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53987461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7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7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7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7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生态环境问题2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制定于()A1979年B1983年C1989年D1999年3环境法中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体现的生态规律是()A“物物相关”律B“负载有额”律C“相生相克”律D“协调稳定”律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分别用不同的

2、颜色加以表示。其中预警级别最高的是()A蓝色B红色C黄色D橙色5下列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主要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也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它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物质关系C它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D它是受自然因素制约的思想社会关系6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是()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地方司法机关7首次确立了公众参与原则,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决策的法律是()A环境保护法B环境影响评价法C大气污染防治法D行政许可法8根据我国刑法第338条的规定,构

3、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后果特别严重的()A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B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C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D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9从理论上讲,对污染物排放实行防治的直接方法是()A对污染源实行行政管理B实施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C运用经济和市场的方法D对产业合理规划布局10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A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B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缴纳排污费C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D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11依照

4、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A可以建设永久性固定的噪声发生源装置B可以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有关的项目C可以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D可以建设高压线铁塔等产生电磁辐射的装置12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造成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限期治理B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限期治理C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停业或者关闭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停业或者关闭13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主要任务是()A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B防治

5、机动车船污染C防治煤烟型污染D防治臭氧层破坏14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首要原则是()A无害化B减量化C资源化D当量化15依照我国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法规的规定,为日常生活需要,可以直接向经营企业购买零星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一般不超过()A一千克或一千毫升B八百克或八百毫升C五百克或五百毫升D三百克或三百毫升16当船舶发生海难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重大污染损害的,法律规定有权强制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措施的部门是()A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B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D军队环境保护部门17土地复垦的责任原则是()A谁收益,谁复垦B谁破坏,谁复垦C谁占有,谁复垦D谁使用,谁复垦1

6、8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是()A经济优先B社会优先C技术优先D生态优先19野生动物按保护程度可分为()A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B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D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水土流失的民事侵权责任实行()A过错责任制B过错推定责任制C无过错责任制D公平责任制21我国草原法规定,草原所有权属于()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D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或个人所有22国际法历史上第一个因跨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与赔偿的案例是()A太平洋海豹仲裁案B墨西哥金枪鱼案C加拿大金枪鱼案D特雷尔冶炼

7、厂仲裁案23在国际环境法中,被称为“谨慎原则宣言”的是()A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生物多样性公约D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24迄今为止,国家环境条约体系中出现最早、发展最成熟、内容最丰富的条约体系是()A海洋环境保护条约体系B大气环境保护条约体系C生物多样性保护条约体系D水资源保护条约体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5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内容包括()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D环境标准E其

8、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26下列情形中,不需要缴纳排污费的是()A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B排污者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设施、场所并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C排污者因超标排污已经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的D达标排放水污染物的E达标排放噪声的27在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A法定取得B开发利用取得C强制取得D天然孳息与自然添附取得E确认取得28海洋污染限期治理的适用条件包括()A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的B未缴纳排污费的C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D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E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的29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上的“噪声敏

9、感建筑物”包括()A医院B学校C机关D科研单位E住宅30因科学研究等特殊需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的活动有()A在禁渔区捕捞B使用禁用的渔具C在禁渔期捕捞D捕捞重点保护的渔业资源品种E使用禁用的捕捞方法31我国对文化遗迹地的保护手段包括()A作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加以保护B划为单独的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加以特别保护C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D作为普通区域的组成部分采取特别措施加以保护E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32以下关于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国际环境合作原则要求所有国家承担相同的国际环境保护义务B国际环境合作是保障

10、所有国家有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的重要途径C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国际环境合作D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有权参与国际环境合作E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应当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3什么是环境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哪几类?34简述“环境噪声”与“环境噪声污染”的区别。35简述我国耕地占用补偿制度。36简述关于持久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为缔约方确立的减少或消除持久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式。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7题8分,第38题12分,共20分)37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宁可故意超标排污,也不采取措施治理污染,造成“企业受益、百姓受害、

11、国家治理”的不公平现象。试针对这一现象从立法、行政和司法的角度分析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在实施中存在的障碍。38试论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原理以及我国与之密切相关的环境法律制度。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小题12分,第40小题8分,共20分)392006年底,某市政府计划在某居民小区上风向1公里处兴建一个大型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建设单位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征求了公众的意见,小区居民纷纷对该项目表示反对。鉴于小区居民的反对,建设单位在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未编制公众参与篇章,也未附具不采纳公众意见的说明。某市环保部门受理并批准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此小区居民不服,认为某市环保

12、部门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并要求某市环保部门提供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审批依据。但某市环保部门以保密为由予以拒绝。小区居民遂向上级环保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要求撤销该批准决定。问:(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立法的规定,小区居民的请求是否具有法律依据?(2分)(2)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在公开环评信息方面负有哪些义务?(6分)(3)某市环保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如何对待小区居民的意见?(4分)40某大型化工企业建于1995年,其生产废水通过排污管道排向附近的某水库。10年来该企业排放的污水一直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未造成过水污染事故。2006年夏季的某一天,承包水库养鱼的渔

13、民发现大量死鱼漂浮在水面,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经对死鱼解剖化验,渔业部门发现鱼类死亡是某种化学物质积累所致,而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该化学物质。于是,渔民依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第55条关于“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的规定,向法院提起了民事损害赔偿诉讼,要求化工厂赔偿损失。化工厂认为,我国民法通则(1986)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而其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既不违法,也不会造成水污染,所以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问:(1)本案的审理应当使用民法通则的规定还是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为什么?(3分)(2)本案中,化工厂拒绝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