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459316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2012 学年第二分校政治(科目)必修四学案编号 11 使用时间 2011.10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第一框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编写人:宋回强 审核人:高二政治备课组 领导签字: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及其两方面含义、矛盾动斗争性及其属性、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矛盾特殊性及其三层含义。(2)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3)运用:列举生活的事例,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解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2、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矛盾原理及方法论2、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启发式、合作探究教学 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四、教学内容分析:这一框共有两目。第一目,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矛盾的定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这一目的

3、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前途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层涵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最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一) 知识网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含义

4、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矛盾特殊性原理及表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2(二)预习导读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 和 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2)矛盾的 和 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3)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 、 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 ,双方共处于一个 ;二是矛盾双方 ,即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4)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 、 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 的倾向和趋势。(5)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

5、性以 为前提,没有 ,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 同一性之中,并为 所制约,没有 ,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 ,由此推动事物的 、和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 ,即 ;矛盾贯穿于 ,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 ,即 。(2)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 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要 ,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矛盾特殊性是指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 ;二是 ;三是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 和 、 和 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 。一方

6、面, 寓于 之中,并通过 表现出来,没有 就没有 ;另一方面, 离不开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 ,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3、预习思考: (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两者的关系?(2)简述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3)简述矛盾特殊性原理。(4)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论述: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4、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几个包含矛盾的事例,如名言、成语

7、、寓言或某一事件等。 (写在下面)3课堂探究案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设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些内容怎么来理解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创设情境1、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介绍说明自己找的关于矛盾的事例,学生所讲内容对错与否,教师暂不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在随后的教学中点评纠正。2、教师播放一段世界杯小组赛的比赛录像,激

8、发学生兴趣,并启发设疑:“谁来帮我分析一下,足球赛中包含哪些矛盾现象?”讲授新课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的举例,概括出矛盾的含义。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看课本 67 页课堂探究,引导学生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问题探究:1、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2、 “自然界喜欢矛盾” ,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自相矛盾的故事。 韩非子中有一寓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9、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矛盾之说也。 ”问题探究:寓言中所说的“矛盾”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一回事吗?为什么?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漫画“他敢剪吗?”问题探究:1、他为什么不敢剪?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4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A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B福是祸之所倚,祸是福之所伏 C失败乃成功之母 D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E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10、问题探究: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上面的话。 在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时,要注意:第一,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 “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依存。第二,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也需要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虚幻的,因而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就不能实现转化。创设情境: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 ,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 ,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问题探究:(1)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

11、中共同生存下来的?(2)你还能举出生物界的其他事例吗?3、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问题探究: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否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如果不能,那么这两者是何关系?请同学们再举一些例子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第一、 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第三、人

12、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那么,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些矛盾呢?5多媒体播放:下面的漫画你能认出他们是谁?影星:成 龙 歌星:周 杰 伦 节目主持:李 咏 影星:张 曼 玉问题探究:(1)看了上面四张名人的漫画,从辩证法角度,你发现了什么?(2) “因地制宜”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成语?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它主要有三种情形:(特点)(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如农业、商业、工业矛盾不同,班里同学样子,爱好也不同(2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如一个人的成长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多媒体播

13、放)(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双方各有特点关于“西部大开发” ,东部是;西部是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多媒体播放:公孙龙“白马非马”的故事;漫画“吃水果” 。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水果 苹果、橘子、雪梨 马 白马、黑马、黄马 (共性) (个性)问题探究: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能举例吗?你是男性 世界所有男性(个性)6(个性) (共性) 全球人类(共性)你是女性 世界所有女性(个性)归纳: 4、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有重要意义。

14、学生运用:请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的道理。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随堂检测:1、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绝吃苹果、桔子、香蕉,并且喊:“我要吃水果。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B.忽视了共性和个性的转化C.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2、瓦斯作为威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 ,令人不寒而栗。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经过多年努力变害为宝,不仅降低了煤矿中瓦斯的含量,还将抽取出的瓦斯加以利用,使它成为清洁、方便的能源。这表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