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ppt 59页)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54436308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ppt 5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ppt 5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ppt 5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ppt 5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ppt 5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ppt 5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分析(ppt 59页)(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扩展的凯恩斯模型 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2,本章的内容将主要围绕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关于市场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理论分歧而展开,具体说明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在IS-LM双重均衡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市场来建立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之所以使用三重均衡的模型,是因为以此作为基础可以更好地介绍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3,第一节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总需求(AD)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是一个物量指标。这里的总需求AD与前面分析的总支出AE有区别,AE是用货币衡量的总需求。,一、总需求曲线分析,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的差异是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分歧之一,本节

2、所讨论的实际上是可变价格下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4,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一般地,影响人们对最终产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般价格水平、人们的货币收入和人们的时间偏好。 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可以看作是一般价格水平P的函数:ADf(P)或Qf(P)。 货币收入增加会导致购买支出的增加,即货币收入的变化会影响总需求AD。由于我们把一般价格水平P作为总需求函数的内生变量,货币收入就成为外生变量来对待。 时间偏好是指人们对其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这会影响不同时期的总支出AE来影响到总需求,是影响总需求的又一外生变量。,5,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与剑桥效应 代表古典货币理论的剑桥方程式如下: MSkPQ 该式

3、表示货币供给量与名义国民收入成比例。当货币供给量上升时,人们为了保持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与实际收入的比例,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增加的同比例上升,由于假定k与Q是常数,从而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时,就会直接使价格水平提高。这就是所谓货币余额效应,又称剑桥效应。剑桥效应的传导机制如下: 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保持其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与实际收入的固定比例k不变总需求提高价格水平上升,6,剑桥方程式变形后得到总需求函数Qf(P)的形式:,在货币供给量MS和参数k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P与实际收入Q成反比,即总需求量Q是价格水平的减函数。由此我们得到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7,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与IS-

4、LM模型 与古典学派不同,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商品市场的均衡也就是IS曲线并不涉及一般价格水平,于是可以假定IS曲线是给定的,LM曲线的方程为:,由于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比关系,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将使LM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动,与IS曲线在不同的点相交。把在每一价格水平上IS曲线与LM曲线相对应的总需求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AD。,8,如:价格水平为P0时,实际货币余额为MS/P0,图中有LM(P0)与IS曲线交点处的总需求为Q0,因此可以得到价格为P0时的总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A。 同样,价格水平为P1、P2时,分别有LM(P2)和LM(P2)与IS曲线

5、的交点得到图中的B点和C点。,9,从以上对凯恩斯主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这种总需求曲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总需求函数,它同时还是一条均衡的轨迹,曲线AD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P和Q的值都能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因此比一般的总需求曲线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它所表明的不仅仅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使需求减少,即不是表明单独市场上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是价格水平变动对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起作用,使利息率和投资需求发生变动,从而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AD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10,凯恩斯效应 凯恩斯效应所要表现的商品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关系。当货币供给量增加使人们

6、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增加,并不像货币数量论解释的那样,直接提高总需求,而是通过提高对债券的需求和降低利息率使投资增加,进而提高总需求,这就是凯恩斯效应。凯恩斯效应的传导机制如下: 货币数量增加现金余额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的市场价格提高实际利息率降低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价格水平提高。,11,二、总供给曲线分析,总供给(AS)是指最终产品市场上所供给的总产品的数量,也是一个物量的概念;与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它们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一般价格水平、劳动力的数量、技术水平和生产性资本存量。 总供给函数与一般价格水平 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数量A

7、S可以看作是一般价格水平P的函数:ADg(P),12,13,生产函数如图所示。 从图中知,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递减的。而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均衡。,14,从前面分析可知,总产量决定于就业量,就业量决定于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的均衡。这为分析加入劳动市场的三重均衡提供了基础。 实际上,就业量有一个上限,那就是潜在就业量。潜在就业量又称充分就业量L*,是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与潜在就业量对应的是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

8、产的总产量,以Q*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实际总产量Q可能小于或等于Q*。,15,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 在古典学派的理论中,由于短期内厂商的资本存量不变,从而生产函数也可以简写成: QF(L),就业量一旦确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名义工资W和价格总水平P都有完全的灵活性。这时,名义工资与价格总水平将同比例变动,实际工资不变,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潜在产量)上的完全没有弹性的直线。,16,事实上,在古典理论中,经济被分为货币经济(或名义经济)和实际经济。货币被认为仅仅是交换的媒介,被看作一层蒙在实际经济上的面纱,货币数量仅仅影响名义经济变量,不会对实际经济变量造成丝毫影响。 货币被看作是中性

9、的,所谓中性,就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对实际变量(总产量和就业量)不产生影响的性质。而两分法的实质并不是实际经济与名义经济的区分,而是名义变量不会影响实际变量。,17,18,在得到上面的总供给曲线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往往对该曲线进一步简化,把该曲线左下方倾斜的部分近似为一条水平的直线,这样就可以推导出凯恩斯简化了的总供给曲线。,达到充分就业前,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后,价格水平的提高只能使货币工资上升,而不会使产出增加,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垂线。,19,新古典综合派的总供给曲线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修正,认为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Q*之前,生产成本是逐渐

