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4435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三章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课件放音乐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新的一课课件放噪声一、乐音听、欣赏音乐听噪声思考、回答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1、 乐音的特征一演示:拍手(大声、小声)说话(大声、小声)注意听,思考、分析、回答注意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乐音是由音调、课题 声音的特性 授课人 刘乃团时间 2015 年 9 月 24 日 课时安排 1课标要求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能用实验

2、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学情分析 所上四个班的学生基础都较差,声音的特性在生活在经常接触,学生学习应该不会感觉太难,与生活密切联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教学,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基础的教学,尽量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常识。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过程与方法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三维目标情感态度

3、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教学 重点 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 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解、讨论、分析。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音叉、啤酒瓶等。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新课教学有什么区别课件展示结论2、乐音的特征二演示:梳子疏、密时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男、女生说话的不同点课件展示结论多媒体3、乐音的特征三我与你们班主任老师说

4、话你是否能区别开为什么?课件展示结论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总结乐音的三大特征(1) 响度弱发声体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2) 音调) 音色声噪声为什么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课件展示几幅图片减小噪声的方法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接收处减弱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回答思考、分析、回答由学生总结看书提出问题:1、听觉效果中的正常和安静指的是多少?2、了解大提琴的最低音调和标准音调。回答问题看书、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问题看书、找原因,回答问题总结减小噪声的三种方法看书 :环境噪声标准看图片、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响

5、度、音色组成的。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噪声的存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课堂小结1、乐音的特征2、减小噪声的方法 小结本节及时复习巩固作业布一、本节知识巩固:例 1 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哪个正确( )学生汇报学生分析、概括学生练习完成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解析:音调和响度取决与不同的条件,它们之间没有联系,牛叫的声音比较低沉,即振动频率低,音调较低,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高,音调较高。但牛的叫声比蚊子的大,即响度大。例 2

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度大 实验结论。置二、新知识预习、 2、3、4 、5、6 预习作业:超声与次声、同步自主学习部分(补充练习 加强练习一、亮点: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查找自己的得失。二、不足: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教学反思三、再教设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改进,效果应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