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问题调研报告 精编新修订

上传人:黯然****天空 文档编号:154319252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资源问题调研报告 精编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土资源问题调研报告 精编新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土资源问题调研报告 精编新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问题调研报告 精编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问题调研报告 精编新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土资源问题调研报告 国土资源信访问题调研报告 信访制度和信访工作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 容,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实践方 式,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意社情、品鉴政策 得失的重要渠道,因此做好信访工作关系到社会安定稳定大 局,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按照上级工作安排并紧密联 系#国土资源分局辖区实际,通过日常工作实践和走访村干 部、与信访对象沟通等方法,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分析我辖 区近年来涉土信访的特点和原因,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辖区国土资源信访的特点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 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以经济利益为

2、诱因的 信访层出不穷,涉土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 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 社会稳定工作。 从信访发生地域看,主要集中在城镇主要街道及嘎查 村。 从信访具体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农村私人违法占地建房 和偷挖矿产资源。这些信访随机性强,数量多,预防难。 从信访处置难易程度看,主要集中在带有历史原因的权 属纠纷。这类信访由于历史原因和上访人对政策的理解偏 差,有的信访群众在重复访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形 成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问题相互交织,处理和协调劝返非常 艰难,常常发生重访缠访和无理访。 从容易引发群访形式看,主要集中在有关土地征用补偿 和个别人采取多重手

3、段占有村集体土地、林地、草场等问题。 这类信访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处置棘手,容易引发集体 群访或超级上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二、国土资源信访 量上升的原因分析 国土资源信访数量上升,特别是近年来的急剧上升,是 基于多方面原因形成的。涉土信访问题是源于结构性的问 题,本质上讲还是我们国家在实现社会转型、经济走向现代 化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凸现出来的资源紧张和人口压 力之间矛盾的集中反映,以及社会分配不均衡带来的宏观性 社会问题。其中既有基层政府、行政村依法行政与落实政策 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群众对当前政府征地“不平衡”心理和 担忧心理的原因。 爱民富民政策深入人心。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树

4、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并随 着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免税农民增收的一系列 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维权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20XX 年以来,中央不断重视和加大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保护耕地 和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新闻媒介持续的正反 面宣传和广泛报道,使土地管理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群众想 通过信访渠道解决问题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这是信访量增 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不平衡或对政策理解不透。这是引发信访的一项经 常性原因。特别在土地征收工作中,一是对政策理解不深。 由于农民受文化水平和信息封闭局限,难以准确和完整掌握 有关政策,因此农民在涉及本村土地特别是涉及

5、自身承包地 将被征收时,往往会联想到自身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为准 确了解是否有征收事项、以及征收是否合法、征收补偿标准 等相关信息,农民就会自发想到前往上级政府或国土资源管 理部门信访。二是心理上不平衡。土地征收多是为了因应经 济发展和公共建设需要,因此是一个不间断而长期的过程,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其征收补偿标准也不断提高和完 善。但农民从自身朴素的同地同价观念出发,认为同村土地 补偿标准就应该同价,因而早期土地被征收的农民在对比现 行补偿标准后,往往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频频以信访 方式表达政府应追加补偿的诉求。但新政策只能调整今后而 不能溯及既往。此外,不同区域同地类之间的补偿差异也

6、会 造成“不平衡”心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利用更 新与土地利用现实性间存在差异,同一地类不同区域的地块 可能导致同类不同价,因而致访。三是要求社保的呼声高。 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保工作相对滞后,也是引发征地信访 的一个重要原因。 土地违法行为增多。受经济利益驱动和国土资源部门查 处涉土违法行为局限性影响,群众非法占地和偷盗矿产资源 的现象十分突出,由此引发的举报信访直线上升。在涉及农 村私人建房的信访中,“城中村”及周边村,由于地理位置 的特殊性,受房屋出租、拆迁补偿中等经济利益诱惑,村民 私建乱搭行为层出不穷,常常形成违法占地- 举报 -查处 - 再 违法 - 再举报的怪圈。在偷盗矿

