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全力助推“四个发展”(doc 9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54436217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全力助推“四个发展”(doc 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全力助推“四个发展”(doc 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全力助推“四个发展”(doc 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全力助推“四个发展”(doc 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全力助推“四个发展”(doc 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全力助推“四个发展”(doc 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全力助推“四个发展”(doc 9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加快发展西宁市服务业 全力助推“四个发展” 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上提出了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就是全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与统筹发展。可以说,“四个发展”的提出,是省委立足省情实际对青海发展思路做出的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是青海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

2、西宁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宁市的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整体经济。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为232.55亿元,增长13.1%,对GDP的贡献率为44.63%,拉动经济增长5.9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2008年的4.25:51.14:44.61转变为3.83:49.76:46.41;2009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61.47亿元,是2000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倍多。2008年服务业从业人数58.83万人,服务业就业比例从2000年的31.19%增长到2008年的47.35%。总体来看,西宁市服务业发展表现为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日趋完善,就业比重逐年上升,投资结构趋于合理

3、。但是西宁服务业目前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的三产行业尚处于起步状态。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网点分布不均衡,商贸产业发展不平衡,核心竞争力不强大型传统流通设施和中心区域过度开发,商业网点和市场缺乏规划,表现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网点多,而新建的居民小区、偏远地区网点少;传统的商业网点多,新兴产业的网点少。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市场建设滞后状况比较突出,表现在市场建设发展较慢,上规模、上档次的市场不多;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市场发展缺乏创新,物流体系发展缓慢。 (二)旅游业开发不够,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尽理想。西

4、宁市的旅游业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旅游产业体系发育尚不完善,发展速度很慢,产业规模较小,很多地区因缺乏经费无力进行资源开发和科学规划。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大部分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良好的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已经开发的资源,一般只是停留在游览观赏的较低层次,缺乏文化娱乐、度假疗养、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兴趣爱好游客的需要。客源市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游客滞留时间短,“回头率”低。西宁市的旅游业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份额极小。西宁市旅游市场主体为本地的休闲旅游和外地的大众观光旅游,本地游客主要以城市休闲度假为主,而外地游客主要停留

5、在塔尔寺。游客停留时间较短,回头率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2、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欠缺,住宿业发展不平衡。西宁市直达各大城市的航班和列车都较少,在旅游旺季,乘火车难、坐飞机难的现象严重,使外地游客出现了进出难的情况,特别是青藏铁路公司对本地旅行社不再计划订团队票措施后,对当地旅行行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公路是区内的主要交通方式,除4条国道外,其余县级公路的等级低、路况差,相当一部分景区内部的交通处于待开发状态。三星级以上的中高档宾馆数量偏少,服务项目较少,在旅游旺季,很多来宁旅游观光、会议等团队的住宿等服务需求难于得到满足,中高档次以上住宿业的布局和网点规划还没有形成,宾馆、饭店与目前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相

6、比,存在接待条件不高、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同时,与外地相比,住宿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技巧、销售技巧、远期合作等不尽如人意,中高档饭店存在季节性的短缺。3、旅游购物场所的布局不合理。市区主要大街、景区点的旅游商品门店与旅游接待服务不配套,市区的门店虽多,但游客不好选择;景区点门店虽多,但大多质次价高,游客不敢问津;介于市区和景区点又无专业的较大型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旅行社想列入行程都无法实施,游客在西宁多滞留和消费增长现只是一种设想。旅游文化娱乐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上档次、上规模、较大型的融民族文化、民族歌舞、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娱乐场所还是空白,满足游客差异文化体验的娱乐项目还很少,品牌效应没有出现。

7、旅游咨询、旅游汽车租赁、旅游紧急救援及公共旅游信息查询等特色旅游服务还不发达,需求与服务的矛盾较大。4、与周边各城市对接仍需加强。近年来西宁市在青海省旅游业中的旅游中心地位日益显露。然而,由于青海省的精品旅游景区、线路较少,西宁是外来游客来青海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中转站和接待场所。游客来青海旅游,主要是去青海湖,塔尔寺,尤其是塔尔寺每年接待国内游客75万人次,也是青海省接待游客最多的景点。因此,为了西宁旅游业的更好发展,尽量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需要加强与兰州、敦煌、天水等城市的对接,共同打造“兰州银川西宁都市圈”极品旅游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三)县域环境制约,金融服务缺位从全省经济金融运总

