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2009投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4648586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2009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2009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2009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2009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2009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2009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2009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约华宁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摘 要:项目的带动实施,促进了华宁县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机具科技含量偏低是制约的主要因素,还未真正形成推广的大环境是主观因素。对制约我县农机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词:华宁县;农机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探讨“农业现代化,农机要先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必由之路。华宁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5%,总耕地面积42.2万亩(航测),常用耕地面积17.3万亩,人均耕地0.93亩,烤烟和柑桔是我县的支柱产业,是红塔集团的

2、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近几年,通过烟地机耕补贴、中央购机补贴项目的实施,我县农机化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制约我县农机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能促进我县农机化工作的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农机发展基本情况1.1项目拉动农机化发展1.1.1烟地机耕补贴项目。2002年-2008年,共完成86564.5亩烟地机耕补贴项目,争取项目补助资金407.5万元,经试验测试,烟地经过深松深翻,农民可实现田每亩增收203.7元、地每亩增收145.72元,促进了烟叶质量的提高和烟农收入的增加,确保了烤烟栽种面积的落实和烟叶收购任务的完成,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3、由于烤烟是我县的支柱产业,机耕在烤烟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引起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县政府抽出资金对我站烟地机耕进行补贴,每亩补贴15元,2005年开始以项目形式管理,补贴资金由市政府下拨,补贴增加到每亩60元,有资金支持,烟地机耕面积逐年增加,每年达到10000多亩,2008年达到最高30000多亩。由于机耕对烤烟提质增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就直接体现出来,政府决定项目继续实施,这给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户看到希望,购机户逐渐增多,加上中央购机补贴项目的及时雨,2008年耕作型大型拖拉机增加到36台,微耕机猛增到929台,取得农机推广上的新突破。1.1.2中央购机补贴项目。

4、2006年-2008年,中央购机补贴在我县实施,由于有政策的扶持,完成推广微耕机727台,推广大中型农田作业拖拉机23台,推广机型有东方红、约翰迪尔、福田雷沃等品牌,争取中央、市级投入补贴资金215万元,拉动农户投入资金469.5万元,取得可喜成绩。1.2农机取得的成绩经过几年发展,农机推广取得可喜成绩。2008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2521.08万瓦特,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18192.18万瓦特,电动机动力4306.79万瓦特。拖拉机拥有3894台,其中:轮式耕作型大拖拉机36台182.27万瓦特、配套农具72部,手扶式耕作型拖拉机219台262.8万瓦特、配套农具256部。微耕机925台套6

5、14.99万瓦特,机引犁118台,旋耕机178台,机动喷雾(粉)机201台22.1万瓦特,联合收割机动4台12.4万瓦特,排灌动力机械1181台1481万瓦特,农用水泵1324台,节水灌溉类机械9套,机动脱粒机884台206.5万瓦特,设施农业设备温室大棚6.38万平方米,农产品加工机械1939台2368万瓦特(其中:油料加工机械18台),畜牧饲草料加工机械8890台1750万瓦特,农田基本建设机械58台899万瓦特。2存在问题虽然我县农机总动力总量很高,但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用于运输的运输型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动力为14722.37万瓦特,占总动力的65.37%。而其他耕作机械、管理机械、排灌

6、机械、机动脱粒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畜牧饲料加工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动力为7798.71万瓦特,占总动力的34.63%。按生物生长期以耕、种、管、收、加来分类,耕作机械动力为1072.46万瓦特,仅占总动力的4.76%,管理机械动力1503.1万瓦特,占总动力的6.67%,加工机械动力4118万瓦特,占总动力的18.29%。运输型拖拉机多,大型耕作农机具少,中小型居多,农机具配套率较低,微耕机居多,而收获机械、种植机械基本为零,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引进、示范、推广缓慢,与快速发展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这就是我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业

7、生产的发展。3制约因素分析3.1客观因素3.1.1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是主要因素。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区面积占85%,坡度大,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制约着农机推广的进程,多年来推广缓慢。3.1.2农机作业规模与效率受到限制也是制约因素。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不足,土地分散经营,户均耕地有限,土地流转未发挥真正作用,与农业机械相对要求大规模作业之间产生矛盾,农业机械的规模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我县的农机作业,主要是依托烟地机耕项目,为烤烟提质增效,但农机为烟地机耕的作业时间主要集中在大春时节,并且时间一般只有1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而小春收割时间前后不一,田块分散,很难集中同时进行,效率大大受到限