7、产资源的举报中,违法行为 人往往采取“游击战术”,你来我走,你走我动,流动性大, 且对乱采滥挖行为查证困难,查处效果不明显,导致举报不 断。 个别上访“专业户”组织操纵信访。当前,存在个别上 访“专业户”组织操纵村民上访。这些人多是农村社会中的 活跃分子,有一定的活动和组织能力。他们多以上访作为 “生 计”,在农村鼓动农民“集资”上访,组织农民集体上访。 上访过程中为达到个人目的,有的胡搅蛮缠,强词夺理; 有 的甚至还背后组织煽动群众围堵,扰乱办公秩序,对此处理 和协调劝返通常很难。这些人的产生,对于集体访、重复访 及群体性事件数量的上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农村社会 的安定稳定工作有不可忽视

8、的影响。 村干部与个别群众之间的矛盾。在村级换届选举和行政 村调整等时期,一些举报信访在反映土地问题的背后,一般 还牵涉到政务公开、 村财管理、 干部贪占等许多复杂的因素, 群众试图以土地问题为突破口,达到综合问题的解决。 三、现阶段处置信访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针对土地信访量攀升的趋势,我们感到国土资源管理工 作必须认真处理好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支持经济发展 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依法行政与提高工作效率的三个关 系,针对本地区实际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解决土地信访问 题。 出台政策,形成大信访格局。 加强领导,实行严格信访制度。 情法并用,加大信访调处力度。一是做细工作,及时调 处信访。土地信访

9、问题的解决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点一滴地 树立党和政府威信、化解矛盾的过程。土地信访问题关系群 众切身利益,抱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宽容的爱心,对 他们反映的实际问题,用最短的时间,通过最佳的途径,把 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是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 的态度,也利于从根本上维护基层稳定。二是加强巡查,及 时制止违法行为。 四、降低国土资源信访量的对策和措施 重视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注重处理与乡镇政府的 关系。土地信访案件中多数的信访是反映农村私人建房和圈 占土地问题。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凡属个人之间的土地 使用权争议,首先由乡镇人民政府处理,把土地纠纷问题分 散、分解在基层。二是处理好与民

10、事诉讼的关系。凡属于土 地违法行为,要立即按规定程序办案,属于民事案件的,则 迅速引导其到法院民事庭进行起诉。三是处理好与城乡规划 的关系。来访者反映建房地基高低、道路布局、房屋采光等 问题,引导他们到城建部门咨询解决。四是处理好与行政诉 讼、行政复议的关系。及时为群众指明解决其所反映问题的 出路,避免群众的往返,缩短处理时间 提高认识,实现“三个转变”。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 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 信访工作可以疏通和拓宽党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渠道,使各级 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 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 益实

11、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信访工 作的根本,是实践好“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要增强群众 观点,努力实现信访工作“三个转变”。1、变群众上访为 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 决实际问题。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 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 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 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 决实际问题。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要充分发挥桥梁 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 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 题,制定工作

12、预案, 服务领导决策, 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 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 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亟 待解决的问题, 要发挥主体作用, 做到认识到位、 责任到位、 措施到位,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许可行为。不依法办事,不按法定 程序履行职务行为,就很难取信于民,易起纠纷。要坚持依 法行政,并进行日常化、制度化的监督。土地管理一项重要 职能是土地使用许可,包括土地划拨、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农村宅基地和工业用地许可等,要认真查找存在的不足并督 促改进,从而达到普遍提高国土资源行政许可水平的目的, 从源头上消除产生信访的

13、因素。 创新办访机制,引进社会力量。解决信访难题,不能单 单依靠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限的力量,可以考虑试行引进 “外脑”,比如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 运用咨询、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与群众间建立更密切和更多的对话平台,利用多种方式和疏 通多种渠道解决土地信访问题。 严格执法监察, 加大查处力度。 对举报违法用地的信访, 靠解释、调解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必须对举报发现的违 法用地行为予以坚决的查处。一要加强巡回检查, 及时发现、 及时制止 ; 二要查处典型案件,对政府、法人违法占用土地 行为,要敢于查处,不能姑息迁就; 三要加强联合办案,土 地行政主管部门目前在自身缺乏强制手段的情况下,要加强 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和法院的联系,积极争取这些部门 对土地执法的支持与协作,增强土地执法的威慑力; 四要严 格依法行政,对土地违法案件,不仅要依法查处违法用地, 还要依法处理违法用地责任人,取信于民。 建立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