将第二段内容的行间距设置为“1.5 行”。 (1 分) 3、输入一个来自文件的图片,设为水印并衬于文字下方。(5 分,图片插入得 2 分, 设置正确得 3 分) 4、在文档最后创建一个 22 的空白表格 (2 分) 5、在上述空白表格中分别填入如下数据:(2 分,填对一行得 1 分) (第一行)“80 年代OS”、“90 年代OS”、 (第二行)“DOS” 、“Windows”

9、 6、插入艺术字“引言”,衬于文字下,调整适当大小。(4 分,插入正确 2 分,效 果设置正确 2 分) 7、设置页面边框为“艺术型”。(如无艺术型边框可设置为任意一种边框) (4 分) 8、将文中“信息技术”替换为“信息技术(IT)”。(4 分,全部替换得 4 分,替换一 半以上得 2 分,一半以下不得分) 引言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毫无疑问,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是当今信息 社会的两大支柱,尤其是以 Internet 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或将成为人们交流信 息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代表世界上最新的生产力,信息知识成了社会 的最重要的资源,大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知识的管

10、理和生产工作,信息技术成为人们必备 的工具。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两大基础建设:第 一,是加快建立和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各种信息资源库。第二,是进 行教育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基础教育中来。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 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培养问题。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融入到教育中来:首先,是将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计算机教育管理、计算机多 媒体教学和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等。这一强有力的工具的引入,将使教育从内 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次,是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

11、的信 息学与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或单独开设课程,或将其融入、整合到相关 课程中去,以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下一代,让我们的后代能在的信息社会中自由搏 击,立于不败之地。这两者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本文从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得失,阐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讨论作 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师范院校的计算机文化教育目标改革的重要性。,5,试题四(25 分),1、在文中插入一图片,1010cm,设为“上下型环绕”和“水印效果”。 (6 分,插入图片正确 2 分,图片提供,设置对一个效果得 2 分) 2、将第一段“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的行间距设置为“固

12、定值”、“20 磅” (4 分,其中固定值 2 分,20 磅 2 分) 3、将文档的标题“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设置为“居中”对齐方式(3 分) 4、将最后一段“我们知道,信息已经成为”的首行缩进两个汉字(0.75 厘米,不能 使用空格代替缩进)(4 分) 5、将表格的最后一行“90 年代后期”删除 (2 分) 6、文中蓝色字部分设为“楷体”、“四号”字、“下划线”。 (6 分,每个操作分别 2 分) 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 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已认识到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随着计算机技 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信息社会。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基础教育应该培 养一种具有计

13、算机文化的现代文明人。对计算机文化含义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以不同方 式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综观我国多年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非常 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阶段:80 年代的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阶段及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阶段。这与国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由于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特殊地位,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早期,程序设计一 度被认为是计算机文化的核心。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 1981 年在瑞士洛 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 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一时间,在世界范围掀起了 程序设计热。我

14、国在这一阶段是以 BASIC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为特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6,与 BASIC 语言或程序设计语言在当时几乎成为同义语。潭浩强先生的BASIC 语言也 因此一举成为我国图书发行史上的第一畅销书。不能否认,当时的“BASIC 热”对推动 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水平也只能进行单一 的程序设计工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文化的核心而要求 人人都必须掌握毫无疑问是非常片面的,它夸大了程序设计对社会普通人的地位和作 用,因此,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小的。 计算机文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则要比第一阶段在认识上更全面、更理智。这一阶段,是以 掌握计算

15、机基本操作如操作系统、汉字输入、文字信息处理、数据库及简单的程序设计 为核心的。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把计算机作为人们处理日常信息(如文字处理、数据统计 等)的工具来掌握,而不再认为掌握计算机与掌握数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再认为 程序设计等同于使用计算机。这种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更具体与全面, 而不再对其充满“神秘”的色彩。不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 题与误区,主要是没有完全摆脱“计算机专业思想”的束缚,把许多计算机科学的专业 思想试图灌输给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或初学者。 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Internet 在全球的广泛普及与高速发展,信息社会的 来临不再

16、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的预言那样的将来,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人们 对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面对这种形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再一次被提出。这次 人们的眼光应该放得更远、视线应该更开阔。以“超媒体文化”与“计算机网络文化” 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计算机文化观已逐渐形成。为了能更精确地描述这 一代计算机文化观的本质,一般将其称为“信息素养”或者“信息文化”。 我们知道,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与物质、能量一起共同对人类 社会产生影响。“信息运用能力”将是 21 世纪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 一样重要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先走了一步。如日 本早在 1986 年 4 月就提出了“信息运用能力”的概念,并制定了信息教育的三个基本 目标(1)信息运用的实践能力;(2)对信息的科学理解;(3)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 还分别规定了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对信息教育的实施方案。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作 出反应,修订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因为,这是关 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立足与领先的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