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1) 精编新修订

上传人:黯然****天空 文档编号:154319259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1) 精编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1) 精编新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1) 精编新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1) 精编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1) 精编新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1) 摘 要 循环经济是我国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 会的现实选择,是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了发展循 环经济的必要性,阐明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关键,而制 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 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XX 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XX 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 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 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

2、效率”的粗放型增长 方式。 20XX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 油、电力消费大国, 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 、 铁矿石占 35% 、 氧化铝和铜占20% ,而 GDP 仅占 5% ,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 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 美元 GDP 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倍,是日本的倍。因此,为 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 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 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

3、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 GDP比重已经高达6%8% 。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 的程度。 20XX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类水质的仅占% , 而劣类水质高达44% ;全国城市有 % 缺水;大气中 SO2排放 量达 1 995 万 t ,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 200 万 t 容量高 % ; 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 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 年投入 600 亿,治污水 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 标难以完成。由于20XX 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 SO2排放量达到2

4、 220 万 t 左右,比 20XX年增加 293 万 t , 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 值小于的城市比例20XX年达到 % ,呈 明显上升趋势,比20XX年上升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 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 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之间的矛盾。 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 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 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 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

5、低资源消耗,克服 “绿色壁垒” ,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一句话,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 环境、经济、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 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 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 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 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 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 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 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 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 资源永续利用。 从表面上看, 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 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 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 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 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 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 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 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

7、体系大体由五类构 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 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 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 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 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 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 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 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 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 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

8、优化使用的技 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 发展循环经济, 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 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 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 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 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 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 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 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 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 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 消费的非竞

9、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 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 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 投资的人越来越少, 势必出现资源耗竭、 生态恶化, 出现“公 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 必增加企业成本, 降低产品竞争力, 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 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 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 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 税收政策

10、,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 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XX 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 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 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 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 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 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 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 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 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 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

11、规范、框架 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 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 术创新的障碍。 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 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 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 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 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 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 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

12、通过 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 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 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 结构重组。 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 落后产品, 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 生产审计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 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 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 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 过发展循环经

13、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 业岗位。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 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 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 度,定期发布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 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 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 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 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 循环经济发展。 在德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 包 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 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 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 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 在日本, 20XX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 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 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 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 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 的法规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