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434200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白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白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白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白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无关紧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多年以前,这的确是个困扰了我一阵子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能准确感知并定位自己的人,其实并不多,大多数人的自我感知和定位,和客观真实的自我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与正确的认识他人相比,也许真正认识自己才是最难的事情,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辈子不认识自己。其实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如果离开你所在的平台,可能你自己什么都不是!素书曾言:“ 恭俭谦约 ,所以自守;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有时我是我,有时我不是我,有时认识自己真比认识世界还难。人的很多困苦烦恼,究其根源,也大多是来自于对自我的不正确感知与定位。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人是有意识的,人的意识不断变

2、化,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断变化。今天观点倾向于此,可能明天观点倾向于彼,因此“ 今天的我 ”不一定是 “昨天的我”,“明天的我 ”可能又不是“今天的我”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时时完全准确感知和定位自己或者他人的人,是没有的。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我曾很在意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并为此而苦恼,不知是否缘于双子星座的缘故,我曾特别苦恼于自己的双重性格,搞不懂自己到底是属于哪种人,哪种性格。在学生时代以及我的第一份职业里,经常出现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大相径庭的现象,而那个时期的我,又把别人对我的评价看得十分重要,这些曾让我困扰迷茫,直到后来我知道,我就是我,我也未必就是我,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对我自身来说,并

3、不关键,只要我心中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向往。尽管如此,我还是努力把我我性格中我认为重要的东西稳定下了来,不断增修,希望借此能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也努力排除他人评价对我自己的干扰,生活在群体之中,每个人都有对你的认识,这些认识不会相同,有些对你的认识可能只是基于你的某个片段,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学识阅历,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这种规范的评判结果,必然使得你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是不同的样子,而相比于从前,我收获的,就是不会再为这些不同评判而左右自己,我更在乎我已经稳定下来的内在,和我所追求的内容,就像庄子内篇逍遥游中说的:“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我就是我,我也未必就是我,我是什么样的人,对你对他,甚至对我自己,都并不关键!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一些成绩和认可,只是偶然在一个时期你出现在了那个特定的位置,做了别人未必不能做的事情,历史成全了你,平台造就了你而已。名望声誉之类的东西,其 实虚幻的很。同样道理,任何指责和贬损,也同样有很多不真实的东西,有很多生动的事实告诉了我,众人都不认可的东西,也未必不正确,正所谓众口铄金,墙倒众人推。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喜好或不喜好而改变自己已经稳定下来的东西以及追求与向往,任世人评说评判,我只坚守内心我认为正确的东西,并以此不断修正自己。老子道德经

5、曾有:“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我心里给自己的一面镜子。林渊发帖对我质疑,原属正常之举,我看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每个人都有表达喜好或不喜好的权利,公诉视野是一个特定的公众平台,虽然是由我个人一手创建并管理维护,但并非是我个人的博客、微博,况且即使是我个人的空间,只要是向外界开放的,就会允许出现不同声音,只要这些声音或质疑并非是我所经常遭遇的那种无端的谩骂与侮辱,我都不觉得有甚不妥。在雪管用站内私信提醒我注意林渊所发布的质疑贴之前,我已经看过林渊在我写张明楷老师那篇陋文之下的回复质疑,之前曾有过用户“小翠” 于我那

6、篇文章之下发帖质疑,后又与此次林渊一样将回帖中质疑的内容再单独发帖,其实质疑之声一直不曾中断,何止于对我那篇文章或者对我个人以及公诉视野这个论坛,从我创立这个论坛伊始,种种的质疑之声就不曾停止,又岂止于“讼风伯”兄所批判的“动机论”!我的成长经历始终伴随着各种评价的声音,甚至曾经毁誉参半,有些人对我的质疑曾严重的打击过我,还好,比较幸运的是,我是个倔犟不服输的人,这些打击往往最终成为我逆袭的动力,所以回头看来,我感谢那些曾经对我质疑的人。我也曾认真思忖过这些质疑是否源于我性格中具有某些不被接受的东西,可当傲气因成熟而内敛,棱角被岁月所打磨,质疑声音却依旧如影随形。其实这个世界的声音万种,不必过