10、上升的,从而使总供给价格缓慢上升;而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之后,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供给价格迅速上升,而产量却还可以缓慢的、小幅度的上升。 如果假定名义工资率不变(即工资刚性),即可得到新古典综合派的总供给曲线。,20,21,图5-7中,第部分描述的是生产函数 ,由于不再有劳动的边际产量不变的假定,所以总生产函数曲线不再是一条直线;第部分描述的是劳动市场,LD为劳动的需求曲线,LS为劳动的供给曲线;第部分描述的是名义工资曲线,假定名义工资为一不变的常量;第部分就是我们推导出来的总供给曲线AS。 根据第部分中价格变化和图第部分中相应的总产量的变化,可以推导出总供给曲线。即P0和Q0的组合点A,P1

11、和Q1的组合点B,充分就业的产量Q2和P2的组合点E,以及价格增加较大和产量增加较小的组合点C,于是得到一条向右上倾斜,并在E点有一个肘弯的总供给曲线。,22,三、ASAD模型,前面我们详细讨论了总供给曲线AS和总需求曲线AD。把它们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建立ASAD模型,即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一般价格水平P和总产量Q的大小,因此也就决定了国民收入NI的水平。,23,24,25,比较与结论 古典理论认为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会自动均衡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Q*;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市场虽然能自动均衡,却不一定使均衡点恰好处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或总产量水平Q*,当经济处

12、于失业状态的时候,政府有必要通过增加总需求进行干预,使总需求曲线上移,从而破坏旧的、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使新的均衡点接近或达到充分就业。,26,第二节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三重均衡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是ISLM模型的扩展,它不但包含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而且也通过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上包含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把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与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古典学派模型与凯恩斯理论结合在一起。这里所讨论的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充分体现了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特点。,27,完全的凯恩斯模型由六个方程(第一式是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可以看作是两个方程)和六个未知数组成的联立方程

13、组,会有唯一的解,即三重均衡的解。,一、三重均衡模型的建立,28,均衡模型可以用图所示。,29,二、三重均衡模型的自动调节机制,三重均衡模型的自动调节机制是以价格水平P与工资率W具有完全的伸缩性为前提的。如图中从价格水平P0到价格水平P*的调整过程。,30,根据凯恩斯效应推导出来的三重均衡模型把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共同点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观点:把古典学派的劳动市场与ISLM模型结合起来,从而说明古典学派模型只是一个特例,当市场完全时,即假定市场信息完全,价格水平与名义工资充分灵活可调时,使用凯恩斯的理论同样可以说明市场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可能性。 事实上,凯恩斯虽然并没有否

14、认市场经济存在着实现充分就业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是凯恩斯所强调的重点;而且这种凯恩斯模型难以说明凯恩斯一再强调的时间和预期的不确定性的作用。,31,第三节工资刚性,一、工资刚性的概念,工资刚性的假定是说工资率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劳动的供给与需求,而且不能立即得到调整。可以解释为:在劳动市场,工人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从而使货币工资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此外,人们具有“货币幻觉”,即只注意货币工资而看不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所以他们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但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的价格水平的提高。由于工资是价格的基础,当工资存在刚性的时候,价格就会普遍存在刚性。,32,二、工

15、资刚性与失业,现在假定货币工资率W是固定的,即把工资率作为外生给定而且不能下降的,把这一假定加入到前面的完全的凯恩斯模型中,有:,33,在这一模型中,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之间没有两分法,价格水平影响产出和就业,刚性的货币工资率使货币和实际领域联系起来。正是这种货币领域与实际领域的联系,使货币政策成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34,三、工资刚性与古典学派的理论,右图是根据古典理论加上工资刚性绘出的,与凯恩斯模型的区别主要在需求曲线的推导上,它是根据剑桥方程式作出的。凯恩斯的工资刚性模型与古典学派的模型的区别主要在于凯恩斯效应与剑桥效应的不同。,35,第四节投资陷阱与灵活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即使放弃工

16、资刚性的假定,一种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依然存在,比如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市场不完全 。这一点是通过完全凯恩斯模型的两个特例来给予说明的,即投资陷阱与灵活偏好陷阱的出现也将导致失业和有效需求不足。 在投资陷阱与灵活偏好陷阱的情况下,市场的完全性被坏了,凯恩斯效应并不能有效地起作用。这种分析是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所作出的一种“市场不完全性”的解释。,36,一、投资陷阱,在凯恩斯模型中,投资是利息率的函数,从而投资的变动取决于投资的利息率弹性。,凯恩斯提出,当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变得不确定时,或对未来的预期非常悲观时,无论利息率怎样下降都不会使投资增加,即投资对利息率完全没有弹性,这种现象就是投资陷阱。此时,投资就成了外在给定的外生变量。,37,将投资陷阱时投资函数代入前面的凯恩斯模型:,38,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关系在这一模型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总需求和实际收入水平决定于既定的外生投资量,因此,如果有效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我们将得到一种存在失业的稳定均衡。 古典学派理论认为,价格与工资率的完全伸缩性必然会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但在这种存在投资陷阱的凯恩斯模型中,价格与工资的伸缩性并不能保证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