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3985778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22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小学三年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小学三年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小学三年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小学三年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 语文 册次: 5 第( 1 )单元 第一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备 注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做一片美的叶子和习作1、练习1。本单元要求学生共掌握37个四会字,16个二会字。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全文语言活泼,节奏感强,读来琅琅上口,亲切感强。教学本课也可以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入手,启发回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优美的小散文,它的语言自然清新, 通过对大树和叶子的美,让学生去感悟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习作1教材以“贴近学

2、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势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三年级上册 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教学难点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要珍惜幸福生活。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

3、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指导看图。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范读课文。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出示句子。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1.描红: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将下列的

4、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三年级上册 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2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教学难点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要珍惜幸福生活。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课文中红领巾迎着

5、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2.理解词义尽情3.思考: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1 口头扩词:荡( )( )( )推( )( )( )课( )( )( )墙( )( )( )2 区别助词:谁( )狼( )消( )西( )推(

6、 )浪( )悄( )洒(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三年级上册 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难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2.过渡到新课。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4.设疑:“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

7、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指名试读课文。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3.学习生字词。无字词典山崩地裂旅游解释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岩石理解意味深长聪明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5.识记词语,描红。三、作业: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三年级上册 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第2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2、.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教学重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难点理解“无字

8、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细读2-5自然段: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聪聪是怎么回答的?聪聪的回答对吗?读后讨论: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讨论: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4.小结。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1.指名读: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讨论:为什么查“无字词典”

9、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第三年级上册 课题3、古诗两首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介绍作者。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学生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

10、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径”“飘”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五、理解诗句。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回答问题:为什么称为“寒山”?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读第二句。理解“白云生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读第三行诗。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读第四行诗。理解“霜叶”“红于”。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语文 册次:三年级上册 课题3、古诗两首第2课时执教教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