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4054551 上传时间:2020-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 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的小学的观察日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早晨,我在家门口的草丛里抓到一只蝈蝈。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的身体是绿色的,长着长长的胡须,有六只脚,前四只脚是用来走路的,后两只脚是用来跳跃的。它的嘴是透明的,由四个部分合成。它没有牙齿,吃东西时是先用一只脚抓住,再慢慢用嘴磨才吃进去的。 蝈蝈的尾巴是尖尖的,它总喜欢把脚放在嘴里。它还喜欢往高处爬,如果你把它放在扇子上逗它玩的话,那它不久就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那就很搞笑了。它还会跳跃

2、,跳的也很高。 蝈蝈唱歌是靠翅膀摩擦发出声音来的,而不是用嘴巴唱歌,它是天生的歌唱家。 蝈蝈也爱吃蝗虫。我在蝈蝈的笼子里放了一条蝗虫,一会儿,我想把蝗虫拿出来玩,一看,蝗虫没了,难道是它钻出来了吗?为了验证一下,我再抓一条蝗虫放在里面,这次我看清楚了,蝗虫是被蝈蝈慢慢啃掉的。我只知道蝈蝈爱吃蔬菜和草,可怎么也没有料到,蝈蝈竟然也吃昆虫。原来,蝈蝈也算是益虫呢! 我喜欢蝈蝈,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欢乐。 田野中,小麻雀们那活泼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枝头末梢上跳跃,忽儿成群地飞过天空,留下“叽叽喳喳”的美妙歌声。小麻雀是每时每刻都那么欢快的小鸟。 让我们仔细欣赏小麻雀它那滑稽的打扮吧!一顶土灰色的帽子带在

3、头上,黄澄澄的小眼睛总是好奇地瞅着四方;那有光泽的小肚皮上盖着一层软软的灰白色的绒毛。还有它那迷彩服的羽毛也很有特色。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小麻雀,好像一个十分机灵的小顽童,十分惹人喜欢。每天早晨,我总能看见不远处的老柳树上一群小小麻雀在叽叽喳喳的高谈阔论,它们或在树枝上蹦来蹦去地锻炼身体。或凑在一起,海阔天空地侃起大山。若有情况,一群小麻雀就忽地一下惊慌地飞起,在天空中盘旋,等了好久,确定并没有什么危险时,才小心翼翼地回到柳树上,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小麻雀又是一种噪音监测器,这是科学家下的定论。不错,每当中午,我家门前出现人流不息,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时,小麻雀便躲起来,它好像对人类的热闹情形并不感

4、兴趣,甚至有些反感呢!当夕阳懒洋洋地躺在云端里,熙熙嚷嚷的人流,声竭力嘶的车马总算安静下来时,顽皮的小小麻雀便又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跳出来,怕着翅膀,舒展舒展筋骨,滋润被废气呛哑的嗓子,高歌几声,它总能给疲劳一天的人们带来大自然的轻松气息,让人感到生活的乐趣。 当月亮爬上了树梢,小麻雀各自回到窗里,或谈谈今天的见闻,或说说明天的打算小小麻雀实在讨人喜欢。哦!差点忘了,告诉你吧,过去除“四害“运动中也有小麻雀的名字呢!幸亏科学研究发现小麻雀每年要吃许多害虫,为小麻雀们极力申冤,才使无辜的小麻雀得以“平反昭雪”,才使今天的小麻雀又能重见天日,快乐地在大自然里生活。 小麻雀貌不惊人,平淡无奇,可它是

5、一种益鸟,它是大自然中的小精灵,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珍惜它,保护它! 今天,经过全家集体讨论,决定种豆芽,观察记录它的成长。晚上,我抓了2把绿豆放在一个大碗里,洗净再浸满水。 今天一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绿豆,通过一个晚上的浸泡,绿豆比之前都大了将近一半左右。我找来一个孰料小箩筐,将绿豆倒进去,用厚厚的纱布盖紧,再将校箩筐放在一个小碗上面,慢慢地浇水,直到有水流入小碗。最后将他们移至角落。 下午,摸摸纱布,有点干,于是再浇水。晚上睡觉前,再浇水一次。 起床第一件事情还是去看绿豆,不知道有怎样的变化,揭开纱布,只见绿豆比昨天更加膨胀了,有一些涨破了皮,我心里很高兴,绿豆们开始生长了。下午、

6、晚上各浇水一次。 早上,揭开纱布,“啊!”我高兴地叫了起来,几乎说有的绿豆都涨破了皮,有四分之一还长出了“小须”。很成功。下午、晚上各浇水一次。 今天,绿豆长的更好了。几乎所有的都张出了“小须”,有些已经有1厘米长了,白白的、细细的,豆壳已经脱落,挂在嫩黄色的豆瓣上,很是可爱。继续浇水。 酷暑,热!绿豆芽们茁壮成长,将纱布拱得老高老高,他们平均有6厘米了,最长的都接近10厘米了,直径接近1。5毫米了。我仔细地将一些没能发芽的烂豆挑出,然后加水,用纱布盖好,压紧。压紧是为了能让绿豆芽长得更加壮实。 绿豆芽们越长越长了,最长的有15厘米了,直径超过1。5毫米,有的已经超过2毫米了,豆瓣有黄色的,也

