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第1课时) 新编写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54396845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第1课时) 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第1课时) 新编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第1课时) 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第1课时) 新编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教案 ( 第 1 课时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 天 净沙秋思,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并 在勾连其他诗歌中加深理解,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 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勾连其他诗歌,引导学生加深对古诗意象的含义与作用 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 活动法等教学方法, 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

2、趣,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对古诗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留下来质疑问难,通过 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 导。 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 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 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 导语: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唐诗、宋词和 元曲是重要的艺术经典。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 思,并且一起探索这两首诗歌中的意象。 【设计意图】 明确课堂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体感知 作家梁晓声说:读书

3、是一种幸福,老师要补充一句:读 诗是一种更大的幸福。老师读,同学们认真听,标出易读错 的字音,听清节奏。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诗歌。 指名说说读诗的感受,并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师鼓励 肯定。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 感。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了解“意象”。 赏析诗中的意象。 介绍“意象”的概念。 古诗中的意象,可以这样理解:象:诗中所写之“景”, 所咏之“物”。意: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和物。诗人的思想感情,借意 象来表达、传递。 介绍本诗写作背景。 得知好友王昌龄仕途屡遭挫折,被贬龙标,李白深表同 情和关切,

4、写诗遥表关怀,希望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 苦。李白在诗中选取了哪些景和物呢? 杨花和子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 景物纷繁,作者选取它们是随手拈来还是有意挑选呢? 如果你是李白,猜一猜他选这些意象的原因。用“我选这些 意象的原因是”的句式表达。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的叹息感伤之情。 师生共同总结诗歌意象的内涵和它在诗歌鉴赏中的作 用。 学习天净沙秋思 学生自读诗歌,找到诗中描绘的意象。 本诗一词一景,把多个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发挥 联想和想象,用人称来描述这个画面。其他同学随他的描述 来体悟诗情 有感情地朗读。 渲染情境:干枯的藤、衰

5、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 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 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 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师生共同朗读天净沙秋思。 当堂背诵积累。 古诗不仅要欣赏,更需要积累。请同学们背诵这两首古 诗。 【设计意图】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举出具体的诗句为 例,分析这种意象寄寓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 举例如明月、蝉、柳、红豆等。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 用的理解。 布置作业 朗读课本后“积累与拓展”第五题中的诗句,课下搜集 整理其他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并按照作者的生 平经历分类。 【设计意图】阅读积累更多诗歌,并搜集整理中加深对 古诗中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