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 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54004059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 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光合作用 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光合作用 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光合作用 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光合作用 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 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 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合作用第3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解释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2. 通过探究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较全面地了解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3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探究对叶绿素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条件。【教学难点】1. 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2实施实验过程中单一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

2、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特别强调场所。(2)是不是整个植物体都含有叶绿体?哪些器官含有叶绿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体的哪些部分是绿色的,从而得出“叶片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的结论。)(3)叶的结构特点有哪些适于接受阳光?哪些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学生】思考问题。二、 讲授新课(一)活动观察叶片的结构创设实验情境,体验探究过程(1)探究切片方法,制作临时切片设问: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较好地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经片刻思考后,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可用显微镜;有的提出要先将叶片切薄。教师

3、适时插问:怎样才能将叶片切薄?学生的说法不一。有说横切;有说切去表皮,然后看叶的里面;有的说斜着切;有的说竖着切。教师:到底怎样切才好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己试试就知道了,桌面上准备的器材由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学生切片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安全问题。)(2)明确观察目标,观察临时切片学生在观察临时切片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叶片的细胞中哪些是绿色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说出这些细胞的名称吗?你能看到气孔吗?构成气孔的细胞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叫什么细胞?叶片的结构包括哪3部分?你所看到的这3个部分的细胞各有什么特点?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引导学生主

4、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边观察玻片标本,一边根据课文的知识,来认识叶片的结构,从而达到自主探索的目的。(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制作并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创设交流情境,分享探究成果学生在显微镜下对叶片的结构作了充分的观察之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和发现与同学交流。(1)交流看法学生踊跃发言,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叶片分表皮、叶肉、叶脉3个部分;叶肉细胞是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体。由于个体认知差异的客观存在,学生在解答时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与课文有很大出入。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表皮都是绿的。气孔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它们叫保护细胞,等等。这些不同的看法,学生

5、通过辩论和进一步的观察,最终应该得出正确结论。(2)交流成果由每小组选出制作得最好的一份玻片标本,由教师通过显微摄像投影到屏幕上。教师要求学生边观看边评判,选出自己认为做得好的玻片标本并说出理由,再由作者介绍其做法并加以说明。(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提前二至三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培育出不同条件下生长的幼苗,要求学生课外分组讨论哪些因素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并在上本节课时以组为单位自选实物证据。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探究活动的中心是假设的提出。促生假设,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显示几组各种绿色植物图片)【教师】绿色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绿色也给我们带来

6、了无穷的深思与遐想,这些植物为什么会呈现绿色呢?【学生】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教师】叶绿素的形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呢?引导学生依据问题推理、分析,各组同学依据实物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展开讨论,说出本组的观点,及时的给予评价。第一组:(展示青萝卜)露在外面的部分呈绿色,埋在土中没见光呈白色,我们小组的观点是叶绿素在阳光下能够形成。第二组:我们组觉得叶绿素在灯光下也能够形成,比如:有的商场窗户都被挡住了,室内用灯光照明,在里面养的花也长的非常茂盛,花的叶也能够呈现绿色,所以我们组认为叶绿素在灯光下也能形成。第三组:到了秋天,树叶由绿变黄了,我们小组觉得叶绿素的形成需要适宜的温度。第四组:我们组觉得

7、叶绿素在哪一种光下都能形成,不管是阳光,还是灯光,我们组的观点是叶绿素在光下能够形成。第五组:我们看到的绿色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我们认为土壤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探究实践、共同发展提出问题:你们如何证实本组的观点?重现实验情景:学生在活动中培育不同条件下生长的幼苗。各组从教师处领了三种种子:萝卜、黄豆、麦种。第一组:用两个花盆,每盆都播了三种种子,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暗室内。第二组:用两个花盆,每盆都播了三种种子,一盆放在灯光下,一盆放在暗室内。第三组:用两个花盆,每盆都播了三种种子,两盆均在室内用同亮度的灯照射,一盆放在室温下,一盆放在低温下。第四组:用两个花盆,每盆都播了三种种子,一盆放

8、在灯光下,一盆放在阳光下。第五组:用两个烧杯,每个都放置了三种种子,其中一个放土壤,一个是营养培养基。两个烧杯都放在阳光下。展示幼苗,得出结论第一组:阳光下幼苗呈绿色,较粗壮,暗室幼苗呈黄或白色,较软弱。结论:阳光能促进叶绿素形成。第二组:灯光下幼苗呈浅绿色,较粗壮,暗室幼苗呈黄或白色,较软弱。结论:灯光也能促进叶绿素形成。第三组:适温培育幼苗呈绿色,较粗壮,低温培育幼苗呈黄或白色,很弱小。结论:适宜的温度才能促进叶绿素形成。第四组:灯光下幼苗与阳光下幼苗相比较,绿色略浅些,茎叶略弱些。结论:光线的强弱影响叶绿素形成。第五组:两个烧杯的幼苗均呈绿色,较粗壮。结论:土壤不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总结

9、1种子萌发后,子叶、叶片和茎的表皮都会产生叶绿素,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2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拓展创新,回归生活要求学生回家用蒜瓣为家里培育蒜苗,这样既可以为家里增添一抹绿色,还可以为家里增加一道小菜,学生品味着生活,体验着成功的快乐,真是其乐融融。并探究下列问题:1叶绿素的形成还与哪些条件有关?2不同颜色的光会不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三)光合作用的原理、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意义【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学生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1光合作用的原理是什么?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可以用公式

10、表示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绿叶是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它的“厂房”(场所)是叶绿体,生产设备是叶绿素,动力(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以淀粉为主的有机物和氧气。3. 光合作用的实质【学生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光合作用过程中包括哪些方面的变化?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两方面的变化:(1)物质转化过程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2)能量转化过程利用太阳的光能,在把无机物制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为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学生讨论: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4. 光合作用的意义【学生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1)植物的营养物质、人和动物的食物来

11、源,人类多种使用材料的来源。淀粉在植物体内再经过复杂的变化,进一步变成脂肪和蛋白质等其它养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成的有机养料(物)不仅供植物本身的需要,而且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食物来源。此外,许多工业原料,如棉、麻、糖、橡胶等,也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明)(2)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绿色植物制成的有机物里贮藏的能量,除了供给植物本身和其它生物的需要外,也是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来源。人类普遍利用的能源,如柴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都是现在或过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太阳能。(举例说明)(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光合作用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大气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比较稳定,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结果。可以说,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四)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你能根据以上知识举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的例子吗?展示韭黄实物和学生分析总结,进一步阐述光合作用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三、随堂练习建议使用:【同步测试】第1节 光合作用 第3课时.doc。四、小结【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