7、有黄绿色的,豆芽细长细长,亮晶晶的,非常好看。 大家有没有见过小狗打架啊,但我可是亲眼见过! 星期六,我刚一到奶奶家门口,就看见两只小狗在为了争一块骨头打的不要开交。那只小黄狗先是抢到了骨头,只见它咬住骨头,拔腿就跑,小黑狗可是不干了,它毫不示弱的追了上去,就这样,它们追来追去,又跑了回来。 小黄狗终于发怒了,扔下骨头,一下子把小黑狗扑在了地上,一口咬住了小黑狗的脖子。小黑狗使劲的挣扎着,嘴里还“嗷嗷”的叫个不停,一声比一声叫的更响亮。过了一会儿,下面的小狗不再挣扎了,声音叫的也越来越小了,我以为它屏弃了那块骨头,刚想上去帮它,只见小黑狗突然一抬头,挣脱小黄狗的同时,卡住了小黄狗的脖子。小黑狗

8、翻过身来,又咬了小黄狗几口,小黄狗凄惨的叫着,灰溜溜的逃走了!战争终于结束了。小黑狗大摇大摆的走到骨头跟前,津津有味的啃起了自己的“战利品”。 我亲眼目睹了这场“狗王争霸”的激烈场面。真是一场有趣的“战争”啊! 今天我们家来了几位新“朋友”,那就是可爱的金鱼。妈 妈把它们从袋子里请出来,又准备了一个大鱼缸,接上水,把鱼放进水缸里,这就是它们的新家了。 不久,缸里长出了青苔。鱼很喜欢有青苔的环境,那翠绿的青苔不仅为鱼儿提供了氧气,还成了鱼儿天然的食物。金鱼吃青苔的样子很可笑,它们嘴咬住青苔,好像要把青苔从鱼缸壁上撕下来,鱼头摇得很厉害,像是在跳摇头舞,然后再把青苔吞食进去。有一天,我把妈 妈做的

9、面包碾碎往鱼缸里撒了一点,金鱼好像十年没吃过东西一样,猛探出头来,把那面包渣吃得一干二净,金鱼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面包大餐。 金鱼的眼睛鼓鼓的凸出来,像是要掉下来一样。最美丽的是金鱼的尾巴,像是轻盈的蝴蝶,在水中摇曳舞动。金鱼没有眼皮,所以睁着眼,尾巴下垂,立在缸底“站”着睡。据说金鱼在晚间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会找一个受外界影响较少的位置停留下来,呼吸缓慢、前鳍极少的动作仅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而已。 金鱼还喜欢凑热闹,我坐在鱼缸旁边,拿着一本书,正看得入迷,歪头瞟了金鱼一眼,发现它也盯着那本书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的看着。什么,那金鱼会看书,真奇怪! 一天天过去了,我与金鱼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想随着“

10、友谊”的加深,对这些朋友会有更多的了解和发现。 最近,我对观察小动物发生了兴趣。家门前的草丛里我经常发现蜥蜴,只是苦于抓不住它。今天,有一只小蜥蜴居然从草丛里爬到我家门口,我一把按住了它,连忙把它放进一个小瓶子里。在科学课上,我知道蜥蜴是一种爬行动物,俗称“四脚蛇”。身上有细鳞,尾巴非常长,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速度极快。 看着瓶子里的小蜥蜴,我想看个究竟。我开始逗它玩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瓶子里,并从蜥蜴的腹部来了一个“猴子捞月”,没想到被它咬了一口,我紧张极了,生怕咬了会中毒。哪知道一点也不疼。我想:它一定没有牙齿,也没他们说的那样有毒。“我就大胆地把蜥蜴从瓶子里掏了出来。它确实没有

11、尖尖的牙齿,手摸上去有点粗糙。这时,我发现它好象要睡了,过了一会儿,它果然把眼睛闭上了。蜥蜴和人一样也有作息时间啊! 我爱小蜥蜴,可爱的小蜥蜴! 今天,妈妈给了我一把黄豆,我就用它们来生豆芽。 我把黄豆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黄豆宝宝圆滚滚的,仿佛穿了一件金色的衣服,它们摸上去滑滑的、硬硬的。我把黄豆放在盘子里,先给它们洗了一个澡,看着黄豆闪闪发亮的样子,真让我爱不释手。我把水控出来,刚想用凉水泡豆子。妈妈走过来建议我说:“用温水泡豆子好一些!”我把温水倒在了杯子里,没过了黄豆宝宝,就开开心心地跑出去玩了。 第二天一早,我去看这些豆子。啊,黄豆宝宝都变了模样。它们变得又大又肥,撑破了肚皮,露出

12、了白白的身体。它们再也不是圆溜溜的了,都变成里椭圆形。我把它们捞出来,怕它们冷,不爱发芽,我还给它们盖了被子呢!我每天都给黄豆宝宝浇水。又过了两三天,乳白色的小芽钻出来了,黄豆宝宝变成了小蝌蚪。我高兴地说:“我的黄豆发芽喽!我的黄豆发芽喽!”我还是细心地照顾它们,每天放学都要先看看这些黄豆宝宝。每次掀开被子,这些黄豆宝宝都像和我打招呼呢!它们长得非常快,两天之后,豆芽足有两厘米长了,妈妈说能够吃了。可是我舍不得吃,就把它们放到太阳底下。晒了太阳之后,黄豆宝宝又变成了绿色。我心想这黄豆宝宝可真调皮呀!不但会变样子,还会变色呢!这可真有趣! 生豆芽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万物生灵都有它们生长变化的规律呀! 【小学的观察日记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