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煤矿避灾设计word文档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4138372 上传时间:2020-12-04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河煤矿避灾设计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东河煤矿避灾设计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东河煤矿避灾设计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东河煤矿避灾设计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东河煤矿避灾设计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河煤矿避灾设计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河煤矿避灾设计word文档(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河煤矿东山井位于 蒲县县城东北方向直距25km 处,行政区划蒲县太林乡和克城 镇管辖,其大部分面积在太林乡内。 东河煤矿由原东河(县营) 、汇鑫煤矿(晋煤实业开发公 司)及东山煤矿(村办)等三个小煤窑合并而成。东河煤矿开 采 2 号煤层,该矿原有东山、汇鑫(为一套生产系统)和辛庄 两个坑口,现辛庄井井下资源枯竭已关闭。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C1400002009111220042630 号 采矿许可证 ,东河煤矿井田范围由以下28 各拐点座标圈 定:( 1954 北京坐标系) 1、X=4046500 Y=19527000 2、X=4046000 Y=1

2、9528000 3、X=4045000 Y=19528000 4、X=4045000 Y=19527800 5、X=4044100 Y=19527800 6、X=4044100 Y=19527900 7、X=4043370 Y=19528500 8、X=4043600 Y=19528500 9、X=4043600 Y=19528800 10、X=4043000 Y=19529000 11、X=4043000 Y=19529650 12、X=4042500 Y=19529500 13、X=4042500 Y=19530360 14、X=4041500 Y=19530360 15、X=404150

3、0 Y=19531450 16、X=4041950 Y=19531450 17、X=4041950 Y=19532000 18、X=4040000 Y=19532000 19、X=4040000 Y=19530360 20、X=4040900 Y=19530360 21、X=4040900 Y=19528950 22、X=4040650 Y=19528950 23、X=4040650 Y=19528600 24、X=4041750 Y=19527500 25、X=4041750 Y=19527500 26、X=4043400 Y=19526000 27、X=4044100 Y=19526000

4、 28、X=4044100 Y=19527000 井田东西向 0.8-4.5km,南北向 0.7-4.5km,井田面积 13.334km2。采矿证批准开采2 号煤层,证载能力为66 万吨 /年。 2009 年 6 月 9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太原煤炭气化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河煤矿东山井颁发了煤炭生产许可证, 有效期至 2017 年 6 月 9 日,批准开采 2 号煤层,采煤工艺为高档 普采,生产能力为66 万吨 /年。 东河煤矿现有三处工业场地 ,即主井场地(汇鑫) 、副 井场地(东山井)和辛庄场地,其中辛庄已经关闭。主井场地 现有一个主斜井,装备带宽800mm 大倾角钢绳芯带式输送

5、机, 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副井场地现有副立井和回风立井井筒, 副立井装备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担负矿井的辅助提升任 务,回风立井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 东河煤矿井下布置有两条开拓巷道,装备有高档普采工作 面开采 2 号煤层。 根据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高煤矿机 械化水平及技术水平的指导意见 ,2010 年 6 月,该矿委托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太原煤炭气化(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东河煤矿综采改造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将东 河煤矿的东河、汇鑫与东山井田合并成东河煤矿东山井进行布 置,将东河煤矿的辛庄井田划为东河煤矿辛庄井开采。东山井 井田边界由以下24 各拐点座标圈定: 1

6、.(1)X=4046500 Y=19527000 2.(2)X=4046000 Y=19528000 3.(3)X=4045000 Y=19528000 4.(4)X=4045000 Y=19527800 5. (5) X=4044100 Y=19527800 6. (6) X=4044100 Y=19527900 7. (7) X=4043370 Y=19528500 8. (8) X=4043600 Y=19528500 9. (9) X=4043600 Y=19528800 10. (10) X=4043000 Y=19529000 11. (11) X=4043000 Y=195296

7、50 12. (12) X=4042500 Y=19529500 13. (13) X=4042500 Y=19530360 14. (14) X=4041500 Y=19530360 15. (19) X=4040000 Y=19530360 16. (20) X=4040900 Y=19530360 17. (21) X=4040900 Y=19528950 18. (22) X=4040650 Y=19528950 19. (23) X=4040650 Y=19528600 20. (24) X=4041750 Y=19527500 21. (25) X=4041750 Y=195275

8、00 22. (26) X=4043400 Y=19526000 23. (27) X=4044100 Y=19526000 24.(28)X=4044100 Y=19527000 井田东西向 0.8-2.9km,南北向 0.7-4.5km,面积 10.59km2。 根据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河煤矿综采 改造初步设计 ,东河煤矿东山井井下开采由原来的2 个高 档普采工作面,改造成1 个综采工作面。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 监总煤装 2010146 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的通知 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救发 20101645 号关于

