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损害症状ppt课件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4421927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8.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脑半球损害症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大脑半球损害症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大脑半球损害症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大脑半球损害症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大脑半球损害症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脑半球损害症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脑半球损害症状ppt课件(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系统教学资料 大脑半球损害症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重症科 邓文静,大脑半球包括大脑皮质、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 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岛叶、边缘叶。 优势半球:在语言、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大部分在左侧,30%左利手者优势半球在右侧。 高级认知中枢:右侧半球,在音乐、美术、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占优势。,皮层各叶及边缘系统病变定位,1、额叶病变定位诊断 2、顶叶病变定位诊断 3、颞叶病变定位诊断 4、枕叶病变定位诊断 5、岛叶病变定位诊断 6、边缘系统病变定位诊断,额叶病变定位诊断,简要解剖: 额叶是指中央沟以前的皮层区域,有

2、三个横行的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主要功能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其主要功能区包括:,一、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是锥体束的主要发源地,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身体各部位代表区在此由上到下呈“倒人状”。,二、运动前区: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是锥体外系的皮质中枢,发出的纤维到丘脑、基底节和红核,与联合运动和姿势有关;额-桥-小脑束也起于此,与共济运动有关。,三、皮质侧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司双眼同向侧视运动。,皮质刺激性病灶,皮质破坏性病灶,四、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与支配手部的皮质运动区相邻。,书写中枢,五、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管理语言运动。,运动

3、性语言中枢,六、额叶联合区 位于额叶前部,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关。 七、排尿、排便中枢 位于旁中央小叶。,额叶联合区,额叶:主要功能区,侧视中枢,皮质运动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前区,额叶损害表现及定位,1、精神症状:主要为痴呆和人格改变。表现为记忆力特别是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自知力、判断力及定向力下降等; 人格改变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或行为幼稚,也可出现易怒、欣快等。主要见于额极损害。,2、瘫痪 中央前回损害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可出现对侧单瘫、中枢性面瘫、舌瘫。如为刺激性病灶可出现部分或全身性的癫痫发作。旁中央小叶的损害可出现双下肢运动障碍及尿失禁。,3、语言障碍 运动性失

4、语,病变在优势半球额下回的后部。 4、书写障碍 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损害出现,即失写症。,5、共同偏视 额中回后部皮质侧视中枢病变所致。若为破坏性病灶,则两眼向病灶侧凝视,见于脑出血;若为刺激性病灶,则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见于癫痫。 6、强握及摸索反射 由于对随意运动失去控制能力所致。见于额上回后部近中央前回的损害。,7、额叶性共济失调 额-桥-小脑束损害可出现额叶性共济失调,表现为病灶对侧下肢运动笨拙、步态蹒跚。辩距不良、眼震少见。 8、Foster-Kennedy综合征 见于额叶底部肿瘤。表现为病变侧因肿瘤压迫出现视神经萎缩,而病变对侧因为高颅压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9、其他 偶可出现木僵症

5、、贪食、性功能亢进、高热及多汗等症状。与额叶运动前区和丘脑下部的联系纤维损害有关。,顶叶病变定位诊断,简要解剖: 顶叶前起中央沟,后至顶枕裂,下界为外侧裂区域皮层。深部有楔回前部接旁中央小叶后部。中央后回在最前方,其后由顶间沟将其余顶叶分为为顶上回、顶下回,顶下回包括缘上回和角回。,一、皮质感觉区:主要位于中央后回及顶上回。 中央后回:为浅感觉和深感觉的皮质中枢,接受对侧身体的深浅感觉信息,身体各部位代表区的排列呈“倒人状”。 顶上回:1.分辨性触觉皮质中枢(钝头两脚规) 2.实体感觉皮质中枢(钥匙、钢笔),二、运用中枢:优势半球顶叶缘上回是运用功能的皮质代表区,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三

