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徐涛——马原重点知识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4443549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徐涛——马原重点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笔记】徐涛——马原重点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笔记】徐涛——马原重点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笔记】徐涛——马原重点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笔记】徐涛——马原重点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记】徐涛——马原重点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徐涛——马原重点知识(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原总论和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独有的特征:实践性,科学性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注意】普世价值 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是资本主义的说法)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另一种替代说法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什么是物质(分为三种唯物主义): 1.其中机械一定是形而上,形而上不一定是机械 2.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前两派 3.人类历史/社会(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马克思第一个将历史定义为物质)创立唯物史观同一性:头脑是否可以认知外部世界的物质 唯物主义者可知论 唯心主义者可知论 区别:认识顺序不同,认识结果相同二

2、元论:不可知论 认为眼见不可为实 倒向唯物主义被拒绝,倒向唯心主义被接受进而被称为不彻底的唯心(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后 唯物主义辩证法两大历史贡献:1. (创立)历史唯物主义2.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马原唯物论物质观:(列宁)定义:无指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定义方式: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是宇宙间最大的定义,无法以从属定义,只能借助同等大的定义的关系来进行定义)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物质与运动: 运动的定义:一切事

3、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你是我的你,我是你的我)1、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否则为形而上)2、 运动是物质在运动(否则为唯心主义)运动和静止: 静止的定义: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注意】词性一致则为对立统一 词性不同则为不可分割 运动的极端为诡辩论 静止的极端为形而上 老师: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学生:人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过分夸大运动的作用) D: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的存在方式是时空 答案:A物质运动与时空: 定

4、义:时间一维性 空间广延性、延伸性、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空的特点: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有限性、无限性 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达到一定速度,物质会发生变化 只有C符合文中故事。 答案:C马原意识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的本质:1.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 3.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单选选项) 意识的起源: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里,最终发展到人类的意识(意识是人所独有的!)。劳动其决定性作用,语言是重要影响因素。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是物质 语言的含义不是物质 意识的作用:能动作用 第一:意

5、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联想、想象)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文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意识和物质互相区别: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2.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3.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1.物质可以转换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换为(变成)物质 2.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替代还原法:词语含义意识 意识取决于意识的改变 社会生活物质 意识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CD主管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

6、律(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3. 物质的同一性是多样性的同义,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注】1句可以批判二元论,不可以批判唯心主义 1+2句可以批判唯心主义,但不可以批判旧唯物主义 1+2+3句可以全部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练习与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联系:都是可知论区别: 物质与意识第一性 马哲在认识问题坚持能动反映论;唯心主

7、义坚持先验论 马哲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唯心主义部分坚持 马哲在历史上唯物,唯心在历史上唯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联系:都是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区别: 马哲在认识论上坚持能动反映论;旧唯物坚持机械反映论 马哲彻底坚持辩证法;旧唯物完全不认同辩证法,坚持形而上 马哲在历史观上唯物;旧唯物在历史观上唯心 马哲坚持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没有wA. 唯心认为人是世界的本原B. 唯心主义部分坚持C. 与旧唯物不能区分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马原辩证法联系的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知行合一” “知行统一”联系的特点:客观性 客观存在,不因主观转移普遍性 时时处处有联系,每个事物都通过中介与其他事物联系着;同时也是他物中介多样性 联系是多样的条件性 1.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2.条件使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的条件 3.

9、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的观点: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系统的整体性:1.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新功能 2.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将丧失原有的功能 发展的含义: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的关系: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向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过程的观点: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辩证法的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

10、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关系: 对立统一第1,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即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又反过来影响结果,互为因果第三,互相渗透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尤其因必有其果 )方法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必然性和偶然性: 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关系: 对立统一 互相区别: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性决定性作用 互相联系:必然

11、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方法论: 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可能性和现实性: 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关系: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略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命题角度: 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 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有 可能性 充分 现实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是否充分 没有 不可能性 不充分 抽象 方法论: 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 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关系: 对立统一 互相区别:现象时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生动丰富,本质比较深刻单纯。 互相联系: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假象 客观存在) (错觉 主观存在) 内容和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