9、推进全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 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 要求,本矿已建设完善了煤矿井下 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安全避险系统,现委托我公司 编制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河煤矿井下安全 避险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系统初步设计 ,设计规模 660kt/a。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 煤矿安全规程 (2010 版) ; 2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215-2005) ;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 总煤装 2010146 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的通知 ; 4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救发20101645 号关于 推进全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10、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工作的通 知 ; 5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 6矿方提供的相关材料。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 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 号和山西省煤炭工业 厅晋煤救发 20101645 号文,坚持安全第一,实事求是, 力求系统简单、先进可靠、合理实用。设计尽可能利用矿井现 有的设施和设备,做到投资少,见效快,确保矿井能够安全生 产,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成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矿井。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矿方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应提供1:500 实测地形图; 2.建议矿方在施工前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

11、节 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河煤矿东山井位于 蒲县县城东北方向直距25km 处,行政区划蒲县太林乡和克城 镇管辖,其大部分面积在太林乡内。 地理座标为:东经110 17 05- 111 21 47 ,北纬 3629 0 - 36 33 10 井田西部有罗南柏油公路(县级)通过,为矿井主要交通 公路,沿此公路矿井至蒲县县城32km,至临汾市 70km。另 外,井田北端的克城镇有柏油公路通往隰县黄土镇和洪桐县赵 城镇,形成了与邻县的交通网络,交通便利。 交通位置图见图1-1-1。 二、地形地貌 本井田位于吕梁山脉南部,区内山梁走向西北东南, 地形复杂, 切割强烈,

12、沟谷纵横,沟谷多呈“V”字型。最 高点位于井田西部,标高1514.5m;最低点位于矿区东南部 山沟内 ,标高 1347.5m,相对高差 167m,属中底山区,为 剥蚀型山岳地貌。 三、河流 井田东南部有大石洼沟、有小溪流入昕水河,属黄河水系。 四、 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低年均气温- 17.7,最高气温可达35.7;最低气温为零下9.2左右 ,年结冰期为 10 月下旬至次年 4 月,冻结深度 0.8-1.0m 左 右 。年最小降水量508.9mm,最大达 2400mm,降水主要集 中于 6-9 月份;年蒸发量为1952mm。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3、 GB500112001(2008 年版) ,本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为 0.10g,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五、井田地质 1.地层 (1)奥陶系( O) 1)中统上马家沟组( O2s) 揭露厚度为 138.90m,下段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层;中段 下部为中厚层状灰色白云岩,上部为深灰色石灰岩;上段上部 为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部为灰色角砾状石灰岩,上部为浅 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石。 2)中统峰峰组( O2f) 下段厚 78.00-123.00m,平均厚度 89.99m,以泥质灰岩 为主,夹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纤维状石膏层,上段厚 39.78-55.99m,平均厚度为 47.89m。上部为深灰色

14、石灰岩, 下部为厚层状石灰岩或白云岩。 (2)石炭系( C) 1)中统本溪组( C2b) 与下伏峰峰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厚5.10-32.90m,平均 厚 17.60m,以铝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含1-2 层深灰色石灰 岩及极不稳定的12 号煤层 。底部多为铁铝层,呈结核状、 团块状褐铁矿,即 “山西式铁矿 ” 。其上为铝质泥岩和铁铝质 泥岩。 2)上统太原组( C3t) K1石英砂岩底到 K7砂岩底,厚 53.94-116.39m,平均厚 度 98.70m 底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下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 夹可采煤层 3 层( 11 号、 10 号层和 9 号合并统称 11 号) 。 中部以 3 层

15、深灰色石灰岩为主( K2、K3、K4) ,夹不稳定的薄 煤层钙质泥岩及1-3 层不可采薄煤层,局部相变为油页岩。 (3)二叠组( P) 1)下统山西组( P1s) 从 K7砂岩底至 K8砂岩底,厚 28.23-46.48m,平均厚度 42.56m,岩性以灰黑色泥岩为主,夹灰白色的砂岩,深灰色粉 砂岩。含 2-5 层煤层( 1 号、 2 上号、 2 号、 3 号、 3下号) , 其中 2 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 2)下统下石盒子组( P1x) 由 K8砂岩底至 K10砂岩底,厚 125.00-185.00m,平均厚 度 155.00mm。下段( P1x1):由 K8砂岩底至 K9砂岩底,厚 35.

16、00-60.00m,平均厚度 50.00m。岩性以灰白色细 中 粒砂岩为主,夹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和蒲煤线。底部k8 砂岩,为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 之,分选较好,孔隙式泥质胶结,下部以灰色、深灰色、灰黑 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1-2 层极薄煤层。中部为深灰色泥 岩,粉砂岩和 1-3 层灰白色中粒砂岩。上部以泥岩和粉砂岩为 主。 上段( P1x2):由 K9砂岩底至 K10砂岩底,厚 90.00- 125.00m,平均厚度 105.00m。岩性主要以灰绿色粉砂岩,灰 紫色泥岩,灰绿色中粒砂岩组成。底部为灰绿色中砂岩,石英 75%,长石 10%,杂基 10%。区域上该断顶部为灰紫色、灰绿 色、鲜红色泥岩,通称 “挂花泥岩 ” ,矿区范围内不发育。 3)上统上石盒子组( P1s) 该组区内出露不全。底部为K10砂岩,中上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