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古镇的名中医及慨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5394663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关古镇的名中医及慨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下关古镇的名中医及慨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下关古镇的名中医及慨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关古镇的名中医及慨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关古镇的名中医及慨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关古镇的名中医及慨况陈勇 整理造就一代名中医,这是时代的需要,这是人类的需要。对发展中医事业来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造就一代名中医,有利于改变后继乏术的现状,它关系到中医事业的兴衰。中医是中国医学之本. 由于漕运文化推动了古镇的繁华,昔日的下关集市更是淮安的贸易重镇.下关悬壶坐诊的中医室也应运而生.因此. 时代也造就了一批名中医;江杏龙等.汪济良; 经核实.江杏龙与汪济良虽是师徒.更是郎丈关系。 汪济良,1908年-2012 年.17 岁拜淮安下关江杏龙为师汪老先生 1947 年在南京和当时任国民党中央国医馆副馆长、北京四大名医的施今墨等同仁创办了中医药研究月刊 ,95 岁还能作画,

2、101 岁还能脉诊口述处方,淮安区电视台在汪老百岁时还拍摄世纪中医汪济良专题片。当年下关江杏龙与河下潭老中医.新城朱老中医同出一门.门下最具天赋徒弟当属河下名 中医蒋佩。后又拜胡慎安门下。蒋佩.河下人氏.生辰不详.卒于1970 年 8 月 28 曰,因历史冤案.文革时强加通信罪反革命罪枪决于淮阴羊耳庄,一同枪毙共 8 人。 蒋佩师出下关江杏龙门下.与汪济良老人是师兄弟关系,当年在下关学徒时.新城朱师叔家小儿生病.抓药久治不痊,朱老便约同河下潭师兄一起相聚下关江杏龙家.三个师兄弟便研究开方.药方开好后,潭师傅见蒋佩在旁伺候.便顺便想考考蒋佩医术,蒋年少.看后便冒昧加了一味药.江师傅当时指责他不知

3、天高地厚.长辈在坐岂容你胡乱指手花脚,潭老当时最年长又德高望重.便伸手接方查看.那知一看.了不得.便对大家讲;此徒太有才,太了不起! 便按此方抓药.两剂药没喝完.病己全好了,可见其医术不凡啊. 平时常忙中偷闲相聚的有:朱老中医朱寿延之父.名不详;新城半坊街人氏,谭继安两淮名医 1890-1961河下人氏江原训淮安淮城人氏.拜江氏门下.曾任淮安县中医主任。 章湘侯;淮安河下人氏.江氏门下.曾在县医院工作.文命受迫害.导致其子受牵连投井遇害。岳伟德1925 年-1990 年幼随叔父学医.后又拜胡慎安门下.常向江老去讨教.(以上综述皆为江杏龙的良友门生!)江杏龙1882 年-1958 年;出生於下关

4、大街 88 号.自幼聪敏,相貌奇伟,“初入塾学,过目成诵” 。乡塾毕业后,巧遇悬壶郎中异人游医下关名不详,见其天赋聪慧,便纳入门下习医五年.艺成后回淮安下关坐诊药室.后又与韩玉甫等合营。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考取官费深造.谢绝聘请,民国初年,举行一次淮安书法展赛,他一举夺魁,而当时的名家众多,才列为第二、三名,从此更名噪淮安。江老初期行医生活穷困,身边惟“一盏青灯,一方砚台,一管白云”而已迨有客至,光着脚板出迎,出门打酒还得穿客人鞋。有人劝他卖字换钱,他不肯,言称:“字在穷时为珍品,文沦富境不值钱” 。1922 年,去上海中医馆悉心习研中医疗法,江老“白昼将息,至夜方作” ,每日皆天未

5、亮起床,研究杂症至天亮,不辍“夜耕” 。他四处“化缘” ,筹集资金,于上海闽行区街北修筑了“五老道院” ,留冶无处可归、无依无靠的老人。他常居于院里.前来病看甚众,酬钱无计,他都舍于院中,用以赡养老人。但这样的名中医,毕竟个别的,甚至几百年才有那么几个.名中医的成就和名气,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相时性和层次的.有的,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有声望;有年淮安遇到了两种较多的病症,一是中老年人失眠,二是小儿积食。这两个病给一老一小带来了不少痛苦,尤其是小儿积食,时间久了影响儿童的发育,且得了积食的小孩由于抵抗力下降,稍微受点冷又会得感冒发热.许多家长对这一情况都十分无耐,对此情况江老自配了一个小药方,把药粉碎成

6、面,免费送给患者,这个小药方,既能治中老年人的失眠,又能治疗小儿的积食,真是一举两得。此方药因为自配免费奉送,(多年来江老看病,自配药一概免费的) ,疗效颇佳,患者作义务广告,互相传播,闻名求治索药者玢纷而来.看着憔悴的失眠者精神焕发,看着黄瘦的幼儿呈现萍果般脸蛋,江老为了方便更多的患者,乾脆把药方传给了自己的门人,并训导门人也加入了义务治病的行列. 而江老中医却不甘寂寞.於 1922 年决定携二女儿汪济良夫人定居上海闽行区新闸路 181 号悬壸坐诊.专研小儿科与内科.在当年上海市区的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其女儿也随自居住上海 40 年.后退休回淮.当时上海位曰本西医闻名来访.并带来一位病人.曾

7、问江老;现代医学从不掩饰副作用,你所谓中华中医有无此副其它用?江老答;中药的副作用因为一般医生配伍不准确所导致的。按照经方正确配伍是不会有副作用的。而西药不管多么高明的医生用都会有副作用。日本医生请江老帮带来的病人把脉后.惊叹不已。又与江老促膝长聊了约2 小时后即叹服知难而退。当时汪济良正住岳父处帮诊.汪老忙帮翻译.汪老还懂日语.淮安人是知之至少的。也因此避免了抗日时期很多麻烦。江杏龙 1958年卒於上海.后葬於板闸.其著名门生众多.(注;据后人口述;一代中医江杏龙他们与汪筱川(1870-1947)的渊源也很深. 但非同门 .) 徐济平;1914-1986下关大街 6 号.系闸口宋坦如门下.是

8、下关著名老中医.一生救人无数.因民国时期曾任下关镇伪镇长.在文革中而受到迫害.被强行劳改.后被平反又重新回家行医就诊。门生有;陈庆元.金洪济等.陈庆元;出生於 1940 年,下关市河北街人氏.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 岁进入私塾读书.少年时生性好武.但心性好静,19 岁拜徐济平为师.艺成后一直随师在诊所坐诊.专心研究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病例,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研究,治疗妇科.内科有独特疗效,深得患者欢迎和赞誉.已进古稀仍旧在家悬壸行医,四方病人多慕名而来.现为下关仅有老中医传人。下关药室及药房筒介如下: 黄泰和药房黄伯和 注;下关唯有自制丹药作坊江记药室江杏龙张记药室张少田方同泰药房方树山/中市口韩康泰大药房韩玉甫/天津人 叶石仙药室叶少先济平药室徐济平/系闸口宋坦如门下王记药室王伯和/系宋坦如门下/后投师江杏龙陈记中医陈庆元/系徐济平门下注;建国前民国以前的中医诊所门市均称;*药室2012 年 11 月 27 日於下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