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3967784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上的第三只眼睛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摘 要】课堂观察让学习共同体改革的主旋律从“教材的教法”转向“教材的学法”;当课堂观察者的视角聚焦于“学生的学”时,“教师的教”将只留下背影,由此恢复了教师作为学生研究者的专业形象。本文简述了课堂观察的相关流程,通过“流程明晰”、“制度领航”、“全员关注”、“参与量化”四个维度展开课堂观察,让学习共同体改革有章可循,真正落实改革的成效。【关键词】流程明晰 制度领航 全员关注 参与量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我校也于2013年秋展开“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研讨。实施一段时间以来,课堂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觉得

2、有一份牵强与强求,公开课中教师拿它当“杀手锏”,常态课中被弃之高阁,学生也被逼着“热闹一场”,其收效甚微。基于这一现状,学校领导带领我们实地考察了上海世博家园小学的“课例研讨”,聆听了重庆芳草小学赖杉老师的“分享式课堂”,并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学习共同体”改革中国行的引领者钟启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博士来校指导。在专家引领、同行借鉴的基础上,学校逐渐明晰了“学习共同体”改革之路,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本文就“学习共同体”改革中的“课堂观察”这一维度做一个简要的阐述。一、课堂观察相关流程简述在以往的研讨课上,授课教师关注于整个教学流程的展现情况,听课者倾向

3、于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授课班级的整理表现情况。而在课堂观察中,我们的视角转变了,当教师的教只留下背影时,学生的学便聚焦于眼前。我校的“学习共同体”课堂观察从“集体、小组、抽样生”三个维度展开,制定了四张表格,从不同的维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观察”中,参与教师1张观察表,1支笔,1部手机,以观察者角度深入课堂,全方面洞悉课堂真相,犹如课堂教学中多出数十双眼睛,聚焦于学生的学习。二、课堂观察让“学习共同体”改革有章可循 因课堂上多了数十双眼睛聚焦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流程中,一些日常研讨中未曾关注而又及其重要的环节浮现上来。通过“学习共同体”研讨小组的课后交流探讨,总结出四个维度的实施建议。1

4、.流程明晰,让“学习共同体”改革有依可循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授课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用字母表示出妈妈的年龄,并说一说表示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质性描述”观察镜头一: 观察员王老师记录:“朱某某这一小组,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四个同学大多数时间都在讨论要不要把这个式子写下来,谁来写,怎样分角色汇报等问题。由此可见,同学们不知道要怎么进行合作。” 像这样的情况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时有发生,学生因不清楚如何进行有效合作的流程,总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耽误时间。因而,这是我们教学预设中的改进点,不仅要布置合作的任务,还要向学生明确合作的流程。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每个同学要理清问题的思路;展开小

5、组交流时,先相互陈述思路,统一观点后整理方法,并请其中一个同学做好记录。在这一基础上,做好汇报交流的准备。2.制度领航,让“学习共同体”改革有法可依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中,授课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交流并汇总小组内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质性描述”观察镜头二:观察员刘老师记录:“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杨某这一小组中,组员之间都是各管各的,一开始没有具体的语言交流。当看到其他小组讨论时,4位同学齐上阵,你一言我一语,显得比较凌乱,相互间不太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小组成员话语权分配”观察镜头三:观察员赖老师记录:“在方某某

6、这一小组中,方同学思维清晰,人也显得很强势。开始小组交流后,他打断了其他组员的话,一个人把所有的方法说了一遍,便督促其他同学举手,示意老师已完成合作任务。”“小组成员话语权分配”观察镜头四:观察员陈老师记录:“在宋某某这一组中,宋某某是小组中的学困生,但他为人活泼,参与小组的热情也高。在讨论过程中,宋某某好不容易抢到话题,但由于思路不太清晰,说起话来疙疙瘩瘩,另一名组员对着他大声催促:“你快点啊,会不会啊?到底会不会啊?”感觉很嫌弃宋某某。宋某某尴尬的看看其他同学,闭上了嘴。”明确了合作的流程,学生已把关注点聚焦到合作任务中。但由于他们合作习惯的缺失,导致合作过程中要么各说各话,要么变相式的“

7、一言堂”,还是优等生主导整个交流活动,让合作流于形式。这个时候,急需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制度。(1)认真倾听,有序发言合作习惯形成之初,通过小组投票,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督促执行小组合作的制度。开展交流时,由组长指定首号发言者,再顺时针依次发言,这里明确强调,组长要最后发言。(为了照顾学困生的权力,建议可先由学困生发言,也可根据各组情况自行决定。)一人发言时,请面对其他三位同学说清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要学会尊重他人,等对方说完后,再提出交流意见。在表述自己的观点中,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数学学习方法,如列表法、假设法、举例法、倒推法、画图法、转化法观察法等。等这一习惯养成后,组长、首号发言者、

8、记录员、汇报员可以轮流安排担任。但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组员关注学困生、性格内向学生的发展,优等生要让位于学困生,已发言的学生要让位于未发言的学生,对同学发言要多一份耐心。并通过评价机制的导入,明确比拼的是一个小组的整体实力,而不是单个人的荣誉,所以每个人都要为小组的荣誉而战。(2)整理归纳,做好记录 通过交流,如能形成统一意见,要及时的整理归纳,并做好记录。如建议无法统一,可以保留,在全班交流时反馈解决。在交流的过程中,组内成员要相互提醒:控制音量,轻声交流,以免影响其他小组成员的思路。(3)分工展示,讲清道理面向全班展示时,4名学生依次分工。生1汇报答案,生2方法归纳,生3补充完

