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3985523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418 大小: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_第1页
第1页 / 共418页
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_第2页
第2页 / 共418页
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_第3页
第3页 / 共418页
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_第4页
第4页 / 共418页
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_第5页
第5页 / 共4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4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前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新近发布的世界粮食展望报告和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小幅下降,市场产需缺口继续加大,国际粮食价格因此大幅回升。世界粮食产量小幅下降。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预计为21.93亿吨,比去年减产1.6%。分品种看,谷物产量连续两年下降,大豆产量上升。报告预计,2006年世界谷物产量19.68亿吨,比去年减产4182万吨,下降2.1%。世界小麦产量5.87亿吨,比去年减产5.2%;小麦产量下降占谷物减产总量的76.8%;小麦产量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29.8

2、%。世界粗粮产量9.64亿吨,比去年下降1.1%。稻谷产量4.17亿吨,微增 0.3%;稻谷产量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21.2%。世界大豆产量2.25亿吨,增产3.2%。不利气候条件是导致世界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由于严重干旱少雨,2006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比去年下降2.8%,玉米单产下降2.1%。美国谷物受灾面积大幅增加,小麦收获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81.7%,玉米收获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0.3%。干旱还导致粮食单产下降,美国小麦单产比去年下降 7.9%,欧盟小麦单产下降3.7%,澳大利亚小麦产量比去年下降一半以上。播种面积调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粮食产量下降。粮食消费平稳增长,谷物需求大于产量3.8

3、%。2006年,世界谷物消费20.43亿吨,比上年增加1985万吨,增长1%。谷物需求大于产量7545万吨。谷物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加、饲料和工业用粮增加。玉米、稻谷消费增长,小麦消费下降。2006年,世界小麦消费6.15亿吨,比去年下降1.3%;小麦消费占谷物消费总量的30.1%。世界稻谷消费4.18亿吨,增长1.3%。稻谷消费大于当年产量的0.4%。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稻谷消费量分别为8750万吨和3580万吨。世界玉米消费 7.23亿吨,比去年增长3.3%。美国和欧盟玉米消费量分别为2.44亿吨和4930万吨,比去年分别增长5.2%和0.8%。世界大豆消费2.21亿吨,增长3.4%。

4、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消费量占世界大豆消费总量的53.5%,美国和阿根廷大豆消费比去年分别增长1%和6.2%。世界粮食库存大幅下降。由于世界粮食产量下降,而消费平稳增长,预计2006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为3.75亿吨,比去年减少7238万吨,下降16.2%。粮食期末库存占当年粮食产量的17.1%,占年度消费量的比例为16.5%,低于18%的粮食安全线,库存占年度消费量的比例比去年下降 3.4个百分点,粮食库存偏紧再次引起国际市场高度关注。其中,世界谷物库存3.19亿吨,比去年下降19.1%。小麦库存1.19亿吨,比去年减少2824万吨,下降19.2%。稻谷库存7884万吨,下降2.2%。玉米库存9

5、000万吨,比去年减少3455万吨,下降27.7%,下降幅度比去年加大22.6个百分点,下降量创近10年之最。世界谷物生产大国期末库存纷纷大幅下降。2006年美国谷物期末库存3987万吨,下降44.4%。其中,小麦库存下降26.8%,玉米库存下降52.5%,稻谷库存下降20.4%。欧盟谷物库存2951万吨,下降34%。小麦库存1295万吨,比去年下降38.1%;玉米库存754万吨,下降 24.7%。澳大利亚谷物库存381万吨,下降70.8%。加拿大谷物库存1089万吨,下降32.2%。泰国稻谷库存增长14.1%,越南稻谷库存下降 11%。但是,世界大豆库存5522万吨,增长5.9%。库存增加主

6、要得益于巴西和美国库存大幅增加。巴西和美国大豆库存分别为1539万吨和1538万吨,增长1.8%和26%。世界粮食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2006年世界粮食减产1.6%。美国、欧盟的粮食产量分别下降4.1%和3.8%。二是粮食消费平稳增长。世界谷物消费量20.43亿吨,比去年增加1985万吨,增长1%;玉米和稻谷消费分别增长3.3%和1.3%。大豆消费2.21亿吨,增长3.4%。三是美国、欧盟粮食期末库存分别下降34.2%和33.4%。世界粮食贸易小幅萎缩。由于世界粮食产量下降,特别是粮食出口大国减产较多,导致世界粮食出口减少。预计2006年粮食国际贸易量为3.12亿吨,比去年减少140万吨,

7、下降0.4%。粮食贸易占粮食总产量和消费量的14.2%和13.8%。世界谷物贸易2.41亿吨,下降2.9%。近两年来,由于谷物库存持续下降,市场供给偏紧,谷物贸易量也逐渐萎缩。预计2006年世界谷物贸易量比去年将减少728万吨,下降2.9%。报告预计,2006年我国谷物进口384万吨,占世界谷物贸易总量的1.6%。谷物出口量753万吨,占世界贸易总量的3.1%。美国、澳大利亚谷物出口下降,加拿大和欧盟谷物出口增加。世界大豆贸易7015万吨,增长9.1%。2006年大豆国际贸易量占大豆产量和消费量的31.2%和31.7%。近期国际市场粮食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受产量下降,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粮食库存

8、下降,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关系总体趋紧,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芝加哥期货市场(CBOT)上,主要粮食品种的期货价格大幅攀升。本轮粮食期货价格上涨行情始于9月份,经过10月和11月的持续上涨,目前主要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价格处于全年高位。其中,小麦和玉米价格创2002年以来的新高,稻谷和大豆价格大幅回升。和去年同期相比,11月小麦和玉米期货合约(2006年12月到期)均价分别上涨了30.2%和52.5%,稻谷和大豆期货合约(2007年1月到期)均价分别上涨了16.1%和 9.3%。和1月份相比,11月小麦和玉米期货合约均价分别上涨了26.6%和46.7%,稻谷和大豆期货合约均价分

