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业公司制酸工程风险分析课程(DOC 47页)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54747296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矿业公司制酸工程风险分析课程(DOC 4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某矿业公司制酸工程风险分析课程(DOC 4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某矿业公司制酸工程风险分析课程(DOC 4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某矿业公司制酸工程风险分析课程(DOC 4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某矿业公司制酸工程风险分析课程(DOC 4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矿业公司制酸工程风险分析课程(DOC 4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矿业公司制酸工程风险分析课程(DOC 47页)(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分析内蒙古齐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风险分析 内蒙古齐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20kt/a制酸工程 编制部门: 安全环保处 成 员: 赵建设、李永宽、刘 龙、庞利平、郝小平、周海民 审 核: 冯晓虎、赵建设 签 发: 石广军前 言为了实现我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国家财产和职工的安全健康。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201023号文件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展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本风险评价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概述、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单元的划分、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评价方法

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汇总六部分。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01-2008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并运行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危险化学品企业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明显提高。术语和定义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 chemical enterprise依法设立,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或者其所属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独立核算成本的单位。2安全标准化 safety standardization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

3、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3.关键装置 key facility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4.重点部位 key site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5资源 resources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6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关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7 事件 incident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4、8 事故 accident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9危险、有害因素 hazardous elements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10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11风险 risk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12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13. 隐患potential accidents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14.重大事故隐患serious potent

5、ial accidents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第一章 编制说明1目的为了充分识别与评价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在出现新问题时能及时更新控制,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达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报告。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应为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建立运行控制和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4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安环处。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组织并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具体实施。相关部门:硫酸厂、安全生产委员会、总

6、工办、动力部。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内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各部门、车间,负责本单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第二章 风险管理21工作内容和相关说明表2-1 工作内容说明第一阶段风险识别1、运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科学方法,辨识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火灾、中毒、灼烫等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2、分析生产、作业过程;关键装置、重点区域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第二阶段划分风险评价单元根据硫酸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3037-2010的要求划分一下六个单元:1、设备设施单元2、关键装置、重点装置单元3、生产作业场所单元4、生产过程单元5、作业活动单元

7、第三间断制定风险评价准则主要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准则L,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判别准则S,风险等级判定准则(风险度)R。第四阶段确定风险评价方法企业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013-2008第5.2.1.3条款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第五阶段风险控制措施汇总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紧密结合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现状、风险偏好、风险控制目标,提出可能的风险决措22风险识别表2-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序号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原因1灼烫1.管道、法兰、阀门连接不严;设备、管道腐蚀穿孔;材质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硫酸或高温物料泄漏;2.矿渣等高温物料的出渣温度未控制到规定温度;3.

8、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4.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2中毒1.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硫酸酸雾泄漏;2.防护不当被作业人员吸入;3.吸入五氧化二矾粉尘或误食入五氧化二矾;4.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3火灾、爆炸1. 硫酸浓度降低与金属反应释放出氢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2. 电气设备、设施超负荷运行,接地不良、短路、质量不合格等原因;3. 氧气、乙炔气泄漏;4. 浓硫酸与易燃物质混存;5.沸腾炉内的沸腾层冷却水管断裂、穿孔等原因,使冷却水进入炉膛;6.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4机械伤害1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未采取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当;2皮带运输、电机、泵、风机等运转设备,防护设施不合格

9、;3缺少安全警示标志或标志不明显。5触电1. 电气设备不能满足要求;2. 带电部位裸露、漏电;3. 各种用电保护装置不符合安全要求;4. 电气安全距离不够;5. 用电管理制度不完善;6. 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6车辆伤害1. 车辆缺陷、碰撞、超载、超速、突然刹车等;2. 无证驾驶、违章驾驶、无安全警示标志或标志不明显等。7高处坠落1. 登高装置自身缺陷;2. 登高方式不对或作业方法错误;3. 与障碍物或建筑物发生碰撞;4. 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或器具;5. 循环水沟、槽、池、排水地沟、高处平台等,未按规定加设防护设施。6.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8起重伤害1. 操作人员违章作

10、业或操作失误;2. 起重设备质量缺陷或出现故障;3. 超载或负载失落;4.安全设施(限位装置、支档、电气连锁装置等)不符合安全要求;5. 与建筑物、电缆线或其他设备发生碰撞等。9坍塌1.建筑物、罐体基础设计、施工不合理;2.被外力撞击,致使建筑物、罐体倒塌;3.罐体基础防腐不符合要求,被硫酸腐蚀,强度降低而坍塌。10职业危害粉尘1原料、矿渣等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2防护用品不符合安全要求或防护不当。噪声1设备的振动、空气鼓风机、二氧化硫鼓风机等机械噪声; 2未采取减振和消音措施或措施不当。3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毒气1有毒气体泄漏,作业场所有毒气体浓度超标;2未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不当。3个体防护不

11、符合要求。高温1沸腾炉、除尘器、干燥塔、转化器、电加热器等高温反应设备及矿渣等高温物料。2未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不当。3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表2-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见下表序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发生的场所或部位备注1火灾、爆炸仓库、配电室、沸腾炉、煤仓等地。2中毒和窒息沸腾炉口、转化工段、净化工段、干吸工段等地。3坍塌酸贮罐、建(构)筑物、高大设备设施等。4机械伤害胶带运输机、联轴器等运转设备外露旋转部件处。可能发生割、刺、夹击、碰撞、剪切、碾、卷入伤害的场所或部位。5车辆伤害原料区、成品区6触电变压器、配电室、输电线路、开关、用电设备7高处坠落车间高于基准面2

12、m以上的操作点8灼烫输酸管、出渣口、蒸汽管道、炉气管道、贮罐区9起重伤害原料仓、天车运行范围10职业危害粉尘料场、原料仓和输运、灰渣场噪声高噪声设备的生产车间(如二氧化硫风机、炉前风机、电机等)高温沸腾炉前等产生高温的部位2.3风险评价单元的划分根据单元划分原则和该公司实际情况,本次评价划分为以下4个单元:1.设备与设施单元2.生产过程单元3.作业活动电单元4.关键工艺装置单元2.4风险评价准则为了分析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需要确定一个风险评价准则,对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内容如下:一、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1风险:风险(R

13、)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L)及后果(S)的结果。风险R=可能性Lx后果严重性S2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3作业风险等级判定 3.1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表2-4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类此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监测系统,也未作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火灾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

14、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过去曾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检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非常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3.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表2-5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30部分装置(2套)火设备停工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102套装置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