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4692772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1-2012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I :本大题共50 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 分,共 50 分。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A地壳上升运动C风力沉积作用BD流水的侵蚀、切割流水的沉积作用2形成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3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河壶口瀑布B华山西峰绝壁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4根据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广东所处的自然带属于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5由沿海向内

2、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A北美大陆中纬地区B南美大陆中纬地区C亚欧大陆中纬地区D非洲大陆中纬地区6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A河口三角洲B河流汇合处C冲积扇平原D河流发源地7下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读甲、乙两图,回答8-9 题。8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背斜9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10. 图1 中从B A 的地域分异,在自然景观上表现为:A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1图 1B草原带荒漠带森林带C森林带荒漠带草原带D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11.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

3、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12. 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不具备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A 植被B岩石C气候D土壤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3 15 题。13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14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15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4、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16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17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A自然环境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治因素 D 交通和通讯因素18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密度增大B 耕地面积扩大C 出生率在增高 D死亡率在降低19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迂回城市,是由于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20若 20 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 ( 用 a 表示 ) 、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 用 b 表示

5、 ) 、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 用 c 表示 ) 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 a b cB c b a C b acD a c b21. 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日本 韩国 印度巴西古巴 埃及A. B.C. D. 22下列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是2A. 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B.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C.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D.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23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是A地租高低B收入多少C社会知名度D历史背景24. 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运输的通达性B风俗、习惯C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D收人与知名度图 17 是某城市土地

6、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25 26 题25. 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A 区B 区C 区D 区26. 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A商业中心B低级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图 17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题意回答27-28 题:27. 下列各大洲中,既人口众多,自然增长率又为负值的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大洋洲28. 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 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文化

7、的生活消费水平D.人口政策读图 10 回答 29-30 题:29. 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 B. C.D.30. 图中 a 所示国家可能是A. 印度B. 加拿大C.美国D.德国右下图表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1 题31图中甲处外凸,其原因可能是A. 传统思想严重B. 难民迁入C.外籍工人迁入甲D. 城市化发展332. 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标志是:A. 城市数目的多少B. 城市人口的多少C. 城市面积的大小D. 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33、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 商业区用地 . 工业区用地. 住宅区用地. 绿化用地34、属于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是 . 城市人口向乡村

8、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 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 .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乡村人口出现继续下降35石油和天然气通常存在于沉积地区的A背斜中B褶皱中C断层中D向斜中36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深圳市B惠阳市C 广州市D佛山市37 2010 年 11 月,全国开展新中国以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人口普查不能弄清: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C人口合理容量D城市化水平3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可能很快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规划还没有经验B.科学技术水平不高C. 人口的素质不高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读右图,据此回答以39 下题。39如果该城市工业区位合理,则风向可能是A南风

9、、北风B东风、西风C西北风、东南风D东北风、西南风40根据图示情况,下列三类工业污染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地是A B C D 41该地区工业由城市近郊迁移到乡村,最可能因素是A土地价格B矿产资源C环境污染D劳动力价格42一般来说,影响美国人口、产业向阳光地带迁移的主导因素A经济B政治C宗教D环境43下图是“住宅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远近关系示意” ,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的通达度B环境质量C建筑技术水平D地价水平44深圳城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优越的经纬度位置,获得了充足的光、热、水条件B优越的沿海位置,便于发展来料加工工业C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毗邻香港,利于吸收境外资4金和技术D优越的交通运输

10、条件,便于旅游业和会展业的迅速发展45下列四组国家中,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A. 美国、英国B.美国、日本C. 中国、巴西D.日本、法国46、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为突出的资源是()A土地B森林C矿产D淡水47由天津港乘海轮到海口,沿途看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48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

11、关2007 年日本全国1800 多个地方教育委员会中有238 个已经制定了削减中小学数量的计划,在今后 3 5 年内,将减少848 所公立小学和269 所公立中学,约占全国公立中小学总数的三十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9 50 题。49日本计划关闭或合并部分公立中小学的最直接原因是A因校舍不符合现行抗震标准而关闭B因经济危机而合并C为节约土地资源而关闭D因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学人口减少而合并50下列国家中,与日本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A印度B巴西C英国D埃及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51.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经济规模C. 城市用地规模D. 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