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2019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4275670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君主立宪制(2019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2019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2019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2019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2019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国君主立宪制(2019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君主立宪制(2019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国议会大厦,美国国会,德国议会大厦,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2019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联系单元二:,1、古代雅典民主、罗马法律对近现代西方政治的影响(观点、史实),A、古代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三权分立”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集体管理的新形式等 ),B、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 (史实: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2、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西方的民主制有何不同?,联系单元二:,雅典:直接民主,实质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

2、; 近代西方:间接民主,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的划分,两种划分方法: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革命史观) 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全球史观) 所以,世界近代史中的政治史即是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历史,也就是代议制度形成的时期。,专题线索:,1500年 1640年 1688年1689年 18C中 1765年 1775年 1783年 1787年 1789年 19C初 19C60年代 1871年 1875年,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开辟新航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美国独立后,通过17

3、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而法国和德国在19世纪后期制定了宪法,走上了民主道路。至此,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光荣革命,革命结束,权利法案颁布,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工业革命开始,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美国1787宪法颁布,华盛顿就任总统法国大革命开始,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确立,时间轴与历史大事年表,概念解析代议制,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主要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这是一种间接民主制,

4、最早产生在英国。 反映了社会分工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 需要,体现了公民政治和精英政治的结合。 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等的滥用,通过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代议制,条 件 特点 类型: 作用,经济: 阶级: 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政治的束缚,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启蒙思想构建了未来的理性王国,议会为核心,间接民主; 分权制衡; 两党政治;,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保障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君主立宪制 (英、德;

5、) 民主共和制 (美、法;),考点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考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及特点、“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特点、1832年议会改革,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概念解析君主立宪制,1、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法律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2、代表: 英国,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背景,历史: 经济: 阶级: 思想: 政治:,有限的君权,议会传统,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17C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洛克,霍布斯启蒙思想提供基础,资产阶级革命,补充:英国议会的传统,1、议会的前身,(511世纪)国王

6、颁布法律、赏赐土地或宣战,都要与贤人会议商议。 谢天冰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历史渊源 (1112世纪)封建贵族们利用在大会议中被咨询的机会,对国王施加影响,保护自身的封建权益。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有限王权的传统,第12条 设无全国公意许可,将不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 第39条 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大宪章,思考:大宪章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2、1215年大宪章,大宪章从头至尾给人一种暗示,这个文件是法律,它居于国王之上,连国王都不得违反。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宪章成为永久的见证,证明王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温斯

7、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思考:大宪章形成了英国什么政治传统?,王在法下的传统,1265年西蒙孟福尔 议会制度开端,上院,下院,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 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 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 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 成,又称平民院。,创立英国议会雏形,逐渐形成召开议会 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思考:大宪章与历史上的议会留下了什么传统?,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王在议会,3、议会的形成,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 。,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社会契约思想),反对君权神授 。,霍布斯(1588-1679),洛克(16321704),君主和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人们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

8、了保护人民。 自然权利限制“公权”,最早提倡分权:国王及政府应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行政权和外交权(三权分立)。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 内战:1640年爆发革命,1642-1648开始两次内战 共和: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独裁: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措施、原因) 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原因) 政变(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查理一世重开议会和资产阶级大抗议书),英国资产阶

9、级革命(1640-1688),克伦威尔的活动,议会斗争 内战 巩固成果,大抗议书正式反封建,组建“铁骑军”和“新模范军” 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纳西比战役(1645)攻克牛津(1646) 处死查理一世(1649) 建立英吉利共和国(1649),对内,政治:打击王党势力,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解散议会, 1853年就任 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经济:鼓励工商业发展; 宗教:厉行清教法规,打击天主教势力,对外,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是废?是立?英国人有过多次不同的选择,第一次,他们选择了处死国王;,第二次,他们选择了请来国王;,第三次,他们选择

10、了“进口”国王;,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规律启迪:,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钱乘旦英国通史,归纳总结:光荣革命的影响(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资阶与封建的妥协)。,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政治基础,练习: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

11、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解析 “光荣革命”后国王地位发生了变化,由过去 君权神授转为议会赋予,因此B项正确。,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一系列的法案的颁布,(1)1689年权利法案(开始确立的标志),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4.作用:,(一)确立的法律基础,(2)1701年王位继承法: 进一步限制王权,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的权力, 否定了君权神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英国实现了由“国王的议会”到“议会的国王”的转变) 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

12、位,标志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 实现了英国由人治到法治的社会转型。,3、内容:P37-2,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而征收金钱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请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

13、议会有哪些权利?国王还有哪些权利?,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选举权,言论权,集会权,大宪章,权利法案,继承,限制王权 议会传统 法律手段,限制王权 议会主权 法律至上,发展,传承与创新是一种政治智慧,知识比较: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规律启迪:,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逐渐掌握立法权,成为权力中心,1、责任内阁制,(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概念:责任制内阁: 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内阁 (Cabinet) 原意是“密室”。 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 光荣革命后,他们经常在一间小密室开会,“内阁”和“内

14、阁会议”由此得名。 后来,内阁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被称做责任内阁制。,(二)18C中叶 责任内阁制形成完善(正式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请回答: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行政大权,国王逐渐从有限君主到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内阁逐渐独立掌握行政权 首相指内阁领袖由财政大臣担任,“48小时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15、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请回答:当国王和内阁出现矛盾,内阁如何应对?,首相率全体阁员集体辞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原则一 首相与内阁,共进共退,原则二 内阁向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请回答: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责

16、任内阁制的形成,(二)18C中叶 责任内阁制形成完善(正式确立),1、形成: 2、特点 (内涵) 3、作用:,1721年,沃波尔开创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下院普选产生;首相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组阁 内阁和首相集体对议会负责,在政治上共进退,总揽政务; 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首相掌握行政权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英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成为典型的代议制国家。,(2016年全国卷1)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练一练,【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即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A可排除。当时英王仍然拥有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