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394646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9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9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9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9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根据西安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立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旅游、文化、现代服 务业和社会发展等重点 领域及重点专项安排,结合年度科技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本申报指南。2009 年科技计划由 3 个基本计划和 1 个专项计划构成。基本计划为创新支撑计划、 发展引导计划、环境建设计划;专项计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一、创新支撑计划以推进自主创新为重点,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培育和扶持创新型企业为目标,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 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活动。(一)企业技术创新工程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2、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培育,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增强科技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方向:支持集成电路设计、软件、通信设备等电子信息类项目;石油测井成套装备等机电一体化类项目;数字旅游、果蔬产销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电网自动化设备及太阳能利用高效转换等新材料、新能源类项目,新制剂与新释药等新药开发项目。2申报条件:已完成前期研究,处于中试、小批量生产阶段,实施期内能形成一定销售( 生物与医药领域项目除外)和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成果的技术创新性项目。提交材料:可行性报告、上年度以及本年度财务报表、产品销售合同。2.创新型企业试点项

3、目:以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机制、弘扬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为重点,促进产学研创新要素相结合,支持创新能力强、示范效应明显的创新型企业。重点方向:支持企业和转制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 管理创新及理念和文化创新。申报条件:参见西安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提交材料:西安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申请书、企业基本情况表。 3.青年科技人才创业项目:支持海外归国留学人员、高校院所青年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创办(领办)科技企业。支持军工单位、科研院所以项目为核心的团队整体创业行动。申报条件: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的青年科技人才创办(领办),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 和服务的高成长性科技型

4、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超过两年的科技型企业,项目实际投资应在 60 万元以上(含 60 万元);拟创办企业,项目实际投资应在 30 万元以上(大学生创业项目实际投资一般不低于 10 万元)。3提交材料:商业计划书。(二)产学研合作促进工程4.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技术转移,促进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对接。以企业为项目实施主体,以产学研联盟为组织形式开展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吸纳高校院所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重点方向:支持产学研合作机制好,通过技术转移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促进成果转化,由企业和技术转移机构联合申报的项目。申报条件:行业骨干企业(上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依托高等院校

5、、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创新性成果,以产学研联合形式进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转制研究院所(上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自主研究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且形成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企业(上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吸纳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加企业经济收入。提交材料:商业计划书、产学研合作合同或协议。技术转移机构提供西安市技术转移机构申报表及相关材料。5.工业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围绕我市工业企业的产品开发、技 术升级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前期研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重点方向:支持企业给予研究经费和申报单位给予配套资金的项目;支4持高校院所

6、联合,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产业链集成创新进行研究,形成技术联盟的项目。申报条件:申报对象原则上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年龄不超过 50 岁);申报单位与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有正式的合作协议、合同等;项目具有一定的基础,处于中试前的研发阶段,完成后可申请专利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提交材料:可行性报告、合作协议或合同、企业或承担单位配套资金证明。二、发展引导计划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扩散,支持区县优势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和示范引导,为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三)新农村建设促进

7、工程6.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支持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村镇、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强化农业科技的示范辐射功能,建设优质标准化农产品基地。重点方向:农业科技示范园: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周边农业发展具有科技5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优先支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应用。科技示范村、乡镇:支持农业主导产业明晰、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和乡(镇),实施主导产业技术升级,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科技示范户:主要围绕全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 100 户。申报条件:农业科技示范园面积在 100 亩

8、左右,种、养殖具有一定基础条件,并制定有示范园发展规划;科技示范村、乡镇建设项目以行政村或乡镇为实施主体,并与大专院校及科研、技术推广单位联合实施;农村科技示范户由区县科技局按照示范户条件择优推荐。提交材料:项目实施方案、技术合作方案。7.科技富民项目: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进 一步开拓销售市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方向: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立足当地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支持以农户联合与合作、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实现农产品产销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申报条件:6公司或协会牵头,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 为主要组织形式;农民新型

