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434292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四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四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注释1、选自孟子告子下 。2、舜发于畎( qun)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畎,田间小沟。3、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 4、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举用。5、百里奚举于市: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分析 此段列

2、举事例,用排比句列举了 6 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的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注释1、任:责任,使命。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3、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4、行拂乱其所为: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拂,违背(意愿) 。5、所以:用这些方法。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7、曾益:增加。曾,同“增”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

3、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分析 此段就事论理,用“故”字领起,表明议论由上述事例而生发。 “必先”一语,突出这些是造就人才所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所以”以下两句,指出了艰苦磨炼的益处,一是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增长了才干,即能担当“大任”的能力。以上两段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注释1、恒过:经常犯错误。恒

4、,常。过,过失,这里是“犯过失”的意思。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 ,梗塞,指不顺。3、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第四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7、入:在里面。指国内。8、法家拂(b)士:法家,守法度的世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 ,辅弼。9、出:在外面。指国外。译文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阻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5、 (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分析 此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人恒过而后喻”扣住上文“动心忍性”四字,从正面进行论证。作者先举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 ”说明改过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但这种变化不是无条件的,变化的条件是进行主观的思想斗争。所谓“困于心,衡于虑”就是这种思想斗争的表现。经过这样一番苦心焦虑,自然会激发起进取的意志,这就是“作” 。 “征于色,发于声”是写一个人进行思想斗争时的脸部表情和谈吐。有了这样的表现,人们当然就能够了解

6、他,这就是“喻” 。由此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艰苦环境的磨炼,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这样来看问题才是全面的。“入则国恒亡”由上文论述的个人推广到一个国家,从反面进行论证。从内外两方面全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这句话虽然是从反面论证的,但正面的意思很清楚,这就是: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方面的艰苦的磨炼。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注释1、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2、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死亡。译文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分析 本段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专立一段,便更加醒目、突

7、出。 “安乐”一词课文前三段中并未出现,但它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句中。全文分析 这篇短论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文章在论证上采取了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舜发(被任用)于畎亩(田间、田地)之中,傅说举(被选拔)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故天将降(下

8、达)大任(责任,使命)于是(这样)人也,必先苦(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其身,行拂(违背)乱(扰乱)其所为,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强)性,曾(通“增”增加)益(增加)其所不能。第四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人恒(常常)过(犯错误)然后能改;困(内心忧困)于心,衡(通“横” ,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 ;征(表现)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 。入(在国内)则(如果)无法家拂士,出(在国外)则无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患者,国恒亡。然(这样)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解释上面加点的重点字词。2、 翻译下面

9、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使他做事不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干。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

10、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以及外来的祸患, (那么)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因经历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3、下列短语中的“益”与“曾益其所不能”中“益”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C)A、精益求精 B、多多益善 C、延年益寿 D、良师益友4、一词多义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被任用) 野芳发而幽香 (开放)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发出) 先发制人 (开始行动)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作)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征发)市:百里奚举于市 (集市) 门庭若市 (集市) 愿为市鞍马 (买)拂: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飘拂) 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

11、(通“弼” ,辅佐)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振作)属予作文以记之 (写) 其中往来种作(劳作)作奸犯科(做) 作茧自缚 (做)举: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被选拔)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推荐) 举世无双 (全) 举手之劳(举起)举大计亦死(发动) 一举两得(举动)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如果) 以身作则(法则,准则) 欲速则不达(却、反而)士: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身先士卒(士兵)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读书人)第四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雕刻 diok 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钓鱼 dioy 用钓具捕鱼

12、调查 dioch 进行了解;考查跌倒 dido 一头栽倒 ;跌在地;突然地摔下;比喻政治上、事业上犯错误、受挫折shu cuzh 使遭遇失败或打击叮嘱 dngzh 叮咛,再三嘱咐鼎盛 dngshng 正当兴旺发达或强壮订正 dngzhng 校正错误文字定然 dngrn 副词。一定;必定 抖擞 dusu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振作的;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抖动;摆威风;佛教用语,头陀的别称陡峭 duqio 山势高而陡峻督学 dxu 旧时主管教育的部门中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是提督学政或督学使者的简称端午 dun w 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 汩罗江的古代爱

13、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端详 dunxing 详情;问题的始末;端庄安详;仔细地看端正 dunzhng 姿势挺直;在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的;端正思想;正派;正确断言 dun yn 十分肯定地说; 断定的话对决 duju 两个人之间的决斗踱步 dub 一步步走;步行走过躲藏 ducng 隐藏,使人看不见发髻 fj 头发的一种光滑的结、卷或安排,用真发或假发做成。置于头的后部,尤置于颈背部;通常卷在衬垫物上方并用别针别住的松软发卷烦恼 fnno 烦闷苦恼;烦扰繁星 fnxng 多而密的星星反悔 fnhu 翻悔,收回自己说出口的话仿佛 f

14、ngf 似乎,好像;像,类似非议 fiy 批评,责难绯红 fihng 深红色翡翠 ficu 一种单斜晶系的硅酸钠铝组成的矿物,加工后即成为有价值的玉器;动物名。又名赤翡翠。属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佛法僧目氛围 fnwi 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分泌 fnm 由生物体内的腺体或细胞产生并释放某种物质的过程分歧 fn q 亦作“ 分岐 ”。 1.离别。 晋书乞伏乾归传 :;分蘖。 南朝 陈 阴铿 闲居对雨诗;分叉。 唐 刘禹锡 蒲萄歌:“;差别;不相一致。 明史陈伯友传吩咐 fnf 口头指派或命令愤然 fnrn 愤怒的样子风度 fngd 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风气 fngq 风尚习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风度。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第四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成语说明文封锁 fngsu 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烽烟 fngyn 烽火台报警之烟讽刺 fngc 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指责和嘲笑伏案 fn 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俘虏 fl 战争中活捉的敌方从事战争的人员。非本意地受(义务、责任或财产)约束的人即战俘;虏获符合 fh 与存在的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