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3986327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设计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第三课 我是一名小学生课时建议:二课时授课时间: 单元概述:本单元设计了许多操作性强、趣味浓厚的活动,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获得认识,养成习惯。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呈现上,注意选取儿童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材料,如一年级学生对玩卡片非常感兴趣,我们联系学生的这一生活实际,在“认识新朋友”主题中选用了“制作小名片”活动,学生通过绘制卡片、交换卡片等活动,尽快熟悉同学和老师,适应学校生活。此外,教科书还选用了大量的学生实际生活照片,学生在学习时,倍感亲切、真实。课题:我是一名小学

2、生 年级: 一 教材版本: 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 引导学生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与快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享受愉快的学校生活。在各项活动中,懂得与他人合作,初步掌握简单的生活常识,并引发对生活问题的思考,如,下雨时在什么地方等家长来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与快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享受愉快的学校生活。2.引导学生学生初步认识学校规则、纪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纪律观念。3.培养学生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教材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体验,对同学、老师也日渐熟悉,刚入校时的新鲜感、紧张感慢慢消失了,学习、活动内容越来越多。几个月的学校生活使学生既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又品尝过失败的滋味,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学校生活,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初步认识规则、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在各项活动中要懂得与他人合作。教科书正是基于这一点而设计的本主题活动。“天天不迟到”主要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起床、离家、上学路上等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怎样做才能保证天天不迟到。 “上学真高兴”引导学生关注、发现自己的优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更加主动地参与学校生活。 “平平安安回家去”引导学生明确放学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并做到平平安安、按时回家外,还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不在大树下避雨,下雨时在合适

4、的地方等家长来接等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搜集自己获奖的证书。 2. “我”和“同学”共同商定拍照方案,准备相机,选择背景。教师准备:儿歌、教学课件。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体验,对同学、老师也日渐熟悉,学生做到见了师长、同学要主动打招呼,打招呼时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要创设起床、离家、上学路上等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怎样做才能保证天天不迟到。引导学生关注、发现自己的优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更加主动地参与学校生活。学生不是很明确放学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如,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不在大树下避雨,下雨时在合适的地方

5、等家长来接等等。教学设计思想:本课的学习活动侧重于学生的讨论、交流、表演、感悟,教师要做好相应的组织工作。首先,从儿歌入手并结合离学生最近的生活或人物,更使学生有亲近感。通过交流课前的采访所得,创设起床、离家、上学路上等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怎样做才能保证天天不迟到。接着学生在组内、班内交流:“上学真高兴”。 引导学生关注、发现自己的优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更加主动地参与学校生活,再接着让学生明确放学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并做到平平安安、按时回家外,还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不在大树下避雨,下雨时在合适的地方等家长来接等等,课堂总结再次点题加深认识,做一名

6、小学生的自豪与快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享受愉快的学校生活。教学重点:1认识学校规则、纪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的学习活动侧重于学生的讨论、交流、表演、感悟,教师要做好相应的组织工作。1.从儿歌入手,激发学生兴趣。2.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讨论。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上学真高兴的心情4.“说一说”、 “演一演”等活动贯穿整堂课。课程资源开发:1.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向老师家长了解怎样做才能上学天天不迟到。2.学生搜集获奖学生的证书、获奖作品等在班内展示。3.教师结合班内实际放

7、录像:为班里某个同学上学不迟到、获奖证书、比赛、课余时间认真练习的镜头等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感受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与快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享受愉快的学校生活。教学条件说明:1城市学生由于条件较好,家长重视,可以重点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生活体验,感悟怎样做才能保证天天不迟到,做一名自豪与快乐的小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享受愉快的学校生活。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交通的制约,引导学生提醒家长重视、关心自己的孩子,按时送孩子上学。教学进度建议:本二级主题大约需要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通过学生课前活动,课上交流讨论,组织学生用说一说和表演的方式怎样做才能保证天天不迟到,做一名自豪与快乐的

8、小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享受愉快的学校生活;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明确放学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并做到平平安安、按时回家外,还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不在大树下避雨,下雨时在合适的地方等家长来接等等。本次教案设计侧重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听这是什么歌?你喜欢听吗?会唱吗?会唱的一起唱。(课件展示:播放上学歌) 【设计意图:从儿歌入手,学生喜欢听的歌,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看了这首儿歌你想说点什么呢?(教师适时板书:天天不迟到)【设计意图:通过听儿歌谈感受,每天高兴上学去,天天不迟到】二、互动交流,体验感悟:天天不迟到 (一)天天不迟到 1指导学生看第

9、一幅图(课件出示),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学生早晨自己早起床,上学不迟到。小组交流时,老师还有个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小组成员发言要有秩序,不发言的成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2)组长做好记录。 2. 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课件出示),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学生穿好新衣服,戴上小黄帽,与妈妈说再见,出门上学去。3. 指导学生看第三幅图(课件出示),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学生排队走。4. 指导学生看第四幅图(课件出示),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学生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5. 指导学生看第五幅图(课件出示),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学生路上不逗留,逗留会迟到。6. 指导学生看第六幅图(课件出示),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学生到了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课堂小结:学生上学天天不迟到,应该如何去做:早起、有礼貌与爸妈再见、过马路注意安全、路上不逗留、见到老师要问好【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启发学生上学天天不迟到,知道如何去做。】(二)上学真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