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讲义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54740697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讲义(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 可自由编辑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 可自由编辑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专题学习专题学习 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品质管理品质培训医疗质 量管理工具讲义二一六量管理工具讲义二一六 年十月二十日年十月二十日 一、为什么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一、为什么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 的切身感受。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业改 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对当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等改 革措施的落实和医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卫生计 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质量

2、和医疗 安全水平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但是,医疗质量管理工 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保障 和约束,实现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战线全覆盖。办法旨 在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 作机制,创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 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提高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 质化程度, 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 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 办法,并于 2016 年 7 月 26 日经国家卫生计

3、生委委主任会 议讨论通过颁布,自 2016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办法共分 8 章 48 条。在高度凝练总结我国改革开放 以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做 法,重点进行了以下制度设计: (一)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一)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一是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一是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确定各级卫生计 生行政部门依托专业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控的工作机制,充 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二是建立医疗机

4、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完善评估机制 和方法,将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 三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鼓励医疗机 构和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促进信 息共享和持续改进。 四是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四是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总结提炼了 18 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 诊疗工作中严格执行。 (二)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组织形式、工作机(二)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组织形式、工作机 制和重点环节。制和重点环节。 明确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的责任主体,医疗机构主要

5、负责人是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要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 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理顺工作机制。对门诊、急诊、 药学、医技等重点部门和医疗技术、医院感染等重点环节的 医疗质量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三)强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三)强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进一步明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疗质量监管责任, 提出医疗质量信息化监管的机制与方法。同时,在鼓励地方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的前提下,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 医务人员涉及医疗质量问题的法律责任。 三、 18 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别是什么?医疗质量管三、 18 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别是什么?医疗质量管 理工具包括哪些?理工具包括哪些?

6、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 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首诊负责制 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 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 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 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制度、

7、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 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是指为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持续 改进所采用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如全面质量管理(TQC)、 质量环(PDCA 循环)、品管圈(QCC)、疾病诊断相关组 (DRGs)绩效评价、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

8、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 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 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 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 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

9、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 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 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 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 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 (以下称质控组织) 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 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 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

10、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 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 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称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医 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

11、责 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日常 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 责医疗质量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定期发 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 (三)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五)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

12、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 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六)落实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二级以上医院各业务科室应当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由科室 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 管理制度; (二)制订本科室年度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三)制订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 (四)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 实施; (五)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

13、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标 准、诊疗常规及指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六)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考 核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章医疗质量保障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坚 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 职责。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认真遵守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 准和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

14、量和医疗安全。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 依法取得执业资质,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备应当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使用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 材开展诊疗活动。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按照国家关于医疗技术和 手术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 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 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做到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

15、事质量管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推 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用。 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 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 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 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促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完善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门急诊质量管理,加强门急诊专业 人员和

16、技术力量配备,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保证门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把门 急诊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抗菌药物合 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 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并实施病历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病历 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尊重患 者的自主选择权和隐私权,并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服务,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中医诊疗、技术、药事等管 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 第四章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本机构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 理与控制工作制度。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关于医疗质量 管理控制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配合质控组织开展工作,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