9、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下的多家农户联合且单一品种规模种植面积应在 100 亩以上。提交材料:可行性报告、项目实施方案。8.农业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技 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重点方向:支持粮食、畜牧、果品和蔬菜产业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及相关生产技术规程应用示范。申报条件:结合西安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的共性技术研究。高校院所的技术研发项目,必须与地方单位合作。提交材料:可行性报告及相关附件证明材料。9.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围绕区县产业优势和特色,以提升区县工业科技创新能

10、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为核心,重点支持具有企业聚集、产业集群效应的集团项目。申报条件:列入区(县)“十一五” 发展规划产业领 域,上年销售收入在1000 万元以上,区(县)资金配套的项目。提交材料:可行性报告。(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工程10.社会发展科技应用示范项目:以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为重点,7支持创新技术和产品在西安地区应用示范。重点方向:水污染治理和中水回用技术应用示范。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城镇水污染控制、 资源化技术应用,中水回用与工业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化技术应用,综合节 水技术应用,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等;固体废弃物开发与利用技术应用示范。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垃圾

11、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放射性废料、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沼气发电与垃圾焚烧发电,废旧沥青综合再利用,生物质燃料综合利用等;建筑节能和城市公共节能技术应用示范。建筑节能新技术与节能环保型、高耐久型等节能绿色建筑材料应用,太阳能材料装置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太阳能供热采暖, 绿色公共照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智能交通、城市公共管理技术应用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示范。重点工业行业、机动车关键污染物、污染源排放控制技术,汽车尾气排放监控,降低二氧化硫排放、脱硫、固硫技术应用等。申报条件:具备开展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基础条件及技术装备,为项目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项目技术工艺先进、示范目标和各方责任明确。

12、鼓励研究单位、生产企业、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示范实施单位联合申报。项目必须在西安地区8应用示范,且须出具应用示范工程合作方的合同或合作意向。提交材料:可行性报告及有关材料。11.软科学研究项目:着眼我市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重点支持产业调整、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现实问题研究。重点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安的对策和实践问题研究: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对策、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军民技术融合模式与机制、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循环经济构建、经济结构调整、产

13、业转移、金融政策等;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应对 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等;重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调研,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问题等。申报条件:联系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紧扣计划指南明确的重点方向,预期成果和社会应用价值明确;优先支持研究单位和政府部门、产业园区、中介机构联合研究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应以专职研究人员为主,鼓励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9专家群体联合研究;每所高校申报项目数不超过 8 项。提交材料:课题研究大纲、预期成果。12.医疗卫生研究项目:重点支持临床应用技术研究,提高

14、主要疾病的防治技术和医疗卫生科技水平;支持公共卫生技术研究,提高重大疫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水平;支持社区医疗相关问题研究,提高社区卫生技术水平;支持市属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医疗科研人才培养;支持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方向:临床技术研究:支持多中心、省市联合开展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研究;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模式、规范、标准和康复方案研究;老年病、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康复研究;公共卫生技术研究:支持临床医院与疾病控制研究单位围绕重大疫情快速救治关键技术研究;艾滋病、性病、结核病等新发、传染病的防治技术研究;社区医疗相关问题研究:支持相关单位与社区卫生中心联合开展面向社区医疗的相关研究;

15、社区疾病预防与控制适应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流行病学调查、随防研究;为提高社区诊疗水平进行的技术培训;生物医药应用技术研究:支持高校院所生物医药关键技术研究。申报条件:10申报单位具备科研基础条件,项目已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申报人员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重点学科人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市级医疗单位推荐各类项目不超过5项,省级医疗单位推荐项目不超过4项,同类项 目单位整合后上报,不得重复申报。高校院所生物医药研究项目不超过3项。提交材料:可行性报告。疾病预防控制研究需提交查新报告;重点学科人才资质证明等。三、环境建设计划以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

16、重点,支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公共 创新服务体系建 设。(五)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工程:13.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项目: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为核心, 积极开展西安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知识产权制度及机构建设,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七项工程。重点方向:支持专利申请资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申报条件:专利申请资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由市知识产权局根据西安市11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定要求,按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由各区县科技主管部门和“四区两基地” 根据企业专利申请、运用和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推荐;提交材料:部门推荐书、专利证书、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14.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市场、科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