9、善,生4总结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相互合作,快速而又有效的使用实物投影等多媒体设备;要用“手势”提醒其他同学关注到讲解点;汇报完后,要询问其他同学:“对我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建议吗”;如果对方的建议比你们的更有优势,要及时的给予感谢:“谢谢您的补充”。如有不同见解,可以提出反驳。活动初期或者对于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可以全组成员齐上阵,开展汇报展示。等这个流程学生熟练后,可以进行岗位的机动分配。如星期一由生1代表小组在全班展示,星期二由生2作为主要发言人展示,依次类推,星期五相互竞争发言。(4)质疑评价,补充完善当一个小组汇报完后,其他倾听的小组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反馈与评价。可以提出质疑,加

10、以补充,展开提问,或者对他们的汇报进行评价。这里,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表达想法时的短句,如我有夸奖、我有质疑、我有补充、我有提醒。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着重倾向于对这个小组的点评与激励,激发他们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为团队荣誉而战。3.全员关注,让“学习共同体”改革人人受惠课堂观察中,有一个维度着重关注某一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情况。课前,授课教师挑选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作为抽样生,并对该抽样生的性格、人际关系、学业成绩进行“学情描述”。“抽养生学习情况质性描述”观察镜头五:小余上课时总是有很多的习惯动作,摸耳朵、擦眼睛,低头找东西,一直拿着橡皮在桌上擦擦、抠抠。时不时的来几句

11、自言自语,老师提问、小组讨论时都没有发言,后来组长点到他时,他嘟囔了两句,但无法听清。练习时,解题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正确率到达75%。在打数学草稿时,他顺手打在了语文书上。“抽养生学习情况质性描述”观察镜头六:小李是老师眼中的学困生,但是整节课她都听得很认真,可碍于能力有限,很多地方不理解,慢慢地把头低了下来,不停地皱着眉头。小组交流中,她提出不懂的地方,可同桌性子比较急,说了两句就提高了声线,小李也就假装听懂了,点点头,对着黑板发呆。练习时,她明显比其他同学慢半拍,但还是在很努力的做着,当看到后排的王某某完成作业后,马上回头问他第2题该怎么做?“抽养生学习情况质性描述”观察镜头七:整节课,

12、小骆参与热情很高,每次老师提问后,他都毫不犹豫的举起手来。当听到其他同学回答不到位时,他咬牙切齿的样子,恨不得自己站起来发言。小组交流中,他会先让其他成员说,但他们还没讲完,就被他打断了。抽样生的情况各不相同,但不同层次的学生、班与班之间又都有相似性。通过对这三名学生的课后访谈,发现小余同学是个转学生,这个学期刚到本班,他父母忙于生意,家境较好,可无暇照顾,就一直把他放在老家,委托给爷爷奶奶照顾,周末报了好几个培训班。很多内容他课前都已接触过,课堂上自然而然地缺少了热情,但在辅导班里学得又不扎实,也就只能知其然了。再加上低段疏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各方面的习惯还有待改善。像这样的学生,任课教师

13、多关注、鼓励,小组成员对他影响、提醒,再加上父母的配合,还是能有较大的改善的。而对于小李同学,在交谈中她提出能否换个同桌,正好王某某也乐意。一段时间后,小李的成绩还真有所改善,而王某某也在教小李的过程中,思路更清晰了,上课发言也多了。由此可以发现,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气场相投与否。至于小骆,典型的优等生,课堂上教师只要适时的提醒他,课前、课后多给他些关注就可以了。但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这样的优等生慢慢地就会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不仅起不到带头作业,也许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4.参与量化,让“学习共同体”改革以学改教通过对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比率;主动回答比率、被动回答比率、齐答次数、一

14、次未回答学生人数及比率的量化,不仅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不遗忘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课堂,哪些环节是有效的,哪些环节值得商榷。三、课堂观察对“学习共同体”改革的成效课堂观察的引入,让我们在“学习共同体”改革中有了切实可行的依据。基于以上的课堂观察,我们的评课交流不再是主观臆断的估测学情,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泛泛而论。在评课交流中,基于每一次的研究主题,我们交流观察到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访谈的内容,学生后测的情况分析,结合上述的观察结果能清晰的反应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准确而又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同时,作为观察者的教师,也能从这节课的观察中审视自己的课堂,举一

15、反三,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有了这些精确的诊断活动,再加上评价机制的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组内合作,组际PK,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只要关注十几个小团体的运行情况即可,只要运转正常,教师就可安心的“退居二线”观战了,这比原先的管理四十几名学生要减少了近四分之三的工作量。再加上组际之间的良性竞争,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相互间的比拼,其效果可想而知。如下是通过一个学年的实践,班上学生和家长的感受:金某某:我班实行“学习共同体”活动后,我觉得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了提高,现在做应用题也不再恐惧了。这里有一半的功劳是源于组长何某和禹某某的帮助,另一半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虽然我一直是组内的

16、最后一名,但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一直坚持着,我要为我们小组的荣誉而战啊!特别是组长何某说的那句:“我会尽力帮你,但我不能帮你一辈子啊!”深深地刺激了我,这段时间以来,在小组交流中,有好几次我说的都得到了组里其他同学的肯定,特别是上次我代表小组发言,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太开心了!吴某某:以前和同学之间没有多大的竞争,自我感觉还挺好的。自从实行了“学习共同体”改革后,我不但与组长暗暗竞争,还和其他组的同学一争高低。有了这样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后,让我对学习有了更大的动力。现在我做作业更加认真了,课堂作业的正确率越来越高,我想再过一段时间,我可以申请当组长了。我喜欢这样的竞争氛围。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细化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状态、课堂参与度的管理,在一次次的修正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