8、体情况看,金融需求大,但总量增长仍然相对缓慢,金融市场机制仍不健全,金融中介机构缺失,市场主体信用意识不强,金融机构市场营销手段、方式落后,不良贷款占比依然较高,金融生态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金融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仍不牢靠。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基层机构的撤并,使得县域金融服务进一步弱化。二是受自然和市场供求双重风险的影响,县域农牧业保险需求难以满足。三是受自身发展方面原因限制,农信社难以满足县域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四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单一,金融服务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五是资金外流加剧了县域资金供需矛盾,弱化了农信社县域金融支持。 (四)各种交通方式发展不平衡一是各种运输方式间缺乏

9、有效衔接,综合运输网络功能有待完善。二是交通组织和管理能力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铁路、航空运力政府协调方面亟待加强。四是交通运输发展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缺乏有效衔接,运输网络有待完善。 (五)信息服务业产业链构建未完成,整体竞争力不强对信息服务业的战略产业地位和发展意义认识还不够,现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服务业发展需要,内部产业生态链构建尚未完成,整体产业竞争力不强,人才资源制约依然存在。 (六)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一是科技投入不足,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和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影响了创新能力,每年专利申请数和获得专利数偏少,拥有自

10、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技术储备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生均教育经费,尤其是生均公用教育经费成本年需求与实际保障能力差距较大,列西部12省会城市的第10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依然陈旧,教育教学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三是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管理机制不活,体制不顺。四是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基本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卫生管理体制和医疗卫生内部运行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公共卫生和

11、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繁重。总体来看,西宁市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水平。究其原因,西宁市服务业发展主要面临六大制约因素:一是观念制约。西宁市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对服务业各行业发展的认识存在差距。二是体制制约。存在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障碍,政府鼓励民众创办的服务业仅仅限于简单的餐饮服务业和小型商业网点,缺少规模效应。三是政策制约。部分行业受政策约束或部门利益驱使,市场尚未开放或开放的程度不够。四是结构制约。现有服务业的附加值、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业态和服务方式较老。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改革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一些领域产业化进程还相当缓慢。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大

12、量的生活、生产等各种后勤服务尚未走向社会化。五是空间制约。西宁市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由于建筑和人口密度过高,用地的集约化、综合化利用水平较高,发展空间偏小。规划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高层次、规模化的旅游、会展、休闲、文体、商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六是人才制约。西宁市各类人才整体数量不足,引进人才还存在层次偏低、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特别是发展服务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缺乏,复合型人才匮乏。培养服务业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极其落后,职业教育总体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信息咨询和管理人才。这些均严重制约了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和人才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三、加快服

13、务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西宁市服务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按照“五个统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着眼于做强西宁、服务全省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和“服务业活市”战略,加快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创新。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适应创业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要强化服务意识,扩大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政策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提倡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环

14、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快生态建设,加快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主动为企业、为创业者提供政策信息,加强群众创业能力的培训,全力解决群众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规范政府扶持政策,优先发展服务业建立积极的发展引导机制与扶持政策。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现代服务企业实施税费减免优惠。鼓励积极消费,优化服务消费环境,鼓励和引导居民扩大住房、旅游、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家庭装饰等消费支出,改善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鼓励利用闲暇时间,推动休闲消费。逐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实物性福利转化为货币化收入。按照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

15、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非公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改革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度,大幅度减少行政性审批。加强产业管理和服务,加强行政执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大市场。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和行业管理、技术标准,构筑各种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运行机制,营造制度化、规范化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三)加大体制改革步伐,拓展发展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公平竞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符合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市场体系。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化

16、制度的步伐,通过资产重组、并购、产权交易等,组建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企业自主投资、银行独立审贷、政府产业引导的格局,逐步取消一切限制民间投资的规定,实现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服务领域的战略性退出。 (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培育要素市场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改变单一封闭的市场流通体制,实施“繁荣零售、重组批发、优化环境、开拓市场”的发展战略,积极放宽市场准入,构建多种业态、多元投资主体的商贸企业格局,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开放型流通体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体制和经营机制,使西宁市逐步成为区域性的商业贸易中心。 以土地使用权拍卖为基础,培育房地产市场,将城市规划、房地产权、房地产市场管理调控等职能统一管理,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同时开放建筑市场,推行和深化施工招标制度,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