9、别上涨了9.4%和3.9%。总体上看,世界粮食市场即期需求持续大于当年产量,期末库存大幅下降,产需缺口对市场的压力逐步加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回升。对此,专家建议,我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落实好扶持粮食生产的各种补贴鼓励政策,着力保护和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伍娟花 汪传敬)目前,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还很低,一般在340%左右,除了须增加食物产量之外,须利用科学技术,增加食物的生物学利用率来解决世界粮食危机。1.生物效价所谓的生物效价通常是以其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作用的程度作指标来衡量,而且标准参比物作为100%进行比较而得,故

10、生物效价是相对值,可大于或小于100%。 生物学效价也称“生物学利用率(Bioavailability)”。Sibbald(1987)指出,生物学效价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给出定义而无法直接测定。这一概念具有多重涵义。张子仪(1994)指出,生物学效价包括消化率、代谢率、同化、有效性和可利用率等多重涵义。一种营养素的生物学效价是指该营养素被动物食入后,被小肠吸收并能参与代谢过程,贮存在动物体内的部分占食入总量的比值2,可概括为相对利用率和绝对利用率3。主要蛋白质来源 蛋白质的利用率% 蛋白质含量g/100g鸡蛋黄9612.9鸡蛋清9412.9脱脂牛奶853(干奶粉18)鱼类8317-20瘦

11、肉牛肉7617.8瘦肉猪肉7414.6大米777.7小麦679.4熟大豆6435.6生大豆5735.6扁豆7225蚕豆5825.8小米579.2花生5912.1玉米604马铃薯671.7白薯760.9牛蹄筋38.4肉皮26肝脏22.7血豆腐12.2鱼翅83.9各种天然食品所含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的需要 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凡是与人体的需要比较接近,其生物利用率就比较高;反之,生物利用率就比较低。下表为某些食物的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3721健康知识网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border=0把两种或多种生物利用率较差的食物混合食用,它们所含 的

12、氨基酸便有可能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其生物价值便能大大 提高,这就是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如玉米、小米、大豆单独食用 时,其生物利用率分别只有60、57和64;如果按23、25和 52的比例混合食用,则生物利用率可提高到73。又如将含蛋 氨酸较丰富而赖氨酸严重不足的玉米、小麦与赖氨酸含量丰富 而蛋氨酸较少的大豆混合食用,则蛋白质的生物价值也将会有 明显的提高。用五谷杂粮煮成的腊八粥、杂合面、豆沙包、糯米 绿豆粥等都是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 很好实例。 2、提高食物生物利用率的途径2.1科学搭配提高膳食蛋白质的生物价本文作者:胡升灏在提倡三低(低脂肪、低糖、低盐)二高(高蛋白,高纤

13、维)科学膳食的现代饮食理念的今天,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提高我们膳食中蛋白质的质与量的问题。按照七届人大提出的设想,上世纪末,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人均每天食物中供给蛋白质达到73-77 g(其中动物蛋白占20左右)。显然以米饭为主粮的膳食结构国家应以提高蛋白质的“质”为突破口。纵观人们所需要的七大营养素,发现通过合理搭配可提高蛋白质的质量,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蛋白质互补作用。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操作简单易行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搭配,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以便合理安排。一、蛋白质生物价的意义从评定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上可知,评定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方法有: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消化

14、率等,其中以蛋白质的生物价为表示蛋白质营养价值最常用的方法。它是表示食物蛋白质被机体吸收后,在人体内的利用率。生物学价值高的蛋白质表明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其相互之间比例与人体的蛋白质模式相近似,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通俗地讲:某食物蛋白质生物价为90,则表示摄入100 g该种膳食蛋白质,其中90 g能转化为人体蛋白质。所以在营养学中,通常用“生物价”这项指标来综合说明食物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事实上,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的生物价差异较大。因此当我们日常膳食中的蛋白质不能保证供给20的生物价高的优质蛋白质比例的情况下,利用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理来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就显得十分需要

15、。二、蛋白质互补的原理所谓蛋白质互补,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混合食用时,其食物中蛋白质可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使氨基酸的比值更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从而提高混合蛋白质的生物价。可见,其实质是氨基酸的均衡。因为机体在利用食物中蛋白质分解成的氨基酸来组成人体蛋白质时,原则上是严格按一定比例自动找含量最少的氨基酸数互相搭配合成,多余的氨基酸就不能被利用而浪费。因此有人用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形象地说明氨基酸间的比例对利用蛋白质的重要性。尤其是被称为限制性氨基酸的色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他们在食物中差异大且含量少,为最不易达到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所以,能提高混合蛋白质生物价的膳食搭配,都必须是具有限制性氨基酸的互补的食物,如我国北方人常吃的玉米面与黄豆面混合而成的杂合面,就很好地利用了黄豆蛋白质中较丰富的赖氨酸、色氨酸,恰好弥补了玉米中这两种氨基酸的不足;而玉米蛋白质中较丰富的蛋氨酸填补了黄豆中这种氨基酸的缺乏,从而使生物价由原来单一食用的60左右提高到混食后的76,是典型的蛋白质互补的杂粮与杂粮的搭配。又如温州地区早餐的豆粥也是合理的主粮与杂粮的搭配。就目前我国农村以米饭为主的膳食结构,考虑如何提高米饭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