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3985674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数和倍数课堂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信息窗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乘法与倍数、因数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本质内涵,能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和智慧学习的理性价值。3、丰富数学课堂生活,重建数学课堂文化,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

2、数和倍数的方法;归纳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一、数形结合,引入课题。师: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人,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出示华罗庚)他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华罗庚生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传神地表达了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借助形来研究数。一起看大屏幕。师:(出示12个小正方形)仔细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12个)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把这些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你会吗?生:会!师:赶快在心里想一想该怎样摆呢?谁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你心里的那种摆法?学生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并展示课件。生1:34=12。 师:猜猜看,他是怎么摆的?

3、生2:一行摆3个,摆了4行。生3:还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师问生1:他们俩猜对了吗?师:(课件)大家来看这两种摆法摆出的长方形的大小一样吗?(一样)我们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摆法。师:除了这种摆法,还可以怎样摆?生:26=12师:你是怎样摆的?生:一行摆6个,摆了2行。还可以一行摆2个,摆6行。师:(课件)是这样吗?这又是一种摆法。还有其他摆法吗?生: 112=12师:我来猜猜你是怎样摆的吧!你是摆了一横行,或者一竖行。(课件)是这样吗?师:还有其他摆法吗?(没有)师:看来要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有3种不同的摆法。咱们来看表示这三种摆法的乘法算式,还记得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

4、说)在因数和积之间就有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一般不讨论0。(板书:0除外)。二、借助算式,建构概念。1.认识因数和倍数。师:那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呢?我们以34=12为例,在数学上我们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生齐说一遍)师:在这两道乘法算式中,你还能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指名说一说)师:你想不想自己编一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呢?(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算式。)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先读出算式再说。师:看到同学们说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说一个,(举

5、例:25=10,2是因数,10是倍数)学生评价。生1:可以。生2:不可以。师:咱先不管它可以不可以,老师给你打个比方,(指一生)告诉老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师:你们是朋友关系。我可不可以这么说:某某是好朋友,某某是好朋友?生:不行。师:那应该怎么说?生:谁是谁的好朋友,谁是谁的好朋友。师: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那刚才老师说2是因数,10是倍数对不对啊?(不对)应该怎么说?2.借助乘法算式找12的因数师:现在我们来借助黑板上的三道乘法算式,找一找12的因数都有哪些呢?生:1、12、2、6、3、4。(师板书)师:还有其他的吗。生:没

6、有了。师:借助乘法算式我们找出了12的因数一共有6个。三、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找30的因数。师:换一个数你还能找到它的因数吗?咱们来试一试:就找30的因数吧!先思考一下,怎样就能把30的因数一个不落的全找出来呢?想好了写在练习本上,比比看谁找到准确又全面。(提醒写的格式)师巡视搜集找的全面的作业。师:我看到有的同学找到不全面,也有同学一个也没漏,相信他们一定有自己的方法。生汇报介绍:生:我先从1开始,发现130=30,所以1和30是30的因数;然后我又看2,215也是30,所以2和15也是30的因数;然后我又找了3,找到10;又找了4,发现4不行;再就是5,56=30,所以5和6也是30的

7、因数。(师板书)师:还有补充吗?看来这位同学找到既全面又准确,对他的介绍,大家还有疑问吗?(为什么找到5就停了呢?)生:找了5之后,按理说应该找6,但是6和5是一对,这样就重复了。师:你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师小结:这种办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从1开始利用乘法一对一对的找,不容易漏掉。2.找16的因数。师:老师再给你一个数,你就用这种办法看看能不能把它的因数找全。(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生:16的因数有1、16、2、8、4师:看来思考的有序,就会带来结果的准确和全面。3.归纳一个因数的特点师:学数学的关键是要会思考,观察一下这几个数的因数,你什么发现?(学生说)师:看看数学家的发现和你们一样吗

8、?齐读: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4.猜数游戏师:我发现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特别好,我决定奖励一下大家,给你们猜个谜语吧!听好了:它是4的因数;也是6的因数;还是7的因数。请你猜猜它是谁?(1)师:其实1不光是4、6、7的因数,也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而且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中最小的一个。5.找3的倍数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好方法,找一个数的倍数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试着按顺序找一找3的倍数吧!想好了写在练习本上。(写一会儿后师喊停)师:如果老师不喊停,你能写多少个?(无数个)写到下课也写不完是吗?谁愿意把你写的说给大家听听呢

9、?(生说师板书)师:写一个数的倍数一般从最小的开始,通常列举出四五个后,加上省略号就行了。6.找5的倍数师:我们再来试一个,请你写出5个5的的倍数。还用加省略号吗?师:你能不能像说一个数的因数那样说说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小组内同学先说说看)师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个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填一填(1)18和9,(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2)567=8,(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9,这个数是( ),它最小的因数是( )。2.判断对错(1)4是因数,20是倍数。(2)6既是2

10、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3)1的因数和倍数都只有1个。 (4)8的所有因数有2、4、8。(5)16是16的因数,也是16的倍数。五、拓展提升1.神秘的60。师:同学们猜猜看,50、60、70、80、90、100中谁的因数最多?(生猜)师:60的因数有多少个呢?师生对口令发现60有12个因数。师: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验证一下看看在其它这几个数字的因数个数有没有超过12个的。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低年级就学过的时分秒的知识,谁来说说一小时等于多少分,一分等于多少秒呢?生:一小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师:有没有同学想过:为什么要把1小时定为60分,1分定为60秒呢?一开始,老师也不明白,后来老师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原来这与60的因数个数有关系,因为60的因数有很多,把60做为进率,可以使有关时间的运算变得简便。那为什么一天有24小时,一年有12个月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查资料,继续研究。2.完美数。师:除此之外,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1+2+3=6。像6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也叫完美数)。在无穷无尽的自然数里,完全数非常稀少,到2004年,一共才找到40个完全数。第2个完全数就藏在2030之间,你能找到吗?课后看看谁能最先把它找出来。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