7、于介怀,世界本来就需要不同的声音,那才有奏鸣之音、旋律之韵,于是,生活教会了我淡定的去面对质疑、审视质疑,坦然面对各种质疑,质疑不会改变我的喜好和向往,因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最大的幸福。能与自己的爱好为伍,即苦亦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论坛、对于论坛上的每名用户其实都无关紧要,而重要的,是这个论坛能带给大家什么,究竟带给了大家什么!无论这个论坛的创办者是奸邪妄佞还是无良小人,只要这个论坛是于个人、于群体有益,且益大于害,那这个论坛就有他的价值,我是一个结果无价值论者,我看重的,不是我创建这个论坛的过程和承载这个论坛的人和事,而是这个论坛能给予大家什么样的东西和它的存在价值,而我所要思考

8、的,是如何将其现有的价值不断的扩大化,增大受益群体的范围。林渊发帖质疑,在我看来,实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四年多来,我收到无数的站内私信,质疑论坛金币政策的有之、质疑论坛禁止刷水贴的有之、质疑论坛不允许过分言论的有之、质疑论坛处罚严厉的有之,我欢迎用户对论坛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我要说的是,论坛运行四年,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其现有制度和管理方式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在论坛多贴曾不止一次解释例如金币制度、禁止刷分的道理和意义,我没有办法每天再去重复回复那些来自于不同人的相同质疑,而有些质疑,往往是以质疑我本人的形式出现的,甚至其中不乏大量的因破坏论坛秩序而被论坛惩处过的人、那些经常发布黄色小说香艳图片的人对

9、我个人的极度的侮辱与谩骂,这些使我不得不感叹,同仁之中,虽是卧虎藏龙但亦鱼龙混杂。作为这个论坛的创建者与管理者,我每天收到的站内私信大概在百封左右,其中讨教案例和各种质疑之贴各半,曾有一天,我私信收到用户探讨案件的审查报告就五十余份之多,我实难一一回复,我不是一个以专业从事论坛运行与管理为工作的人,我有我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我的本职工作量不比任何人承担的少,而论坛繁重的管理职责,是拿不到台面上去说的,在我每年的工作总结也仅几笔带过,很少有人会真正了解体会承担这个论坛的管理和运行,所需耗费的精力与心血,仅仅是处理论坛上的刷分水贴、黄图淫文、反动 言论,以及不停的处理被上挂的刷分木马和恶意攻击的病

10、毒,就需要耗费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除非万不得已,我很少回复大家,在这里我也诚挚的向大家道歉!这并不象有些人说的那样我很牛很傲什么的,真的是精力有限,本职的工作需要我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我自己的追求也同样需要我投入精力与时间,而我也只是个普通人,也需要给家庭和孩子留一些精力和时间,好在论坛上云集了来自全国的大量的专家和高手,他们无论是业务上、学识 上、思想上还是名望上,都远胜于我,这也是我在论坛上建立“点将擂台 ”板 块的原因,有 时间,在经过论坛之上的专家本人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在那个板块发布常在论坛之上的业务专家用户名录的。出于公诉人的习惯,很多用户喜欢在论坛上辩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甚至

11、不同的政治观念和激进的论调,如前所述,我尊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我也无意将其阉割,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请注意这里并非外网论坛,而我们是有特殊身份的群体,过于激进的观点和敏感的言论,是不适合在这里发布的,而这个论坛是以专业为立足点的,作为论坛的创办人,我不想让这个论坛遭遇“吉检论坛 ”的波折和 “901 社区”的命运,敬请大家理解和尊重这个论坛, 让这个论坛有持久的生命力。我本不想回复林渊质疑之贴,因为我是什么样的人,于论坛、于大家,甚至于我身边的人,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当雪管以站内私信的方式告诉我之后,也仅仅让雪管代言我的一种心态而已,没有想到那贴被大家持续回复,甚至引得一位我所

