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我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4757338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我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我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我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我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我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我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我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陶园教材分析 :我与社会 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的内容。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 积极融入社会, 在社会中成长。 因此,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也为第二课时在社会中成长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 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2. 能力目标 培养关心社会的能力 ,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3. 知识目标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2. 教学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课前准备:学生搜集

2、暑假生活的见闻和感受,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 快乐的星期日(见课件)教师小结: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 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第1 课时我与社会(板书)一、感受社会生活活动一:李铭的一天问:(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学生回答。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

3、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活动二:小华的日记见课件问: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问:从暑假生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明确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2、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深刻我 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 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 展,或 之自豪,或准 之分 。想象空 :

4、活 三: 充分 想象力,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从小与世隔 ,没有人与他 、交流,那会 生怎 的情景?播放 山 “野人” :( 1) 20 余年的 居生活 兄妹 来了什么 化?( 2)兄妹 的遭遇 明了什么?学生回答。【 意 】(通 及 学生 到,个人都是社会的一 ,是社会的有机 成部分)二、我 都是社会的一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 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 ,那么, 由各种关系 接成的 就 成一 “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 “大网”上的一个“ 点”。相关 接: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 共同的生活。 里士多德人的本 不是 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和。 克思

5、活 四:探究与分享我的不同身份 片展示:我是消 者、我是志愿者、我是大姐姐,我是学生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介 自己。2.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 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 是父母的子女;我 是老 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 是 主,也是其他 主的 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 是未来的建 者【 意 】(引 学生明确各自的不同身份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确定的)相关 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角度, 根据不同的 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 不同的 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 可分 血 关系、地 关系和 关系。血 关系: 以血 或重量 系 基 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 家族成 之 的

6、关系地 关系:直接建立在人 空 与地理位置关系基 上的社会关系。如同 、 居等。 关系:以人 广泛的社会分工 基 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拓展空 : 着 制并填写 “我” 的社会关系网 ,并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 确 属于哪一种关系。(多媒体展示,学生交流 完成。) 堂小 : 我 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社会的 展更 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 要学会学 、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只有 入社会大 堂, 践,方可 到适 代生活所必需的本 ,适 社会生活需求。板 第一 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1、我 的社会生活 多彩2、我 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深刻二、我 都是社会的一 1、

7、个人是社会的有机 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堂 1. 中学生小明在学校 极参加学校 的各种活 ,在 假日 常到十字路口帮交警疏 交、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去景点做志愿者, 于小明的做法, 的是(B )A. 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 献策B. 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深刻C.能 自己成 一个名人D.人的成 离不开社会2. 我”有爸爸、 、 、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舅、姑姑、老 、同学、 居、伙伴、父母的同事、老 的老 等等。 表明(C)A. 我 的生活不幸福,因 人情关系太复 B. 如果把整个社会看作一 大网,我 每个人都是社会 “大网”上的一个“ 点”C.我

8、要 常 客D.我 生活在一个和 定的社会中3、人的本 不是 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 性上 ,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和 克思, 表明(C)A. 社会 展离不开人的 展B. 人的 展离不开社会4. 在家庭,我 是子女, 在学校,我是学生, 外出旅游,我 是游客, 在商 ,我 是 客 明( D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 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 具有不同的身份人的成 离不开社会A. B.C.D.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八年 第一 元第一 的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才用更能 学生 情的合作探究、 小 交流学 等方式, 从一个来源于学生生活的 例中, 学生感受社会中人与人之 的关系, 但在 堂把控力上需要加 , 以免 堂稍 混乱, 学生 方向不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