6、、视觉语言中枢:位于角回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顶叶:主要功能区,运用中枢(缘上回),皮质感觉区,视觉语言中枢(角回),顶叶损害表现及定位,破坏性病灶:病灶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和皮肤定位觉的丧失,而一般感觉正常。,皮质感觉区,刺激性病灶:病灶对侧肢体的部分性感觉性癫痫发作,如发作性麻木感、蚁走感等,如扩散到中央前回运动区,可以起部分性运动性发作。,1、皮层感觉障碍,2、体象障碍 对身体各部位的存在、空间位置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发生障碍。包括自体认识不能和病觉缺失。,3、古茨曼综合症(Gerstmann syndrome)为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皮质损害所致。临床表现四主征

7、: 计算不能(失算症) 手指失认症 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 书写不能(失写症),4、失用症,绘画、积木,擦火柴点烟,扣衣扣、穿针,指鼻、伸舌,四、视野改变:顶叶深部的视放射纤维损害,可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颞叶病变定位诊断,简要解剖: 外侧裂以下、枕叶以前的皮层区域称为颞叶。有上、中、下三个横回,分别以颞上、下沟为界。 主要功能与听觉、语言和记忆有关,颞叶病变定位诊断,1、听觉中枢: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2、感觉性语言中枢: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3、嗅觉中枢:钩回和海马回前部 4、颞叶前部:与记忆、联想、比较等有关 5、海马: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与精神活动关系密切。,颞叶:主要功能

8、区,感觉性语言中枢,听觉中枢,钩,海马旁回,颞叶损害表现及定位,1、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损伤出现,即Wernicke失语。 2、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损害所致,患者丧失对物品命名的能力。,3、听觉障碍:颞横回为听觉中枢。 单侧损害不引起耳聋, 双侧损害可致耳聋。 刺激性病变可引起幻听。,4、颞叶癫痫: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 海马损害:可突然出现似曾相识感、精神异常、对环境的生疏感、及视物变大、变小等症状。 钩回损害(嗅味觉中枢):可出现幻嗅或幻味,称为钩回发作。,钩,多为有形的,如奇怪形状的人或物。,听到声音变大变小,以及鼓声、喧哗声等。,一般为难闻的臭味。,5

9、、幻觉 多为癫痫发作的先兆,也可单独出现,6、精神症状:较常见。多发生于主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表现为人格改变、情绪异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及表情淡漠。,7、视野改变:颞叶深部的视放射纤维和视束受损,可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枕叶病变定位诊断,简要解剖: 位于顶枕裂之后,颞叶之后部的皮层区域称为枕叶。 内侧面由距状裂分为楔回和舌回。 功能主要与视觉有关。,枕叶损害表现及定位,1、视野改变 偏盲:一侧视中枢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中心视力不受影响黄斑回避。 象限盲:距状裂以下舌回损害,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距状裂上楔回损害,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皮质盲:双侧视中枢病变。瞳孔大小和光反射

10、正常,2、视幻觉 刺激性病变所致。幻视、闪光、火星、暗影等 3、视觉失认 左侧纹状体区周围及角回病变。不认识看见的物体、图像或颜色等 4、视物变形 视觉中枢及顶、颞、枕交界区病变。可能是癫痫的前兆。,岛叶病变定位诊断,简要解剖: 折入大脑外侧裂深部、覆盖于纹状体之上的皮层区域,与纹状体以菲薄外囊相隔。,岛叶病变定位诊断,病变特征: 极少单独损伤出现症状和体征,病变时可产生胃肠道反应。常合并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边缘系统病变定位诊断,简要解剖: 边缘叶由海马回、钩回、扣带回组成。 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和岛叶前部、颞极、额叶 眶面以及皮层下的杏仁核、隔区、丘脑前核、乳头体核、丘脑下部等组成。,边缘系

