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上传人:月亮 文档编号:153985901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1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

2、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活动过程:一、我来说背景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二、我是商鞅学生介绍商鞅三、商鞅变法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意思是:治理

3、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1、分组讨论:(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2、学生交流。四、读史明鉴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3、学生讨论交流。(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五、我来评商鞅课件出示:司马迁说,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制,不择手段,非常

4、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苏轼说,他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并统一全国,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即灭亡。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小组讨论交流)六、以史为鉴1、提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改革的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治者的支持;符合人民的意愿;改革者的创新进取精神2、你能说说秦国由弱到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吗?我们应怎么做?(勇于改革,善于用人)(改革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教育。)七、课外探究战国时期各国

5、都纷纷变法,请你查一查其他国家的改革情况及其对各国产生的影响。(提示: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等)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2【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秦国七雄的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特点,了解秦孝公的继位和商鞅到秦国,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对秦国的影响。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概括,培养分析历史图片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秦孝公、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讨

6、论、比较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遭遇阻力的学习,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认识到改革也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难点:1、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理解。2、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谈话导入新课破题导入。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总结。发言,思考。讲授新课一、秦孝公求贤1、观察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后归纳,讲解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趋势。2、阅读。为什么“求贤”?结果如何?补充舌战。观察发言,在老师的

7、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归纳。二、商鞅主持变法1、归纳:为什么要变法?师生介绍如何开始变法?2、细读教材,找出是如何变法的?引导分析:改变了什么法?确定了哪些新法?损害了什么人利益?什么人获利益?为什么要这样变?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小结。3、变法内容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4、法令中那一条对今天的政治生活影响?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讨论课堂,举手表决,加深理解,进一步熟悉教材。三、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1、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变法带来的变化?2、朗读教材,落实在书上。3、介绍都江堰、郑国渠。4、指导阅读

8、,了解商鞅的结局。讨论: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充分发言后,指出成与败要看是否达到了目的。过渡、引入仔细看书,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记下笔记。认识是非善恶,明确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意义和我们在改革中应该有的态课堂小结学生自己小结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3教学目标:识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评价难点:改革与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变法的某些措施含义及作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教材38页的简表,分析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形势,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后期秦国却强大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战争

9、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强国之路的呢?商鞅变法(这是一条主要途径)二、教学过程(一)、秦孝公求贤(为什么要实行变法?)1、原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秦国相对落后(自身原因):会盟都不让参加,魏国侵略却无力还击。2、办法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秦孝公深感落后就要挨打)商鞅来到秦国。理解“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二)商鞅主持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持。3、主要内容: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罚分明。政治上:奖励军功

10、论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设31县;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4、变法的影响:触犯了贵族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取得成效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三)秦国的变化1、性质:是战国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2、成果: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3、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四)小结秦国是怎样走上强国之路的呢?前期势弱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主持变法取得显著成果(强大)思考: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五)板书设计1、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2、变法前期秦孝公采取怎样的办法?社会进步(社会):铁器、牛耕(标志)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

11、商鞅)秦国落后(自身):鄙视、挨打3、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4、变法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见小字部分)?经济: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触犯贵族的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重农抑商奖罚分明取得成效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政治: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5、变法取得怎样的成果?6、变法成功与否?(性质: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分析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变法图强,建立了新制度,军队战斗力提高,经济得到发展。实现没有?结论是一次成功的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改革。【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相关文章:1.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2.历史教案历史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4.七年级历史教案:干旱的宝地5.七年级历史第二册教案(全)6.历史教案和平颌7.历史教案人类历史的开端8.七年级历史下册9. 历史告诉了我们七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