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4559811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阳一中2011 2012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 稠密的水系B 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3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AB CD4地理信息系统A. 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B. 具有空间

2、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的能力C.是地图绘制系统D. 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5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电子通信技术6.利用 GPS 卫星定位时,可以确定地面上物体的A 经度B 纬度C经度、纬度D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 ),并回答7 8 题:7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是珠江三角洲B. 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C. 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D. 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8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A. 淡水养殖业B. 甘蔗种植业C.甜菜种植业D. 造纸和化工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

3、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9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110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 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11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 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 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 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 13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甲地气压

4、高于乙地C乙地风速小于丙地D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13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北大荒”是一片人迹罕见的荒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数十万热血青年将它变成了名符其实的 北大仓”,但目前,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据此回答14 15 题。14文中所说的“北大荒”是指A 松嫩平原B 三江平原C 宁夏平原D华北平原15目前政府决定停止垦荒的原因是A 该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停止垦荒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B全国人口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不再需要将它作为商品粮基地C该区是全国

5、最大的沼泽地,停止垦荒是为了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D该区剩的荒地开垦条件差,不适合开垦耕作16近代湖泊和沼泽的消亡加速的原因有土壤侵蚀,导致流入的泥沙量大增人为富营养化过程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A BCD17目前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 风沙危害B 水土流失C植被破坏D 土质疏松18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南方民居墙体厚B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 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19地球自转时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南、北两极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零;赤道上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最大;2在南北纬6

6、0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A. B C D 20夏秋季节,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A 赤潮B 海啸C台风D寒潮21我国南方三大区域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A 重工业发达B 地形平坦C降水较多D 受西风带影响22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A 埃及金字塔B 四川乐山大佛C纽约自由女神像D 巴黎埃菲尔铁塔23 2009 年 3 月 28 日晚上 8 时 30 分至 9 时 30 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A. 节约用电B.观察星空C.宣传环保D. 纪念爱迪生阅读下

7、面四幅图,回答24 25 题。24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A 温度、地形、水源、土壤B 光照、土壤、地形、水源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25新疆采取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A 创造旅游景观B 减少水分蒸发C防止水污染D 节省建设成本京沪高速铁路与2008 年 1 月 18 日在北京举行开工仪式,计划于 2010 年基本建成。阅读材料及我国京沪高速铁路规划路线示意图,回答26 27 题。26.决定京沪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社会经济B.市场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27.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A 节省投资成本B. 缩

8、短施工时间C确保列车时速D. 节省土地资源28下列四幅图中,居民区分布合理的是3右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9 30 题。29图示此时:A 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30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9、据此回答31 33 题。31上述地形区可能位于:A 东北平原B河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中下游平原32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33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地区地形平坦,黑土肥沃,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粮农业B该地区的基塘农业是一种新型混合生态农业C该地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平,房屋进深和高度不大D该地多幢高层楼房之间的距离比我国其他地区大4读右图回答34 36 题34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10、径流年际变化大35右图中A 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A B CD36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A 光照B 热量C地形D土壤读“我国沿 32 N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 37 39 题。37 A 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A 水能、风能B 太阳能、地热能C生物能、核能D 天然气、石油38 A 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A 林地B 草地C耕地D 沙漠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 地形区是华北平原B A 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CB 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D B 地形区冬季气温高于C 地形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

11、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完成40-42 题。40. 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耗加大城市人口剧增水域面积扩大市郊农业发展A. B. C. D. 41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上游输沙量降低风暴潮频发长江径流量加大海平面上升A. B. C. D. 42.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材料: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理念,全省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了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我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5广东省环境统计公报2006 2010 年汇总(废气)项目单位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米 38325.969455.5610468.0511074.7812542.6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88.1693.4595.34105.43112.76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2.313.862.212.092.03工业烟尘排放量万吨26.4518.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