11、统病变定位诊断,参与高级神经、精神(情绪和记忆等)和内脏活动。 损害时可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碍。,皮层下病变定位诊断,1、内囊病变定位诊断 2、基底节病变定位诊断,内囊病变定位诊断,简要解剖(如图),内囊病变定位诊断,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由上、 下行传导纤维组成。 内囊前肢:尾状核头与豆状核之间,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 内囊膝部:皮质脑干束 内囊后肢: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视辐射等,内囊损害表现及定位,1、完全损害:病变对侧产生典型三偏: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2、部分损害:按不同部位有不同体征。 3、

12、半卵圆中心损害:内囊、基底核与大脑皮质之间的白质。损害表现与内囊相似。,基底节病变的定位诊断,基底神经节位于大脑半球深部,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及杏仁核。 豆状核分为壳核和苍白球; 壳核和尾状核称新纹状体,苍白球称旧纹状体;,与中脑的红核、黑质、延髓的下橄榄核以及小脑的齿状核之间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从临床角度统属锥体外系。其下行纤维主要有被盖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及橄榄脊髓束。,基底节与内囊示意图,尾状核 豆状核(壳) 带状核 豆状核(苍白球) 感觉纤维 外侧裂 视放射,丘脑,眼 头 面 舌 肩 肘 腕 指 躯干 髂 膝 趾,基底节损害表现及定位的特征,1、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

13、征 新纹状体病变。 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偏身投掷运动等。(可看作是皮质-锥体外系各种联系中断后的释放现象) 2、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 旧纹状体(苍白球)、黑质病变。PD,间脑病变定位诊断,1、丘脑病变定位诊断 2、丘脑比邻病变定位诊断,丘脑:为卵圆形灰质块,居于第三脑室的两侧。 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 前核与控制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为躯体、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与记忆、情感等有关; 外侧核为感觉传导径路第三级神经元的起点。 其后外侧部分为内、外侧膝状体,为视听传导通路中转站。,损害后出现丘脑综合征 1、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深感觉障碍更重; 2、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各种刺激即使很轻也可

14、引起难忍的疼痛;丘脑痛 3、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 分离性运动障碍 4、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或共济失调 5、情感障碍,间脑 下丘脑,视前区视前核 视上区 视上核 室旁核 下丘脑 前核 结节区 腹内侧核 背内侧核 乳头体区乳头体核 后核,间脑 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 1.中枢性尿崩症:视上核、室旁核或下丘脑垂体束受损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 2.体温调节障碍:中枢性发热,间脑 下丘脑,3.摄食异常 4.睡眠、觉醒障碍 5.生殖与性功能障碍 6.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7.间脑癫痫,丘脑上部:包括缰连合、后连合和松果体。 前二者与嗅觉有关,后者在青春期前,有抑制成熟的作

15、用。,间脑 上丘脑,松果体病变以肿瘤多见,常压迫中脑四叠体,可出现parinaud综合征,表现: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 眼球垂直性同向运动障碍,特别向上凝视麻痹(上丘) 神经性聋(下丘) 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底丘脑,主要结构为丘脑底核 损害时出现偏身投掷症,清醒时出现,入睡后消失,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延髓 常见病因为血管病变、肿瘤、感染 症状特点:病变同侧的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的中枢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 交叉性麻痹 脑干受损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神经的平面来判断的,1. 脑干神经核:,为脑干内的灰质核团,中脑有第、对脑神经核,脑桥有第、对脑神经核,延髓有第、对脑神经核,除上述

16、脑神经核以外还有传导深感觉的中继核(薄束核和楔束核)及与锥体外系有关的红核和黑质等,、,、 、,、 、,图2-10 脑干内颅神经核团(背面),图2-11 脑干内颅神经核团(侧面),3. 脑干网状结构,2. 脑干传导束,深浅感觉传导束 锥体束 锥体外通路 内侧纵束等,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脑干中轴内呈弥散分布的胞体和纤维交错排列的“网状”区域,其中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为网状核,与大脑皮质、间脑、脑干、小脑、边缘系统及脊髓均有密切而广泛的联系,神经调节中枢,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网状结构的一些核团接受各种信息,又传至丘脑,再经丘脑非特异性核团中继后传至大脑皮层广泛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