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材料整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547387 上传时间:2017-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材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学复习材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学复习材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学复习材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材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材料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复习材料(12 中 2)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的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完善,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又稳定的变化。2、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既具有无意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优点,又具有有意注意与目的和任务相联系的优点。3、思维定式:定式是指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4、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

2、有情绪体验都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又平静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其特点是一缓和而又微弱,二持续时间较长,三具有弥散性,并不指向特定的对象。5、创造能力:指按照预先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6、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延续。7、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8、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

3、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9、想象: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10 品德:品德亦称品行、德行、道德品质,它是个在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与社会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简答题1、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42、简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观察力 313、中学生思维发展有何特点 56584、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345、简述情感和情绪的关系 706、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1211227、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368、简述个性结构的系统 90919、如何培养学生思考

4、问题的习惯 60611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此题百度或者参考文艺心理学讲义)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安全需求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

5、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社交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尊重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

6、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论述题:1、请阐述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气质的四种典型气质和表现)92胆汁质兴奋型高级神经活动强、不平稳。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迅捷但是这种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以感情用事,刚愎自用。多血质活泼型强、平稳、灵活。这种人感情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

7、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性强;但他们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粘液质安静型+强、平稳、不灵活。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湿度、交情深厚,但是行动主动性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抑郁质抑制型弱。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怕事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2、请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4851。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它影响着主体知觉的倾向性,进

8、而影响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问题情境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问题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其次,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随后,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知觉特点。知识经验:问题解决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涉及有关知识,没有相应的知识不仅难于发现问题,而且缺乏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提出假设所必须的依据,即使检验假设也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定式:是指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名词解释 3)。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

9、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可能有的功能。原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动机、情绪与个体因素动机是促进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情绪状态对问题的解决也有明显的影响从事问题解活动的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人,人的个性特征对问题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3、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气质和性格关系(联系影响和不同) 9193性格对气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

10、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性质不同。气质较多地受先天生物因素的影响,而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更具有社会化的特点。二者的生理基础有区别。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与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合金”,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在性格中起主要作用。二者间又有联系。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

11、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气质又会影响一个人对特定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而且,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性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4、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97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相互促进相互联系。5、结合

12、所学专业举例说明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21225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五、教师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六、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七、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6、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 1315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 (02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 (27 岁) 。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思维有三个特征;单向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第三阶

13、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 711 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 ”,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11成人期) ,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第一,儿童能进行假设 演绎推理。其特点是,先对所面对的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假设

14、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第二:进行抽象思维。指运用符号的思维,也称命题思维第三;系统思维,儿童在解决问题时,能分离出所有有关的变量和这些变量的组合。案例分析题所用到的知识要点1、刚进入冬天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很累赘,过一个月就不觉得重了。感觉适应,感觉对比2、感知的相关知识3、发散性思维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4、注意的规律,怎样运用注意的转换组织课堂教学5、投毒事件:情绪相关理论(情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