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自考近代真题及答案-(7992)新编写

上传人:黯然****天空 文档编号:154446121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10月自考近代真题及答案-(7992)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10月自考近代真题及答案-(7992)新编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10月自考近代真题及答案-(7992)新编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10月自考近代真题及答案-(7992)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10月自考近代真题及答案-(7992)新编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 年 10 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 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 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 )

2、。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解析】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江南制造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为近 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B )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 【解析】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 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强学报是强学会会刊为中国最早政论报纸, 宣传维新变法。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 1904 年至 1905 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D

3、 )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答案】D 【解析】1904 年至1905 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 外中立 ” 【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 20 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C )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答案】C 【解析】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 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6. 1922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A)。 A

4、.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解析】 1922 年 1 月 , 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 成为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D.省港工人罢工; 一场在1925 年 6 月至 1926 年 10 月在香港和广州发生的世 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1922 年 9 月毛泽东、刘少奇、李立领导的。C.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 年 2 月 4 日京汉铁路工人成立总工会举行了总同盟罢工。2 月 7 日调动军 警镇压,制造 “二七惨案 ”。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等牺牲。 【考点】反帝

5、反封建革命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7. 1930 年 8 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C ) 。 A.中国青年党 B.中国国家社会党 C.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D. 【解析】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1) 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第三党 );(2) 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3) 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4) 曾琦、李璜、左舜生为负责人的中国青年 党( 醒狮派、国家主义派);(5) 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 再造派 ) 。 【考点】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8.第五次反 “围剿 ”斗争失败后,1934 年 10 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

6、(B ) 。 A.红十五军团 B.红一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解析】1933 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围剿 ”,以50 万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由于博古、 李德采取消极防御方针,1934 年 10 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根据地腹地。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 移,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1934 年 10 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 红一方面军)8.6 万人撤离根据 地,开始震惊中外的长征。长征的帷幕是由红六军团西征拉开的。1934 年 8 月 7 日,红六军团9700 余人 由江西出发,开始西征1936 年 10 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至

7、此,历时两年的 长征胜利结束。 . 【考点】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9. 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是(C ) 。 A.九一八亊变 B. 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解析】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其侵略野心并没有的到满足,又开始向中国华北地区渗透。1935 年,日本 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即“华北事变 ”A.193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亊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 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B.1932 年 1 月 28 日晚,突然向上海闸北的国民党第十 九路军发起了攻击,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 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

8、起抵抗。D.1937 年 7 月 7 日夜, 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 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 29 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考点】日本的计划及其实施 10. 1937 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 ”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A ) 。 A.谢晋元 B.佟麟阁 C.张自忠 D.戴安澜 【解析】A.1937 年在凇沪会战中,第88 师 524 团团副谢晋元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被

9、誉为“八百壮 士”;B. 在北平南苑战斗中,第29 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 师师长赵登禹阵亡;C.1940 年 5 月,在枣宜会 战中,第33 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D.1942 年,中国陆军第200 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牺牲。 【考点】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11. 1940 年,八路军对侵华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D ) 。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 D.百团大战 【解析】A.1937 年 9 月八路军第115 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 胜利;B.1937 年 10 月八路军第120 师在雁门关一带设伏取得胜利;C.1937

10、年 10 月第 129 师成功袭击代县 阳明堡飞机场。D.1940 年 8 月至 12 月初,八路军总部调105 个团共20 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 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就是百团大战。 【考点】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12. 1945 年 8 月至 10 月,国共双方举行的谈判是(B ) 。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解析】重庆谈判:1945 年 8 月 29 日10 月 10 日 ,1945 年 8 月 28 日,毛泽东携周恩来、王若飞到 重庆进行谈判。国共双方于10 月 10 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双十协定)

11、 ,确认和平建国的 基本方针。 【考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 13. 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A)。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解析】1946 年 6 月 26 日,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国性内战。 【考点】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14.台湾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暴政而举行“二二八 ”起义的时间是(C ) 。 A.1945 年 B.1946 年 . C.1947 年 D.1948 年 【解析】 1947 年 2 月 28 日,台湾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

12、民; 举行大规模示威 游行,又遭国民党军警镇压。 【考点】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15.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B ) 。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重点发展农村经济 D.重点发展城市经济 【解析】 1953 年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大力发展钢铁、 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等。 【考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6. 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 A.争取田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3、 【解析】1956 年 9 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考点】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7.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A ) 。 A.陈云 .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周恩来 【解析】中共八大上陈云在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国家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 数量个体

14、经营为补充; 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自由生产为补充;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自由市 场为补充。 【考点】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8.新中国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奋斗目标的会议是(C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1964 年底到1965 年初,召开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宣 布:我国国民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 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郑重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

15、 现代化 “的奋斗目标。 【考点】 “大跃进 ”及其纠正 19. 1967 年,老一辈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B)。 A.“一月风暴 ” B.“二月逆流 ” C.“右倾翻案 ” D.“反攻倒算 ” 【解析】1967 年 2 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对中央文革小组 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批评,但这次抗争却被诬称“二月逆流 ”( 二月抗争) 而遭压制。 【考点】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 20. 1970 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 . 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中近程地核导弹发射成功

16、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解析】A.1964 年 10 月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B.1967 年 6 月爆炸第一颗氢弹;C.1966 年 10 月,装 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D.1970 年 4 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考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21.邓小平在1979 年 3 月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D ) 。 A.“一个中国 ”的原则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C.“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 D.四项基本原则 【解析】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 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 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A.一个中国原则是指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它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 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这个原则是我国政府开展外交工作的 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