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394780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区域合并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有效建设方式的探究资料来源:大学生摘要: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分析了省属区域性合并高校中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状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区域性合并高校 青年教师 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合并给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西部省属高校的合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重组,改善了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区域性高校结构趋于合理并更具区域特色。但是,由于这些高校在高校类型、校园文化理念、办学层次、培养对象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合并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题和困难。其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就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即是针对陕西理工学院青年教师师

2、德师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式和内容 为弄清楚我院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学院内部组织了两次专门的调查。此项调查工作从 2004 年开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2004 年底随机发放 1500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1200 份。2006 年 9 月又对在校大二和大三的 500 余名学生随机进行了师德师风专项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共计十三项:(1)你对我校师德师风状况整体上的评价;(2)你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是否能结合当前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3)你认为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其思想和言行能否做到为人师表;(4)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出

3、现过不恰当言论,你对此如何评价;(5)你认为教师是否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6)你对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如何评价;(7)教师在教学及辅导过程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如何; (8)在对学生进行 考试 或阅卷过程中是否有教师出现徇私舞弊行为;(9)教师是否有讽刺、挖苦、歧视学生的行为;(10)教师是否在上课时接听手机;(11)你的任课教师是否有形象不佳,着装、举止不符合教师职业的现象;(12)教师是否能做到认真备课、授课、批改作业;(13)教师是否有不遵守作息时间,迟到或拖延下课时问的现象。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将学生对青年教师的评价归纳 1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师德高尚师风纯正 调查问卷

4、显示,大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整体状况持肯定态度,普遍认为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比如,第三项“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其思想和言行是否能做到为人师表” ,在 2004 年的调查中,认为能做到的占 24,基本上能做到的占 6O左右;而在 2006 年的调查中,认为能做到的占 2518 ,基本能做到的占 66。 又如,第七项“教师在教学及辅导过程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如何” ,在 2004 年的调查中 51的被调查者认为任课教师态度尚可;在2006 年的调查中,认为任课教师能热心辅导的占 2666,关心部分学生的占 6088 ,不关心的占 1222。应该说大多数教师基本上能做

5、到 政治 坚定、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追求较高的精神境界,以个人的人格力量和优良的行为表现来积极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较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总体上讲,青年教师德师风状况的主流是好的, 发展 势头是可喜的。 2部分中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动摇。缺乏职业道德 虽然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花费了较大的力气,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有了较大的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学院作为一所省属合并高校,远离中心城市,与大校、名校相比,提升中青年教师自身价值的机会少, 经济 收入偏低,加之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极少数中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

6、在对第八项, “在对学生进行考试和阅卷过程中,是否有教师出现徇私舞弊行为”的调查中,2004 年调查表明,学生认为经常有此行为的占 12,个别有的占 4_4;在 2006 年调查表明经常有此行为的为 929,个别有的占 3741。在第六项, “你对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如何评价”的调查中,2004 年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任课教师 10教学态度很差;2006 年调查表明,教学态度很差的教师占 660 ,而教学态度很端正的为2469,基本端正的占 6870,共计 9339。 3部分教师教风不严谨。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技能不高 在对第四项,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出现过不恰当的言论”的调查中,

7、在 2004 年的调查显示,经常有的占9,偶尔出现的占 6o,而在 2006 年的调查表明,经常有的占 685,偶尔出现的占 6688,没有的占 3178。在对第十项, “教师是否上课时接听手机”的调查中,2004 年调查表明存在接听手机现象的占 60,2006 年调查表明,经常有的占 1516。在第十三项, “教师是否有不遵守作息时间,迟到或拖延下课时间的现象”的调查中,2004 年调查表明,有近70的教师存在不遵守作息时间,有迟到或拖堂现象,而 2006年调查表明,经常存在的占 11oo 。存在这些现象,说明要进一步对个别教师和部分青年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课堂教学用语等方面的监督和培

8、训。新进的教师大多是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未经过系统的 教育 理论、教师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养,这方面的培养是各院(系)和教研室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之一。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立培训机,明确高尚师德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和 科学 发展 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努力践行“八荣八耻” ,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做博学多才的“经师” 、精心育人的“人师” 、为民报国的“济世之师” 。作为管理部门,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 ,让教

9、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思想、谈经验、明师德、强师风,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养,使教师体会到提高师德师风的水平,不仅是为了社会,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样也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 2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学院应建立校、系两级的工作机制,重点落实教研室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基础作用。要成立由相关分管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教育活动的规划。院、系应成立“三育人”和师德师风建设领导机构,做好本单位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的组织和落实工作。学校检查评估小组要把“三育人”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列入年度系、部领导考核体系中;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

10、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倾听教师意见,有问题的给与及时的解决;要充分利用 现代 化的信息资源,建立 网络 交流互动平台,让学院领导、教师和学生得到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从而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3建立师德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师德考评体系,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考评体系可根据多层次的师德原则,依照教师在各自岗位和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评选为优秀,并设立针对师德的奖项,将其与职称、津贴挂钩。对于优秀的评选一定要以严格的评选规则来约束,以一种宁缺毋滥的态度来评选,要倾听学

11、生的意见,做到让全院师生都心服口服,并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全院的师德师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4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关注和关心中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就是关注学校未来的发展,学校能否在持续发展中增强活力,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因此,我们在向管理要效益的同时,更要体现“以人为本” ,切不可提出脱离教师实际的短期内无法达到的要求,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可实施“导师制” ,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一对一”地培养、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要注重优化学术研究、教学活动的软硬环境建设,鼓励青年教师积极钻研教学 艺术 ,提高教学技能,保证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严格履行教师的岗位职责。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的灵魂,是学校品牌和校风的象征。我们深信,随着学校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随着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院教师整体一定会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教师道德,为培育新时期的建设人才营造良好的基础和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