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练习 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 4.4光的折射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4347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练习 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 4.4光的折射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练习 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 4.4光的折射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练习 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 4.4光的折射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练习 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 4.4光的折射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练习 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 4.4光的折射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练习 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 4.4光的折射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练习 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 4.4光的折射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要小的时候,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C光的衍射现象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解析:选 小孔成像说明光沿直线传播,而要出现小孔成像,孔不能太小,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只是近似的,只有在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的情况下,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的衍射现象和直线传播是不矛盾的,它们是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的是 A、B、相同的条纹,若将其中一条缝封住,在墙上可以观察到()A条纹形状与原来相同,但亮度减弱B一片红色C仍有条纹,但形状与原

2、来不同D光源的像解析:选 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将其中的一条缝封住,则在墙上可以观察到单缝衍射条纹,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等间距条纹,而单缝衍射条纹是中央又宽又亮,从中央到两侧,条纹宽度减小,亮度减弱,所以两者条纹形状不同,故选 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 P 和 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 P 或 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A光是电磁波 B光是一种横波C光是一种纵波 D光是概率波解析:选 通过偏振片 P 后变为偏振光,旋转 P 或 Q 时,通过 P 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和 Q 的透振方向不平行时,光屏上透射光

3、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该实验说明光是一种横波,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图所示,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上的一条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同,则()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了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了A BC D解析:选 正确;由衍射产生的条件可知:丝越细衍射现象越明显,故也正确课时作业一、列说法正确的是()A衍射现象中条纹的出现是光叠加后产生的结果B双缝干涉中也存在衍射现象C一切波都很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影的存在是一个与衍射现象相矛盾的客观事实解析:选 缝干涉中光通过两个狭缝时均发生衍射现象,一般现象中既有干涉又有衍射一切波都

4、能发生衍射,但要发生明显的衍射,需要满足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相当于波长的条件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入射光由黄色换成绿色,衍射条纹间距变窄B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C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宽解析:选 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即光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越远,条纹间距也越大;当光的波长一定时,单缝宽度越小,衍射现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象越明显,条纹间距越大;光的波长一定、单缝宽度也一定时,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也会变宽故 B 错误,A、C、D 正确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但

5、是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可以不同B偏振光是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只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C自然光透过一个偏振片后就成为偏振光,偏振光经过一个偏振片后又还原为自然光D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都是自然光解析:选 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相同,所以 A 错;偏振光也是横波,所以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而且偏振光是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所以 B 正确;C 项后半句话错误;D 项正确)解析:选 心有一亮斑,而周围还有明暗相间的圆环,故 B 正确图 A 小孔较大,没发生明显的衍射, D 小孔较小,发生了小孔衍射,C 为干涉条纹 和 Q,在 Q 的后边放上光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Q 不动,旋转

6、偏振片 P,屏上光的亮度不变BQ 不动,旋转偏振片 P,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CP 不动,旋转偏振片 Q,屏上光的亮度不变DP 不动,旋转偏振片 Q,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解析:选 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太阳光(自然光)转化为偏振光,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 P 的透振方向一致,所以当 Q 与 P 的透振方向平行时,光通过 Q 与 P 的透振方向垂直时,光通过 Q 的光强最小,即无论旋转Q 或 P,屏上的光强都是时强时弱的,所以选项 B、D 正确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天空变黄发暗,这是由于这种情况下()A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B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C只有频率较大的一部分光

7、才能到达地面D只有频率较小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解析:选 生沙尘暴时,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线才能到达地面,据 知,到达地面的光是频率较小的部分,故 B、D 正射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A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中,都出现明暗相间的单色条纹或彩色条纹,因此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是相同的B水面上的油层在阳光的照射下出现彩色条纹是干涉现象,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C增透膜增加透射光,减小反射光是利用了光的干涉D激光防伪商标,看起来是彩色的,这是光的干涉现象解析:选 属于不同的光现象,A 项错误;油膜的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产生的,泊松亮斑是很小的圆斑,是光衍射产生的,

8、B 项正确;增透膜的作用是增加透射光的强度,减小反射光的损失,厚度应等于光波在膜中波长的 1/4,其原理利用了光的干涉, C 项正确;激光防伪商标的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引起的,D 项正确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偏振滤光片使景像清晰,关于其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强透射光的强度B减弱所拍摄景物周围反射光的强度C减弱透射光的强度D增强所拍摄景物周围反射光的强度解析:选 振滤光片与反射光的振动方向垂直,减弱所拍摄景物周围反射光的强度,使景物清晰,故正确选项为 、乙为单色光通过窄缝后形成的明暗相间的两种条纹图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为单缝衍射的图样 B乙为双缝干涉的图样C甲为双缝干涉的图样 D乙为单缝衍

9、射的图样解析:选 缝衍射的条纹是中间宽、两侧逐渐变窄,由此可见选项 A、B 正确束偏振光射入光纤,由于温度的变化,光纤的长度、芯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度就会变化,关于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正确的说法是()A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大B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小C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大,表示温度变化越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D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

10、度就会越大,表示温度变化越大解析:选 光纤的折射率不发生变化,则在某个方向传播的光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那么通过检偏器的偏振光也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是一定的若被测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会导致光纤的长度、芯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根据光的偏振知识可知,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大,反之亦然,因此选项 A、C 正确二、非选择题在图中,A、B 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样,其中图 A “干涉”或“衍射”)图样由此可以判断出图 A 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填“大于”或“小于”)图 B 所对应的

11、圆孔的孔径解析:A 中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是衍射现象,B 中出现圆形亮斑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小或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题图A 是光的衍射图样,由于光波波长很短,约在 10 7 m 数量级上,所以题图 A 对应的圆孔的孔径比题图 B 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小题图 B 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答案:衍射小于用一单色光源垂直照射带有圆孔的不透明光屏,下列几种情况中,1)小孔的直径为 1 2)小孔的直径为 1 3)小孔的直径为 孔的直径大小决定屏上的现象当孔的直径较大,比光的波长大得多时,光的衍射极不明显,光沿直线传播;当孔的直径很小,可以与光波的波长相比时,光的衍射现象明显(1)当圆孔的直径为 1 ,在光屏上只能看到与圆孔形状相同的亮斑这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2)当圆孔的直径为 1 ,在光屏上能看到单色光源倒立的像这是小孔成像,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3)当圆孔的直径为 m 时,在光屏上能看到衍射条纹这是由于小孔尺寸与光波的波长差不多,光发生衍射的结果答案: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