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历史2018年世界现代史模拟题试题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53985566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2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历史2018年世界现代史模拟题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历史2018年世界现代史模拟题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历史2018年世界现代史模拟题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历史2018年世界现代史模拟题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历史2018年世界现代史模拟题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4 页 世界现代史模拟题试题 1欧洲之路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近代崛起)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 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 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进入近代以后,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屹立于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试 说明 17 至 19 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条件。 (战争之端) 材料二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 大量的财富,夺去

2、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 2)材料二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 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联合之路) 材料三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 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 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 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11A ( 3)依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 20 世

3、纪 60年代和 90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历史启迪) ( 4)综合材料二、三,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罗斯福新政 要探究“罗斯福新政”,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试卷第 2 页,总 4 页 ( 1) 就研究“罗斯福新政”而言,以上三则材料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 (填写字母) 。 阅读威廉洛克腾堡罗斯福与新政一书中的叙述:1933 至 1938 这 6 年,标志 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 想。 ( 2)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 3)从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的角度,

4、谈谈你对“新政”的看法。 3联合国 要探究“联合国”,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 1)就研究联合国的成立而言,以上三则材料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 (填 写字母)。 ( 2)有人认为“联合国制度是如何在吸取国联教训基础上建立的”。你是否同意此观 点,简要说明理由。 ( 3)联合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一环,从“合作与对抗”角度谈谈你对二战后国 际秩序变动的看法 4极端的年代 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创作的历史学著作极端的年代:19141991 , 试卷第 3 页,总 4 页 首次出版于1994 年。该书把19141991 年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141945 年是大灾 难的时期

5、:持续到70 年代初,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随后是解体分散、仿徨不定、 危机重重的年代。 请回答: ( 1)将上述图片所示重大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用字母表示)。 ( 2)列举 19141945 年世界发生的大灾难。 ( 3)你是否赞同极端的年代:19141991作者认为“ 1914 1945 年是大灾难的时 期”的说法?请结合材料及已有知识,说明理由。 5罗斯福的是与非 富兰克林罗斯福对美国传统做出了一些重大调整,并引起广泛争议。大概很少有 比罗斯福总统更受赞誉和憎恨的了,直至今天,一提到他的名字,有人会充满怀念,有 人则骂不绝口。没有谁能创下空前绝后的纪录一在美国连任四届总统,执政长达

6、12 年 之久。那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恐怖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与枭雄并出的年代。 不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他都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改编自(美)爱德华雷利罗斯福问题 ( 1)依据提示完成下表 试卷第 4 页,总 4 页 年代时代特征历史事件 1933 年动荡世界经济危机 19331941 年罗斯福新政 19411945 年恐怖 (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列举罗斯福所挑战的经济政治“传统”两例。 ( 3)依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理解对罗斯福的褒贬? 答案第 1 页,总 5 页 参考答案 1 ( 1)思想上,通过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上,进行了工业革命;政治上,通 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

7、资本主义制度(或资产阶级统治);科学上,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 突破(或得到迅速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大量人员伤亡等. (3)欧洲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下降(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美苏冷战,欧 洲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或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 成立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或欧盟). 区域经济集团化(一体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两个视角,各(如学生写出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也可) (4)战争导致欧洲各国衰落;合作促使欧洲各国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近代以后,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发展为世界历史 的中心舞台,

8、在思想上, 通过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根据“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 学革命的基础上”可归纳出在经济上,进行了工业革命;在科学上, 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 突破(或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政 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或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提到“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而第一次世界 大战正好爆发于1914年,因此,材料二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第二小问, 从材料二“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可归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 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根据“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

9、人的生命”可归纳出大量人员 伤亡等。 (3)第一小问,根据“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 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 三流国家”等可归纳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实力和国 际地位下降(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根据“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 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可归纳出美苏冷 战,欧洲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或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洲各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90 年代欧洲联盟(或欧盟)。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是区域经 济集团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答案第 2 页,总 5

