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982700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 药 对 农 作 物 的 影 响 班级 农学2班 学号 作者 姚攀锋摘要 :主要介绍农药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着重分析农药对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中微生物的负面影响及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提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农作物的危害。 关键词: 农药;农作物;危害;防御措施在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着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而在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中,离不开农药的使用。正确的使用农药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促使植株健壮生长,促进农作物增产。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而与使用农药的初衷相悖,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为了正确使用农药,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2、首先要了解农药对农作物的危害。一、农药对农作物危害的原因农药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使用对农作物敏感的农药。例如玉米、大豆等对敌百虫、敌敌畏较敏感,应忌用;二是用量不当。使用浓度过高或用药量过大易引起农药对农作物的危害;三是在作物的用药敏感期用药,如在作物苗期、花期、幼果期及作物长势弱、耐药力弱时用药易引起危害;四是受自然条件影响,如高温、强光照射、空气干燥、相对湿度低,雨天或露水很大时施药易引起危害;五是因使用残留期长的农药引起对下茬作物的危害,特别是除草剂对上茬作物安全,而对下茬作物产生危害;六是因质量问题或农药混用不当等因素,引起对农作物产生危害。二、农药对农作物危害的诊断。1

3、、残留型危害。这种危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发生危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危害。这种危害多在下茬作物种子发芽阶段出现,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这种危害容易和肥害等混淆。可采用了解前茬作物的栽培管理情况及农药使用史来诊断,防止误诊。 2、慢性型危害。这种危害易和其他生理性病害相混淆。可采用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施药种类、数量的方法诊断。 3、急性型危害。这种危害具有发生快、症状明显的特点,一般表现为作物叶片出现斑点、穿孔、焦灼、卷曲、畸形、枯萎、黄化、失绿或白化等。根部受害表现为根部短粗肥大,根毛稀少,根皮变黄

4、或变厚、发脆、腐烂等。种子受害表现为不能发芽或发芽缓慢等。植株受害表现为落花,落蕾,果实畸形、变小、出现斑点,褐果,锈果,落果等。这种危害多是由于过量使用农药或是使用农药进行种子处理不当所致。另外农药因药剂类型不同,造成的危害症状也不同。 如烟雾剂主要危害症状是凋谢、落叶、落花、落果等;土壤消毒剂 主要危害症状是作物发芽不良,顶芽停止生长,缩叶、黄化叶等;除草剂主要危害症状是缩叶,黄化叶等;液体农药主要危害症状是叶部出现五颜六色的斑点、花叶、畸形、黄化、变厚、局部焦枯,空孔或脱落、落花、落果、果面污点症,植株凋萎等。三、农药对农作物危害的预防和补救。充分了解药剂性质,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浓度,选

5、择正确的配制和使用方法。对作物敏感的农药应禁用或慎用,在作物敏感期应慎用或降低浓度,高温、干旱、大风时不能施用,应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避免上下茬作物、邻近作物使用农药引起危害。对当地未曾施用过的新农药,在施用前必须进行小面积的药害试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农药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农作物发生危害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喷施中和剂。针对导致危害的药物性质,使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中和缓解。如乐果等有机磷农药产生药害后,可喷施200倍的硼砂溶液1-2次。2、喷施解毒剂。如多效唑等抑制剂或延缓剂造成为害时,可喷施“赤霉素”溶液解救。3、灌水降毒。因土壤施药过量造成的药害,可灌大水洗田,

6、一方面满足作物根系的吸水需求,增加作物细胞水分含量,降低作物体内农药的相对浓度,另一方面灌水能降低土壤中农药浓度,减轻农药对农作物的毒害。4、喷施生长调节剂。根据作物的需要,选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能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减轻药害造成的损失。 5、及时增施肥料。作物发生危害后生长受阻,长势减弱,若及时补充氮、磷、钾肥或腐熟有机肥,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复生长。 6、叶面喷肥:叶面喷肥作物吸收快,可根据作物需要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0.3%尿素溶液,或叶面宝、多效活力素、惠满丰等叶面肥进行喷施,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四、如何正确使用农药正确、合理使用农药要做到以下

7、几点:1.确定防治对象,对症下药不同作物或一种作物中的不同品种对农药的敏感性有差异,如果把某种农药施用在敏感的作物或品种上就会出现危害。当田间发生病虫害时,首先要根据其特征和危害症状进行识别和诊断,确定其种类。其次,根据该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选择对路农药、最佳用药时期和用药量。在选定防治药剂后,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期,并严格按照农药包装上注明的使用浓度进行科学配制。2.掌握适宜的浓度和防治时期在选定防治药剂后,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期,并严格按照农药包装上注明的使用浓度进行科学配制。有些农药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在一定的剂

8、量和浓度下才对作物安全,若盲目改变使用浓度,极易产生药害。3.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优质的农药只有配合适宜的施药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喷雾法、撒施法、拌种法、涂抹法,种苗浸渍法、毒饵法,毒土法、烟雾法,熏蒸法。喷施农药时,必须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自然环境条件、药剂种类和剂型等各方面因素选用正确的施药方法。4把握喷药时间注意天气条件,大雾、大风和下雨天在田间喷施农药,会造成农药大量流失和飘移,并容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是绝对不允许的;露水未干和雨后作物叶片上留有水珠时喷施易造成危害;气温太高的天气,水分容易蒸发,喷到作物上的农药浓度增加,会引起作物药害发生,也不宜喷药。喷

9、施农药的量佳时间是每天的清晨太阳出来后和傍晚,地表气温比较稳定,农药可直接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5.防止药液的飘移使用除草剂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雾滴飘移到邻近的敏感作物上,并注意施药时的风向。6.防止残留药害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较慢,残留期长,在上季作物施用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这些除草剂有可能影响下茬敏感作物的正常出苗和生长。为防止这类除草剂的残留药害,一是要按照说明书要求的使用剂量施药,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提高浓度;二是施药期不得推迟;三是下茬不种植敏感作物。8及时清洗施药器械用过的喷雾器,必须经水洗后,才能用来盛装其他农药或喷施别的作物,否则,很容易造成危害。特别是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要用热碱水和肥皂水冲洗后,再用清水洗净才能用来盛装其它农药或喷施别的作物。使用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专用。只有掌握了以上几点,才能做到安全用药,有效避免农药对作物的危害。发挥农药对作物的防护作用。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