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中国地形和气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407257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中国地形和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九单元中国地形和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九单元中国地形和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九单元中国地形和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九单元中国地形和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中国地形和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中国地形和气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知识清单附:主要地形区分布(空白)图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多种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山区面积广大,开发难度大;平地少,耕地面积比重小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并形成丰富的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地势呈阶梯状,在阶梯边缘地带,形成巨大的水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的分布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

2、南丘陵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山脉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中国的地形四大高原名称 位置和省、区范围 海拔 主要特征青藏高原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4000 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1000 米左右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

3、一部分1000-2000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云贵高原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 1000-2000 米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四大盆地名称 位置与范围 海拔 主要特征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1000 米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500 米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

4、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3000 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500 米以下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三大平原名称 范围 主要特征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 米以下)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 我国

5、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太行山,东至渤海。 低平(多在 50 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 50 米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 10 米以下),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空白)图冬季:南北温差大,一月等温线大体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最低气温在漠河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最低气温在青藏高原,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气温温度带与农作物寒温带:大麦中温带:春小麦、甜菜、大豆暖温带:冬小麦、棉花、苹果亚热带:水稻、油菜、甘蔗、柑橘、茶叶热 带:水稻、橡胶青藏高原:青稞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大

6、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征台风雨:夏季东南沿海台风过境形成暴雨锋面雨带推移规律7、8 月,华北、东北(江淮伏旱 )6 月,长江中下游, (梅雨)4、5 月,南部沿海(华北春旱)9 月迅速南撤10 月退出大陆干湿地区与植被湿润地区:森林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草原干旱地区:多荒漠降水空间: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分布 降水集中在夏季 59 月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时间中国的天气和气候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 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B.地形多种

7、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读图,回答 25 题。2.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3.山脉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4.山脉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

8、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5.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下图为“沿 106.5E 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 68 题。6.图中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7.关于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

9、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C.为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 910 题。地区 甲 乙经纬度 102E,25N 113E,28N海拔(米) 1 891 68一月平均气温() 7.7 4七月平均气温() 19.8 329.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10.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共主要原因是 ( )

10、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 7 月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 1112 题。11.造成地和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环流形势12.地气温可能为 ( )A.16 B.17 C.19 D.18读“我国 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 ,完成 1314 题。13.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 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南地区雨季开始得比江南地区早B.6 月淮河以南地区进入雨季C.8 月江南、华南降雨量少于黄河流域D.9 月我国雨季结束14

11、.分析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不可能由此图得出的结论是 ( )A.东多西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南多北少 D.降水季节变化北方大于南方读“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 ,完成 1516 题。15.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16.此时期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全国气温的极端值开始出现C.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全国东西向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值D.我国在山东同纬度的西部地区出现极端最高气温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右图) ,回答 1718 题。17图中的

12、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A.a B.b C.c D.d18.在我国,具有类似于 da 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A.煤炭资源分布 B.气温水平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表高低起伏读下表数据,回答 1920 题。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海拔/m 纬度 经度北京 31 3955N 11624E兰州 1 517 3603N 10349E福州 84 2602N 11919E甲地 110 3444N 11342E乙地 1 891 2504N 10242E19.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0.下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A

13、. B. C. D.21.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气 2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 ,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23.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24.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重要原因是( )A.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B.冬季风活动异常 C.夏季风活动异常 D.国土面积过大 25.造成我国 1998

14、 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过强,降水过多 B.冬季风势力过弱,降水过少 C.夏季风过强,北方旱,南方涝 D.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26.下列描写能正确反映某地气候特征的是( )A.晴间多云 B.春光明媚 C.风和日丽 D.冬冷夏热 27.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28.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 ) A.国土广大 B.平原面积辽阔 C.地形复杂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 29.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

15、植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那里的气候( )A.终年降水丰沛 B.雨热同季 C.年温差过大 D.夏季时间短 30.寒潮给北京市的环境带来有利影响是( ) A.暴雨增加大气的湿度 B.大风减少大气污染程度 C.寒潮减少病虫害 D.严寒减少交通拥挤现象 31.当暴风雨来临时,假如你在回家的路上,最好的办法是( )A.躲在大树下 B.躲在屋檐下 C.躲在楼群中 D.躲在商店里 32.你知道“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生活特征出现在( ) A.湖北省 B.台湾省 C.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33.每年五月下旬,河北省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再北上。你认为 主要原因是( )A.河南省降水量大于河北省 B.河南省比河北省热的早,小麦成熟早 C.河南省小麦的品种好于河北省 D.河南省的人口比河北省少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据此回答 3436 题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地区代号-2.3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