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3896134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选)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选)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选)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选)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传统的地理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认真分析信息技术条件具备情况下中学地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紧密联系中学地理教材,选取了大量地理的教学实例,充分结合本人多年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探讨在信息时代,地理教师如何根据地理课程特点,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学资源,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地理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共分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是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分析,指出了传

2、统中学地理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存在许多不足,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广阔的前景;第三部分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阐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对中学地理教学的作用;第四部分是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摸索,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重点介绍了地理课堂教学素材的搜集和设计以及常见的三种教学模式:情景-多媒体讲授型、自主-监控型和交互-协作型,分别就这几种模式的教学程序,适用范围和应用实例进行了论述。最后论证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课堂具有良好实际教学效果。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地理教学 教学模式 新课程目 录1 绪论11.1 信

3、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背景及意义11.2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现状12 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分析32.1 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不足,缺乏学习的持久动力32.2 学生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基本上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32.3 课堂教学呆板空洞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32.3.1 观念转变不够,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32.3.2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性42.3.3 教师轻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问题实行包办代替42.3.4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气氛不够热烈43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53.1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53.2 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

4、影响73.2.1 有助于丰富地理教学资源,扩大学生视野73.2.2 有助于有效地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活跃学习过程73.2.3 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83.2.4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3.2.5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培养自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94 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摸索104.1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素材的搜集与设计104.2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设计144.2.1 情景多媒体讲授型144.2.2 自主监控型154.2.3 交互协作型164.3 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应用的实际效果16结语18参考文献191 绪论1.1 信息技术应用

5、于中学地理教学的背景及意义2002年,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意味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受了严峻的挑战,更新的教学理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更完美的教学效果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教学理念的变革,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完美地整合起来?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在这种情况下,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讯为

6、主的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新课程改革后,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第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第三,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第四,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第五,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第六,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2高中阶段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第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第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第四,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第五,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3从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可以看出,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来改变教师的教

7、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四有”学生。新课程标准注意到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着重创设地理教学环境使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因此,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提倡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积极利用网络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来优化地理教学。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与其在备课、准备教具、批改作业等日常事务中让教师变成一架机器,不如直接使用机器。中学地理教师根据地理课程特点,通过计算机创造性地利用大量地理信息资源

8、教学,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2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现状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4: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大约是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只提计算机教育,还没有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大约是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逐步从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利用计算

9、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此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和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教学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网络教育,标志性的考号是“建网、建库、建队伍” 4。从国际潮流来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步进入第三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10、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理念,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从国内来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我们国家的“校校通”工程实施了也有七年多,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基础实施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研究也随之有了一些发展。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主要由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和重点中学来研究进行的,开发水平还很低,要进一步推广、普及,还需要作很大的努力,但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今后我们要更多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改革教学,并给学校带来

11、思想观念的变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5。2 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地理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内容极广,包含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经济、人文等内容,具有研究对象联系的复杂性、空间的多维性、地域的广阔性、时间的漫长性等特点。这些因素的综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概念、发展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困难,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是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材等辅助材料,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在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正的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暴露了越来越多的缺陷。2.1 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不足,缺乏学习的持久动力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

12、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高中,就给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潜意识地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地理与我无关,不需多“浪费”时间,充其量只要应付考试即行。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2.2 学生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基本上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及人类与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就决定了地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从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具体的内容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像的空间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像间的空间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

13、;探寻地理现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6。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所以学好地理需要理性的思考和推理能力,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记忆力。而目前多数学生认为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简单搬用初中地理课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2.3 课堂教学呆板空洞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2.3.1 观念转变不够,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多数地理教师观念转变不够,教学中学生的主体

14、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程度远远不够。许多教师以自己的讲叙,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教师总怕自己讲不明,怕出现知识点遗漏,结果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太少,甚至练习时间都很少,因而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受到扼制。2.3.2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不同,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但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最主要的方式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只是一名听客7-8。偶尔使用其他的教学方式,也主要是在特殊的场合(比如出课、参加比赛等等)。呆板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也会使教学目

15、标难以很好地实现。教学模式单一,主要采取学生先预习,然后老师讲解,讲解的时候,方法不多,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只是用不厌其烦地多次讲解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效果往往是理解力好的学生很厌烦,理解力差的学生听不懂,更不要说什么趣味性,发挥不出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能力培养不够。2.3.3 教师轻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问题实行包办代替“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即授业)和学生的“学”(即理解)共同组成。但有些教师却担当起双面角色,遇到问题总想包办代替。在做课后复习题时不是去引导,让学生去思考,而是把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在讲解试题时,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将试题全部展开,举一反三,而往往只是就答案说答案,甚至根本就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就是这样,记下来就可以了”。这样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同时使学生产生了依赖,降低了地理课的价值,也降低了老师的价值。2.3.4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气氛不够热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大概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大环境的原因,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学习负担较大,地理又只是一门会考科目的情况下,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教师,其原因可总结为:教师教学时缺乏饱满的情绪,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