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限时集训一制度自信含解析239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54004031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限时集训一制度自信含解析23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限时集训一制度自信含解析2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限时集训一制度自信含解析23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限时集训(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记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这一变化()A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统治B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D加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B根据材料“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可知,西周时期周天子确立起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强化了与诸侯的等级区别,加强了对地

2、方的统治,故选B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并未建立起集权统治,排除A项;贵族政治在西周之前已经确立,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是天子和诸侯关系的变化,并未扩展至民族关系,无法体现加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排除D项。2(2020龙岩质检)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B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为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控制,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故选B项;材

3、料只体现出政治制度的规范,没有反映出道德的教化,与“礼”的治国理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地方的自治,排除C项;材料“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说明政治制度的变迁反映出乡村基层组织也有制度的创新,排除D项。3“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西汉时,三老可直接与官吏交流政策,参与政治、督促百姓缴纳赋税等,进行基层的统治。统治者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官吏下达给三老,三老吸收消化后,劝导百姓服从统治者的意志,带领百姓学习并服从国家的各种政策。由此可见,汉代()A三老地位明显高于基层官吏B皇帝通过尊崇三老以稳固统治C统治者重视发挥三老的作用D三老的设立利于消除地方割据C材料表明汉代统治者除了利

4、用官吏管理外,还“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官吏下达给三老”说明注重发挥地方基层组织三老的作用,故选C项;三老是地方基层组织,其地位是低于基层官吏的,排除A项;汉代注重发挥作为基层组织三老的作用,无从体现“尊崇”,排除B项;三老不是国家政权的正式官吏,谈不上消除地方割据,排除D项。4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A限制了土地兼并B强化了君主专制C加强了国家治理 D解决了王国问题C根据材料“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

5、种有关政策的依据”可知,上计制度使国家赋役征派、政策制定更有据可循,加强了国家治理,故选C项。5唐代城市居民虽有“坊郭户”之称,但没有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则实行城乡分治,在户籍制度上单独设立城镇户口的“坊郭户”户籍。坊郭主户还单独划分为十等,承担赋税与“科配”(临时性赋税)等;坊郭客户则为城镇贫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唐代城市居民独立意识较弱B宋代积贫积弱财政困难C宋代理学更为关注民众疾苦D宋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D从题干中唐朝对“坊郭户”未单独设立户籍,到宋代设立城市居民的单独户籍,分主户和客户,坊郭主户按等次承担赋税可知,宋代出于管理与征税需要进行的户籍管理的变化,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结

6、果,故D项正确。6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汪克宽在其环谷集郑长者传中这样记载:“乡邑讼理不决者,往往求直于长者,无不惭服而去。”以下理解合理的是()A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央集权的弱化B长者积累了更多诉讼经验C基层自我管理是国家治理的补充D理学成为司法判决的依据C材料中强调乡村中有纠纷不能自己解决的,经常求助于德高望重的长者,最后都惭愧、信服而归,这是地方自我管理对国家治理的有益补充,故选C项。7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叛籍者,罪同。”明朝此规定意在()A变革元朝的

7、户籍制度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 D严格限制人身自由C“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表明明朝不准更改户籍,不是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故A项错误;明朝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和“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叛籍者,罪同”表明明朝是在规范户籍登记和管理,故C项正确;明朝严格限制人身自由与材料的内容规范户籍管理不符,故D项错误。8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

8、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A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C破坏了民族团结D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B“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表明能有效地执行中央的政策,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治理,故选B项。9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表明当时()A封建旧势力严重阻碍了革命工作B中共在积极探索基层

9、治理的方法C中共在农村积极地开展土地改革D破除封建迷信是革命的首要目标B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基层干部“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表明其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方法,故选B项;材料中农民的祈雨仪式反映出传统习俗的影响,并非封建旧势力的阻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C项;材料说明破除封建迷信是中国共产党地方治理的重要任务,无法推断是其首要目标,排除D项。10新中国成立之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将“除旧与布新”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方向与目标,扫除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在全国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新社会风气。其主要目的在于()A继续完成民主革

10、命任务B适应政治经济建设需要C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D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政治上需要巩固政权,在经济上需要恢复国民经济,在思想文化上需要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在外交上需要打破国际社会的孤立。材料中“社会风气治理运动”意在通过一场社会风气的治理达到符合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故选B项。11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泛雅典人节”中的一些比赛项目规定必须以部落为单位参赛,赛前训练、置办装备所需的资金由参赛单位筹备,奖品授予获胜部落的全体公民。这类比赛()A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基础B加强了雅典社会团结与认同C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D强化了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B材料中的比赛项

11、目强调必须以部落为单位参赛、筹备和发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举措能够加强部落的团结与认同,也就促进了雅典社会团结与认同,故B项正确;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剥夺贵族的政治权利,故C项错误;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削弱,故D项错误。12“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A君主立宪制仍未建立B地方权贵操纵地方选举C基层治理制度极其混乱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D根据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可知,英国民主制度不健全还需完善,故选D项;1689年权利法

12、案颁布后,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一些地区,地方权贵操作确定议员,而不是所有地方,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一些选区,没有涉及基层治理,排除C项。1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对国共两党各自治国的成败自有看法,他曾提出这样的论断,说蒋介石搭建起了近代中国的上层架构,毛泽东则解决了下层乡村组织的重建问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蒋介石完成了近代中国上层架构的重建问题B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中国政治近代化C毛泽东完成了近代中国下层的乡村组织的重建问题D毛泽东领导的农村革命道路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D根据题干黄仁宇认为“毛泽东则解决了下层乡村组织的重建问题”可知,其肯定了毛泽东在理论建设和革命道

13、路等方面的作用,即毛泽东所独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对中国的近代化作用非常大,故选D项。14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次一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这是因为改革()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B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C材料“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次一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体现了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改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克里斯提尼改革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有关,故C项正确。151213世纪西欧城市产生了行会。马克思认为:“

14、联合起来反对勾结在一起的掠夺成性的贵族的必要性,在实业家同时又是商人的时期对共同市场的需要全国的封建结构所有这一切产生了行会。”而中国的唐宋时期也产生了行会,“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二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行会制度加剧了商业竞争C二者都是工商市民反封建的结果D二者都带有经济垄断性质D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行会产生后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中叶以后,故A项错误;行会的指导原则是排除竞争,对内是用一切办法来为所有会员提供平等的机会,对外则是为本行业取得垄断地位,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行会是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不

15、是反封建的结果,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我国古代基层社会在秦汉时期已形成“官、绅、民”三种力量格局。传统中国社会的乡绅是国家权力体系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是乡村社会的建设者,他们自觉塑造乡村风俗和承担维持社会治安的责任。一方面,“家国同构”式的、“国家渗透社会”的古代社会形态形成了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两种力量,即官僚制与乡土秩序。“乡绅之治”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将文化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力。“乡绅之治”所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文化权力政治化的结果,是附属于专制王权阶层的。另一方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社会中如果没有同国家权力抗衡的自治组织或团体,国家就会通过层层官僚机构将偏离于公共利益的强权意愿直接贯穿到社会底层。中国古代乡绅,尤其是本籍乡绅,相近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使其带有强烈的情感和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