8、制。为了不影响烤烟适时移栽,不误农时,在机耕时,要从外地调进20台套大型拖拉机参与项目耕作,形成每台拖拉机作业时间短、机耕面积少、经济效益少的现实。大春机耕过后,一般机手都选择保养农机具,封存仓库,不参与其他作业,对农民增收也形成制约。3.1.3农机具科技含量低也成为制约因素。农机厂商生产出的农机产品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农艺要求,对农机推广形成制约因素。2008年玉溪市根据烟草生产情况,对烟墒起垄进行补贴,每台补贴2000-5000元,我县引进15台起垄机,但在示范推广中远远不能满足烤烟种植的农艺要求;种植机械原来引进过小型精量播种机,但由于操作难度大,需要配套小型手扶式拖拉机,农户嫌麻烦,农村

9、劳动力又多,群众仍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不接受种植新机具、新技术;收获机械只有我站洋马收割机还在正常运行,每年在收割季节为群众进行示范宣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收割面积只有400亩左右,成熟的小型收割机,购买价格高,不成熟的机型机械故障太多,不适应农业生产要求,难以推广运用,其他收获机械都没有实现零突破。3.2主观因素3.2.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机化工作在各级政府中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未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机先行”的意识,政策、资金扶持还不到位,没有真正落到实处。3.2.2农机队伍自身建设。农机监理、推广、培训人员未分开,人员混用,职责不明确,农机推广人员知识更新慢、思想观念陈旧、素质不高,

10、对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引进形成制约因素。3.2.3农民没有取得实在的利益也是推广缓慢的因素。农民是现实主义者,购买农机具需要高投入,但回收相对较慢,没有取得较大的实在利益,是不会参与推广使用,对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意识淡薄也是农机推广的制约因素。两者比较,农民有资金主要用于购买运输型拖拉机多,占将近70%,拖拉机用于运输收入快,收入多,农民以开拖拉机跑运输作为一种职业,农忙时帮家里和亲戚朋友拉农用物资,平时在外以运输为职业,对新技术、新机具农民要在看到实际效益后才肯接受,推广的大环境还未真正形成。4对策及措施一是政府重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将农机推广工作纳入政府的规划,引起领导重视,加以引

11、导,在政策上略有倾斜,逐年实施,再加上资金的扶持,农机推广会再写新篇章。二是打造农机推广平台。近几年通过坡改梯工程,我县适宜机耕的面积增加了29000多亩,但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要围绕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行土地合理流转,形成万亩高产稳产田,打造农机推广平台,彻底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不足,土地分散经营的问题,满足农机作业规模和效率的要求。三是依靠项目加大农机推广。结合我县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的实际,以中央购机补贴为契机,围绕烟地机耕补贴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重点,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加大推广力度,是当前最主要的方法,引导农民购置适用于我县

12、的大型耕作农机具,适当引进适用于我县先进的种植机械与收获机械,使我县农机装备结构趋于合理。四是提高农机具技术含量。农机科研机构和农机生产厂商,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研力度,研究生产出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提升农机具的科技含量,满足农机具在推广中的各种技术要求。五是加强农机队伍自身建设。理顺好农机推广体制机制,将农机监理、推广、培训人员彻底分开,明确职责,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创新工作方法和推广方式,适应新形势下农机推广的需要。 六是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利用扶持农机大户增收致富,起到带头示范和宣传作用,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起农机专业合作

13、组织基金,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对农机作业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形成资源共享,促进农民增收。总之,通过项目的带动实施,促进了我县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机具科技含量偏低是制约的主要因素,还未真正形成推广的大环境是主观因素。引起政府重视,靠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依靠项目把握好时机,加大推广力度,谱写我县农机推广新篇章。【参考文献】1 华宁县史志办编.华宁年鉴(2008).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2 2008年华宁县农机化管理统计报表作者单位: 华宁县农业局邮政编码: 652800 姓 名: 李生明 联系电话: 13577735890 电子邮箱: l_ 二OO九年五月十五日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