10、页 (4)开放性问题,结合自身的认识理解即可。如:战争导致欧洲各国衰落;合作促使欧洲 各国发展。 2 ( 1)原始史料: A. 非原始史料:B.C. (2)同意。“剧变”:美国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社会保险法等,通过国家调 控经济和社会保障措施,使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走上国家调控。不变: 通过上述措施调整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保障资本主义制度。 (3)20 世纪 30 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美国通过新政改革的方式缓解危机, 也为通过和平方式度过经济危机提供借鉴;新政为后来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积蓄了力量,其国 家调控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对西方国家产生较大影响。 【解析】 【分析

11、】 【详解】 (1)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非 原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原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田纳西水坝是罗斯福新政时期修建 的,应为原始史料。“大富翁”游戏和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是非原始史料。 (2)根据材料“1933至 1938 这 6 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 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可知, 作者的观点是一方面罗斯福新政带来 “巨变”,但另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保障资本主义制度。联系所学可知,罗斯 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社会保险法等,通过国家调控经济和社 会保障措施, 使

12、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走上国家调控,属于“巨变”, 但罗斯福新政通过上述 措施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保障资本主义制度。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30 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美国通 过新政改革的方式缓解危机,也为通过和平方式度过经济危机提供借鉴;新政为后来赢得反 法西斯战争积蓄了力量,其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对西方国家产生较大影响。 3 ( 1)A间接; BC直接 (2)同意,国联是一战后“凡尔赛体系”下强权政治的产物,自身力量不足,缺乏对大国 的制约力, 无法有效解决国际争端,最终未能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联合国是同盟国在 二战后期经协商筹备,战后

13、作为“雅尔塔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形成的,以“和平、友好、合 作、协调”为宗旨,具有有效的调解国际争端的权力。 答案第 3 页,总 5 页 (3)二战打破了原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了以“合作对抗”为特征的新 型世界格局。 政治上, 战胜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合作”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强调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合作,例如成立联合国,共同协调解决国际争端等。但是 它沿用的强权政治惯例,又造成了美苏两极争霸的冷战格局,大大加深了国际冲突; 经济上, 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并最终合作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 但是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莫洛托夫计划与马歇尔计

14、划的抗衡,加剧了经济领域的对 抗。随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战后世界格局在“合作对抗”中,由两极走 向多极 【解析】 【分析】 【详解】 (1)所谓的直接证据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留下来的实时记录,间接证据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宣 传部分、非实时部分的内容和报道,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证据:B、C 选项;间接 证据: A 选项。 (2)从材料叙述来看,联合国在很大部分都吸收了国际联盟的内容,从这一角度来看,联 合国制度是在吸取国联教训基础上建立的,因此我们可以围绕着这一点来进行展开,具体可 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来谈,并结合所学具体史实来分析,这样更加完整。如: 国联是一战后“凡尔赛体

15、系”下强权政治的产物,自身力量不足, 缺乏对大国的制约力,无 法有效解决国际争端,最终未能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联合国是同盟国在二战后期经协 商筹备,战后作为“雅尔塔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形成的,以“和平、友好、合作、协调”为 宗旨,具有有效的调解国际争端的权力。 (3)注意材料强调的角度是“合作与对抗”,因此我们既要讨论“合作”的部分,也要涉 及到“对抗”的部分。我们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具体史实,总结这种“合作与对抗”的 最终走向,由此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如:二战打破了原有的“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 形成了以“合作对抗”为特征的新型世界格局。政治上, 战胜国围绕战后世 界安排问题

16、“合作”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强调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合作, 例如成立联合国,共同协调解决国际争端等。但是它沿用的强权政治惯例,又造成了美苏两 极争霸的冷战格局,大大加深了国际冲突;经济上, 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 体系, 各国并最终合作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但是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莫洛 托夫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抗衡,加剧了经济领域的对抗。随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和冷战的结 答案第 4 页,总 5 页 束,战后世界格局在“合作对抗”中,由两极走向多极。 【点睛】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过程,特征和产生的影响,还要搞清楚战后世界格 局的特点。 4 ( 1)ABCEFD (2)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突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3)赞同、不赞问、不完全赞同,都可以。评分观察要素: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 织 【解析】 【分析】 【详解】 (1)十月革命是在1917 年,一战德国投降是1918 年,经济大危机是1929 年开始,世界反 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1942 年初。罗斯福新政是19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