12、尊重的领导大姐都参与回帖,我感谢大家回帖对我的支持,但大家言重了,这让我委实感到诚惶诚恐,普普通通的我,安可承受如此过誉之言?!而林渊回帖道歉,其实大可不必,评判世人世事,何错之有。回头看当年那篇为林渊等所诟病的写张明楷老师之拙文,其实无甚好说,撰文初衷,既是对当年充斥于网络中的那些管中窥豹之人对张明楷老师横加无礼的指责和谩骂的气恼,也是源于结识名家的那种兴奋和喜悦,我从不否认我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楷丝”,在不认识张明楷老师的时候就是一名忠实的“楷丝”,有幸结识了张老师后, 对他的理论、学识和为人的崇拜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说是脑残粉,也不为过。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脑残粉幼稚可笑,但当抛

13、却了那些自以为成熟的想法而重新审视脑残粉时,我认为脑残粉们可爱而幸福,因为他们的人生拥有真正喜欢的东西,而且愿意付出努力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脑残粉们人生的幸福感和丰足感,远远超出那些鄙视一切、怀疑一切、谩骂一切的人,没准某一天所崇拜的偶像无意的一句话,就会彻底点燃脑残粉们生命中的正能量。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尊重、理解一切人发自内心的选择,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新道德。林渊在我那篇陋文之下回复指责我对张明楷“言称老师,有卖弄之嫌”,其实,张明楷老师于我,亦师亦友,这并非我轻佻狂妄之言,去年当我与一次自己很在意的考试擦肩而过之际,失落中收到张老师的邮件,张老师在其中寄予了款款安慰之言,并称视我

14、为其知己,此言虽让我惶恐,但在其中我所获得的激励和鼓舞,恐怕不能以道理计之。而多年来,我和张老师确有师生之实,无论理论问题还是现实案件,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都成为了我请教老师的载体, 张 老师从来都是不厌其烦的解答,在张老师的刑法分则解释原理第二版出版面世后,我曾和我们处的一位年轻的同志一起数出在那本书所例举的案例中,一共有七件是我曾经以各种方式向张老师请教过的现实案件,我称张明楷教授为老师,于名于实,皆不为过。我写张老师的那篇拙文,撰于早年,文笔粗陋,实未写出先生高学高风之万一,仅如拙文之题,以个人眼光角度记述了接触张老师后的个人印象而已,陋文起先发布于我个人的博客之中,而后发至公诉视野

15、并配之以照片,其目的正如雪管所言,在公诉视野刚刚创建不久的年代,无外乎让论坛有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东西,因为我们省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务上,与中部南部的几个省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论坛出自我省,若吸引不到发达省份的名家里手的光顾,恐怕很难称其具有专业性,至于发布这个帖子的内容和照片是否合适,与之相比倒并非重要。我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之所以撰此贴,是实不想让这种讨论我个人的帖子持续升温并继续下去,“白森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讨论,成 为这 个论坛一周的热门贴,这其实对我是一种尴尬和无奈,对这个论坛也是一种无聊和悲哀。论坛中我省的用户一部分与我相识相熟,他省中也有与我本人相熟或神交已久的,互联网

16、是个虚拟的世界,充斥着虚幻,内网虽说要实际的多,但也有虚幻的成分在其中,未曾谋面的诸位,对我本人的印象,无论好的坏的,均出于这个论坛,难逃以讹传讹,闻名不如见面,本人现实中相貌粗鄙、学识浅薄,真正见面后,我留给很多人的,可能更多的是失望而已。而所谓能力云云,我从未感觉到自己能力出众,其实能力越强的人,终身都是劳碌命,而且能力越强,人生遇到的坎坷越多。我们的教育往往具有一定的诱导性,从我们小时候到现在,老师和家长们就经常对孩子们说:“得自己有能力,得长本事,将来和世界死磕的时候用得上。” 但其实在真正的人生道路上,帮助你成功的,往往不是你自己的本事,而是你获取他人帮助的能力。所以一个人成功的本质,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他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每一步,旁边的人,都盼着他成功!这个论坛走到今天,虽说不能算是成功,但我真诚的感谢参与论坛的每一个用户,无论是否认可我本人。尤其是那些为了论坛的秩序默默替我分担职责的人,论坛如果有些许的成绩和贡献,其实更多是属于你们的。所以白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