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4586451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6 2010 年建设发展规划一、历史沿革原遵义卫生学校和原遵义中医学校(以下简称“两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在分别走过了50 年和 20 年的办学历程后,两校又以强强合并的方式向国家教育部申报专科层次办学。2005年 11 月 18 日,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原“两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两校”合并组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同时就“两校”合并升格向省、市及学校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建议。2006年 2 月 17 日,教育部批准将“两校”合并组建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并明确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隶属贵州省和

2、遵义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的管理体制。2006 年 6 月 20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06年 9 月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药、针灸推拿等5 个专业的专科生,2007 年增设中医学专业并招生,2008 年增设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并招生,举办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 1 从 2006 年到 201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时期,又是我国和我省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我校实现办学层次转变、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方向、找准办学定位、夯实办学基础的战略机遇期。根据省、市“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在第一个五年建设发展规划中,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

3、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贵州省“科教兴省”和遵义市“三新一强”战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坚持实施“科教兴校”和“科教强校”的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学校各项建设与改革的有序推进。追求教学、教研、教改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用效果,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适应办学形势的发展需要,有机整合教学、科研、医疗资源,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治校效果。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先”的办学主动态势,紧紧瞄准办学市场,牢牢把握就业导向,苦练内功,扎扎实实注添学校办学治校

4、的核心竞争力,用五年时间完成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办学启步历程。在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方向、找准办学定位、夯实办学基础的战略机遇期里,为实现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062010建设发展规划。二、办学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2 (一)办学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持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严格遵循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全面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办学格局。(二)办学基本原则1. 规模要适

5、度、结构要合理、观念要更新、特色要鲜明、投入要保障、规划要超前、管理要科学。2.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机遇,依托行业,建立良性互动的校院合作新机制,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3. 坚持以质量为先导,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重点专业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在“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中,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打造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优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的医药高专名校。4.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科学民主的教学管理,具体务实的工作措施,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强

6、化“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 3 会做人”的理念,立德树人,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造能力统一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服务型医学人才。5.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与临床教学医院、教学实训基地的密切合作,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 高技能型卫生人才。6. 教学质量是强校之本,人才建设是强校之源,学科专业建设是强校之路,管理是强校之纲,质量决定存亡,特色决定成败,就业决定专业,制度决定兴衰。积极组织实施影响学校发展目标的“六大工程” :即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高素质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德育建设工程;党心、民心、凝心聚力工程。实现

7、学校事业更大的发展。三、办学总体规划和目标(一)办学规划的依据学校的办学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及贵州省人民政府、遵义市人民政府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按照2001年至 2015年,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 20002号)、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 4 号)、(20052010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8、 、(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的要求,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遵义医药高等学校。(二)办学定位1. 类型定位:教学型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 层次定位:以专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成人本科教育,逐步缩小中职教育。3. 专业定位:以医药学为主,逐步向与医药学相关的学科领域渗透。4. 培养定位:培养“服务型、应用型、实用型”高素质医药技术人才。5. 方向定位: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社会。6. 服务定位:立足遵义、服务贵州、面向全国。7. 目标定位:创建一流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办学特色和优势本着我省卫生事

9、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以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为抓手,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和医疗为支撑,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医疗邦校、文化建校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以有利于改善我省城乡卫生人员结构,保障人民群 5 众身心健康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和医疗等卫生教育服务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经过5 年时间,努力实现学校办学具有中西医药专科教育教学的鲜明特色。1. 办学思路清晰。办学指导思想符合高等教育法,符合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 中西医药并重。为了进一步贯彻中西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培养既

10、懂一定的中西医药理论,又能用中西医药的技能诊治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3. 专业特色鲜明。以临床医学为重点专业,以护理为品牌专业,以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为特色专业,以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为辅助的专业群,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服务型紧缺人才。(四)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围绕建设一所“高质量、高水平、具特色”的高等医药专科学校,学校将深入持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牢牢把握区位办学优势,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在全国同类学校中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 具体目标(1)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在校专科生规模保持400

11、0人以上。 6 ( 2)认真规划 1000亩面积的校园新区; 校舍建筑面积达到近 8 万平方米以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 2500万元以上;图书馆藏书量达到 25 万册以上。( 3)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要有大突破, 重点建设 23 个专业,以此带动其他专业建设。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及时调整和开发新专业,力争专业总数达到在 10 个左右,争创 12 个国家级示范专业或省级示范专业, 创建 23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或省级精品课程,68 门校级精品课程, 20 门优质核心课程。( 4)认真落实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12851”人才工程和与之对应的学校“26125”人才工程 (五年内培养 2 名

12、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6 名在全省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高级人才,10 名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学科研人才, 20 名校内学科带头人, 50 名教学、科研、医疗骨干人才)。( 5)力争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15 部,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主持完成国家级教育科研项目 23 项,省级教育科研项目 10 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23 项。( 6)加强省内 20 个重点教学基地建设,开发国内实习“准就业基地”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投入建设 2 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基地。( 7)建成区域性、系统化的卫生行业技能鉴定基地,扩展职业技能鉴定 7 站和技能鉴定项目。( 8)专任教师总量达到 300人,副高级以上专任教师不少于 90 人,其中高级职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 4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 70%以上,博士、硕士以上学位者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20%以上。( 9)坚持就业导向,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保持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我省处于领先位置。( 10)通过成人教育渠道把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做大做强,经营发展好成人专科教育,探索与完善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成人本科教育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和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网络建设资源, 继续实施远程教育。( 11)扎扎实实做好附属医院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